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皓
(廣東省龍川縣鶴市鎮人民政府 廣東河源 517384)
豐油730油菜種植與鄉村旅游研究
——以龍川縣鶴市鎮百畝油菜花基地為例
陳皓
(廣東省龍川縣鶴市鎮人民政府 廣東河源 517384)
本文簡單介紹了豐油730油菜在廣東龍川的種植情況,詳細闡述了豐油730油菜的特征特性、栽培要點,為利用豐油730油菜生產和利用豐油730油菜發展鄉村旅游提供參考。除此之外,本文還對豐油730油菜對鄉村旅游的開發提供了幾點建議。油菜籽可以榨油,大面積油菜花觀賞性強。龍川縣鶴市鎮百畝油菜花基地是進一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發、共享”的發展理念,是“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與發展現代農業、生態旅游、旅游業的有機結合。
豐油730油菜;油菜花;種植;鄉村旅游
2016年4月7日,廣東省河源市市委張文書記來到龍川縣鶴市鎮進行調研。張文書記指出鶴市鎮要把發展現代農業和生態旅游相結合,打造“公司+基地+旅游”的品牌,大力發展農家樂、鄉村游,吸引珠三角地區居民來到河源“吃客家飯、喝客家水、唱客家歌、賞客家景、品客家文、做客家人”。在龍川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鶴市鎮以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為目標,以推進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核心,以傳承農耕文明、展示民俗文化、保護傳統民居、建設美麗田園、發展休閑農業為重點,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生態旅游工作,積極打造“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并在鶴市鎮羅樂村建設200畝豐油730油菜花基地作為發展“鄉村旅游”的突破口。
經過農業科技人員的試驗種植,龍川縣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宜該油菜生長。據相關品質檢驗測試,豐油730油菜籽含油量44.3%、芥酸0.2%、硫苷17.7mmol/g,符合優質油菜籽標準。并制定了《油菜豐產栽培技術規程》,供生產參考。本文就豐油730油菜做了簡單介紹,并對油菜花及鄉村旅游的深度開發提供幾點建議。
適時播種:適宜播種時間:育苗移栽于9月中旬播種,苗齡為30~35d,直播10月上中旬為宜,部分地區可以推遲到11月種,根據龍川縣鶴市鎮羅樂村百畝油菜花基地的種植情況來看,該基地于11月初就開始才用直播,效果也較好,如圖1豐油730油菜品種。
耕作整地:油菜種子很小,幼芽頂土力較弱,又是直根系作物,主根長,支根分布廣,要求有深厚疏松的土壤質地結構。前作收后,應及時深耕23~25cm,立土曬垡,秋后淺耕耙耱,做到土細疏松、地表平整。
合理密植:移栽采用一穴雙株,肥力較高苗栽0.8株左右,科學施肥:按照施足基肥、早施苗肥、補施臘肥的原則,宜基肥為主,占總肥量的70%左右,注意有機肥和無機肥配合使用,氮、磷、鉀合理搭配,一般畝施肥30kg,冬前可看苗追施尿素5kg。基肥務必配施“博薩硼”每畝1~2包;花期每畝噴施“博薩硼”1~2包。

圖1 豐油730油菜品種
2.1 間苗定植
油菜幼苗有2~3片真葉時,結合松土、鋤草,進行第1次間苗;4~5片真葉時進行第2次間苗,在雨天或土壤過濕時不宜間苗,以免土壤板結,影響生長發育,油菜缺苗斷壟普遍時,及時做好補苗、補種。
2.2 苗床管理
移栽前應澆足起身水,便于拔苗,減少根系損傷。播前施足基肥的基礎上,3片真葉時結合定苗追好苗肥,一般每667m2施清糞水1000~1500kg或尿素2.5~3.5kg,促進開葉發苗,移栽前 5~6d每667m2施尿素8kg作“起身肥”,有利于栽后早發苗。及時防治病、蟲、害,蚜蟲、菜青蟲是油菜秧田的主要蟲害,及時用藥防治,同時要清除苗床四周雜草,以減少蟲源。
