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珍
(湖南省農林工業勘察設計研究總院 湖南長沙 410000)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與扶貧開發相結合的實踐研究
王珍珍
(湖南省農林工業勘察設計研究總院 湖南長沙 410000)
針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扶貧開發相關內容,以湖南省廖家村為例,做了具體分析。實現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扶貧開發相互結合,能夠更好的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對此需要結合本村實際情況,針對現存問題,比如產業發展基礎薄弱、基礎設施配套不足等,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依托本村資源優勢,合理規劃產業發展路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打響脫貧攻堅戰。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扶貧開發;產業發展;產業規劃
現階段,湖南省脫貧攻堅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近3年來,全省已經有35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已經降至5.91%。就2016年來看,全省減少貧困人口近125萬人,共計1053個貧困村脫貧。雖然已經初步取得成效,但脫貧工程任務依舊艱巨,要著力解決“怎么扶”的問題,積極探索具有湖南特色的扶貧新路徑。
村支兩委干部共7人,黨員34名,其中預備黨員1名,年齡在 60歲以上的有 10名,占 29.4%;40~60歲的有 15名,占44.1%;40歲以下的黨員9名,僅占26.5%。按學歷統計,本科學歷1名、大專2名、高中4名、初中以下26名,初中以下學歷占到了76%?,F狀組織隊伍表現為黨員年齡結構老齡化、年輕黨員少、后備力量薄弱。
2.1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農村農業結構調整以及黨領導方針政策的高效貫徹落實,與村黨支部隊伍的能力與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若想充分發揮黨員的作用,把黨員培養為致富能人,要注重引導黨員優選致富項目,為其提供政策支持與資金幫助,擴大資金來源渠道,保障致富項目能夠有效的開展,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1]。
2.2 切實加強黨員先進性建設
對于農村黨員來說,其先進性主要體現在發家致富的思想與能力方面上,看其是否能夠帶領群眾致富,因此需要不斷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做好黨員思想建設,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做好雙向培養工作。廖家村加強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重點在青年農民、婦女、致富能手和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每年培養3名入黨積極分子,三年內確定3~4名發展對象。切實解決村干部后繼乏人問題,保證有3~5名后備干部。
2.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通過規范好秩序,堅持縮小整體差距的原則,基于農村經濟發展以及人員工作強度,來健全收入分配制度。規范工資分配秩序,加強政策傾斜力度,尤其是邊遠山村,做好崗位津貼補貼調控線控制,提高基層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人才,參與到農村建設隊伍中來[2]。
習近平強調(解讀):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總方法,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全面推進扶貧開發,最為重要的是找到好思路、好路子,要從實際出發,發揮本地區優勢,理清發展思路,精準突破口。
3.1 明確脫貧存在的問題
就廖家村發展實際來看,農民脫貧致富任務艱巨,主要存在以下問題:①產業基礎薄弱。林業發展較為落后,林地利用率較低,森林質量不高,難以發揮經濟效益。②基礎設施配套不足。廖家村一組至十組的道路沒有硬化,村組道路不成系統,路面較窄,斷頭路多,給群眾的生產生活和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不便。③農村環境衛生條件差。④公共設施建設不足。⑤黨員隊伍結構老化。
3.2 發展優勢所在
廖家村經濟發展具有以下優勢:①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②資源要素平衡,產業發展基礎好。山林土地資源豐富,山林面積18000畝;土地資源相對豐富;已有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2個、土雞養殖專業合作社1個。③群眾致富愿望強烈,村支兩委班子能力較強。
3.3 扶貧開發策略
3.3.1 依托資源優勢,發展農村產業
廖家村資源優勢明顯,基于此優勢,大力發展以下產業:①庭院經濟。在10~12組新搬遷居民房屋前后的空置用地種植經濟價值較低的造林樹種的區域,種植永州香柚、冬棗、葡萄、楊梅等經濟果木樹種,發展庭院經濟,提高土地和空間利用率,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改善農村環境。②葡萄產業。廖家村葡萄產業已初具規模,全村現有基地300畝,產量1500kg/畝,已成立專業合作社。③虎爪姜產業。④香芋產業。⑤林下種植基地。⑥林下養殖產業。⑦生態果木林基地。⑧森林培育等。通過發展經濟產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預計能夠獲得較大的效益,如表1所示。

表1 直接經濟效益分析
3.3.2 加強村容村貌建設
重點從以下方面把控:①道路綠化。②河道改造整治。③麻江河風光帶。④生活污水治理。⑤生活垃圾治理等,農村經濟發展,需要從建設新農村入手,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品質,為農村居民提供安全用水服務,為其營造干凈衛生的生存環境。
3.3.3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考慮到廖家村實際,加強扶貧開發力度,要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入手,鞏固農村經濟發展基礎。廖家村從水利工程建設、飲水工程建設、電力工程建設等方面入手,提升農村經濟發展基礎。以電力工程建設為例,從電網升級改造工程與道路亮化工程入手,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為滿足村內用電需求與林業、農業發展電力需求,針對一至五組居住點的變壓器擴容至250kVA,并配套改造低壓線路1.2km,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農村扶貧開發與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相互結合發展,首要任務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發揮村黨支部的帶頭作用,打響脫貧攻堅戰。從農村發展現存的問題入手,結合產業發展優勢,科學合理規劃。
[1]曹殊,高興國,劉永哲.在扶貧開發中探索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新時期以來甘肅地方黨建的新探索之一[J].甘肅理論學刊,2011(02):28~32.
[2]胡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廣州市白云區為例[J].南方農村,2015(03):62~66.
D267.2
A
1005-7897(2017)14-0222-02
2017-7-14
王珍珍(1983-),女,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林業規劃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