利用資源的同時也要履行保護義務
河北的長城資源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隨著人們對旅游的訴求越來越高,我省長城文化景區開發力度加大,這些景區在獲得巨大經濟回報的同時,對長城的保護還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此次出臺的《辦法》對長城的開發利用進行了規定,明確了利用和保護一體化,景區利用長城旅游資源就要盡到保護義務。同時,對長城段落開辟為參觀游覽區的條件進行了嚴格的限定。
“金山嶺長城文物管理處既是長城保護單位,也擁有景區門票收入支配權。景區門票收入全額用于長城保護。近十年來,我們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對金山嶺長城保護做了大量工作,確保長城本體完好。但因為沒有對長城破壞的執法權,我們景區對一些人為破壞行為的管理存在困難,懲處依據也不好把握。”承德市灤平縣金山嶺長城文物管理處主任郭中興說,此次《辦法》規定“依法被授權或者委托承擔文物行政執法職能的機構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的長城進行執法巡查”,有了此條款為依據,長城管理機構可向相關部門申請委托或授權,承擔文物行政執法職能。“在保護工作中增加了執法巡查權利,將對查處文物違法案件起到輔助作用。”比如,《辦法》明確規定了“不得倒賣長城磚、長城石刻以及長城的建筑構件”“不得在長城上刻畫、涂污”“不得在長城上取土、取磚(石)或者種植作物”等,有這些具體的條文,相關景區就可以成立執法保護機構,專門對游客和地方機構的違法行為,進行執法追責和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