2.3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有疏松土壤、增溫保墑、清除雜草、減輕病蟲危害、促進根系發育的作用;需要進行2次中耕除草,疏松土壤,第1次在齊苗后結合間苗進行,不宜過深,3~5cm即可;第2次在定苗后進行,中耕深度可適當增至10cm左右,圖2為油菜地。
2.4 適時灌水
油菜生育期長,營養體大,枝葉茂盛,結實器官多,一季中需水量大,一般秋、冬降雨偏少,土壤干旱,不利于播種出苗和培育壯苗,適期灌水、施肥能促成油菜苔花期生育旺盛,是主莖和分枝及功能葉片的抽生、成長、活動能力最強時期,也是花序花芽分化及大量開花結夾的關鍵時期,應盡量結合灌水與施肥配合來進行。一般5~6真葉期澆第1次水,苔花期澆第2次水,并每667m2施尿素8kg,盛花期到終花期根據墑情澆第3次水,合理灌排保證油菜高產穩產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須根據油菜的需水特點,因地制宜,及時灌排。

圖2 油菜地
2.5 科學打頂
油菜移栽后45~50d,植株頂端出現花蕾時應適時打尖,促使油菜產生更多粗壯的1次分枝,形成優良的群體結構,獲取最佳產量,花蕾要在現蕾之后抽苔之前的縮基段進行人工摘除,打尖后植株留有7~9片葉片。過早、過晚打頂都有可能影響質量,過早花蕾未分化完成,生長量不足,不利油菜生長;過晚,油菜已抽苔,不能形成優良的群體結構,易形成高節位分枝,生長后期易折斷倒伏。
2.6 病蟲害防治
重點防治黃條跳甲及蚜蟲等,危害油菜的病、蟲害主要有菜青蟲、跳甲、蚜蟲、棉鈴蟲等,對于菜青蟲、跳甲、蚜蟲的為害,可用25%敵殺死3000倍液或40%樂果1000倍液噴霧防治;對于棉鈴蟲為害,在低齡幼蟲階段可每667m2用保得40g加萬靈20g兌水噴霧,每隔7~9d噴1次,連噴2~3次。出苗后采用40%甲基異柳磷1000倍液或20%殺滅菊脂2000倍液田間噴霧2~3次;蚜蟲發生時,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5000~6000倍液噴霧防治。
3.1 適期收獲
豐油730油菜為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陳衛江選育的甘藍型半冬性雙低雜交油菜新品種,全育期江西試199.9d,根據目前在龍川的種植情況預測,全育期比預計的要短。冬前長勢快,植株整齊,分核性強。區試結:直播株高155cm,有效分枝數8個,單株有效莢果數321.5個,莢粒數22.1粒,千粒重3.5g。兩年平均畝產179.6kg油菜籽,比對照增產11.5%,油菜籽含油量44.3%。硫苷含量17.7μmol/g、芥酸含量0.2%。
3.2 品種保純
油菜異交率高,容易混雜退化,品種保純工作非常重要,要建立健全良種繁育體系,采用異地自然隔離繁殖和種子生產基地集中連片繁殖等方法,實行統一供種。
3.3 及時脫粒
收獲后選擇晴天及時脫粒,不宜堆放過高過久。脫粒后應進行充分攤哂,待籽粒含水率在10~12%時入倉貯藏或銷售。
2016年4月7日,市委張文書記到鶴市鎮調研后,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在縣委、縣政府的統籌下,以打造生態農業為突破點,高位推動鶴市鎮百畝油菜花基地建設。在2016年11月初,鶴市鎮開始在羅樂村發動群眾種植近200畝油菜花。據專家預測,油菜花將在2017年2月初~3月底陸續盛開。通過打造油菜花的生態農業景點,將有效建設集旅游、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美麗鄉村,實現農民增收和經濟增長,進一步促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添彩。種植的豐油730油菜種子是由縣農業局提供的,村民通過種植油菜預計可以收獲畝產約300斤的油菜籽。200畝油菜田可產60000斤油菜籽,按照現在市場價每斤油菜籽約2.2元來計算,預計可給村民帶來15.6萬元的收入。
為了進一步促進廣東龍川農業產業建設,推進鄉村旅游一體化進程;充分發揮鄉村特色資源優勢,按照廣東龍川的布局,充分利用“人文名縣、生態優縣、交通強縣、產業大縣”的定位建設,打造“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的契機;完善各項旅游配套設施,不斷培育出優美秀麗的人文景觀,樹立了廣東龍川綠色崛起的鄉村旅游品牌,做好“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示范基地——龍川縣鶴市鎮百畝油菜花觀光景點。確保了陽春三月,油菜花基地百花爭艷,競相怒放。漫步百畝油菜花田,在金黃的菜花和綠葉的襯托下舉目遠眺,醉人的油菜花香使人聯想到廣東龍川綠色崛起,宜居、宜業,秀麗的青山綠水,一幅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讓游人留連忘返,回味無窮。經過一些列發展措施,當地政府進行規劃和發展,發展如圖3所示。

圖3 鶴市鎮發展
根據兩百畝油菜花的成長情況,預計油菜花將在2017年2月上旬至3月下旬陸續盛開。將吸引成千上萬的游客到羅樂村百畝油菜花地參觀光游覽。為了有效利用百畝油菜花帶動鄉村旅游,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5.1利用當地有利條件,大力發展鄉村旅游
百畝油菜花基地位于龍川縣鶴市鎮羅樂村,羅樂村在鶴市鎮西南,東接街道,南連芝野村,西鄰河布村和黃布鎮歐江村,總人口4637人,總戶數916戶;下轄26個村民小組,劃分為紅旗、勞圍、樂田3個自然村;總面積6.5km2,耕地面積2187畝,目前,該村有古民居33棟,建設好400蔬菜基地。已種植200畝油菜花基地。距離龍川縣城約20km,距離河源市區約100km,90min車程。縣城人口達30多萬人,距離正在開工建設的河惠莞高速出口約1km,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目前村內農家樂有2家,農民農副產品較多:綠殼雞蛋、鐵皮石斛、平菇、番薯等。
5.2 發揮區位優勢,整合縣域旅游資源
鶴市鎮羅樂村百畝油菜花基地距離龍川縣城約20km,距離河源市區約100km,90min車程。距離佗城景區約30km,可以與佗城景區組合成一天游,目前該油菜花基地還處于發展階段,暫時免費。如果進一步打造的,可以通過停車場收入、門票收入等收入促進農民增收,集體經濟發展,村容容貌改變。
5.3 加大油菜花基地建設,促進旅游配套設施建設
通過發展百畝油菜花基地建設,做好相關的規劃設計,帶動周邊農家樂,民宿的發展,建設好鄉村旅游的配套設施,促進農副產品的銷售,并可以通過互聯網+的銷售渠道,拓寬銷售和宣傳渠道。并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種植荷花、向日葵、百香果等經濟作物繼續推動鄉村游。
一些國內相關規定指出油菜種植與鄉村旅游發展需要充分利用鄉村的生態環境和民俗等資源,在妥善保護其自然生態、原居環境和歷史文化遺存的前提下,開展各具特色的農業觀光和體驗性旅游活動;要進一步推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結合;廣東龍川交通區位條件好,可進入性強,客源市場大;自然生態環境優越、文化積淀深厚;旅游發展已有相當基礎,只要堅持綠色崛起、改革創新,油菜種植與以油菜文化為主題的休閑旅游一定可以做得更大更強。
[1]楊載田.湖南鄉村旅游研究[J].北京:華齡出版社,2006.
[2]保繼剛,楚義芳.旅游地理(第三版)[J].北京:高教出版社,2012.
[3]陳杖洲.油菜花歷史和現代油菜花發展成就、動力[M].農業考古,2011(5).
S565.4
A
1005-7897(2017)02-0115-03
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