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520)
海洋石油平臺輔助氣系統設計新思路
武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520)
在海洋平臺設計中,根據傳統理念設計出的空壓機排量非常大,造成高成本、高占用空間、高功耗等不利結果。本文以南海某油田輔助氣系統設計為實例,提出了新的設計理念,成功解決了這一問題,新理念為:單臺空壓機應能滿足公用氣、儀表氣和氮氣系統各連續用戶消耗量總和;對于最大間歇公用氣用戶,其消耗量可通過開啟副空壓機得到滿足;而最大間歇氮氣用戶,則由氮氣儲罐為其提供短時間的氮氣緩沖供給,供給時間應與設備被控參數調整時間一致。
空壓機排量,公用氣,氮氣,覆蓋氣消耗
在海洋平臺傳統設計中,單臺空壓機排量應滿足下游連續用戶與最大間歇用戶耗量之和[1]。若最大間歇耗量來源于氮氣用戶,由于膜制氮效率相對較低,通常在27%左右[2],會造成很大的制氮用公用氣消耗,最終導致空壓機的排量非常大,造成高成本、高占地面積、高功耗等不利結果。
因此,為解決以上問題,需要改變設計理念。本文在南海某油田的輔助氣系統設計中提出了新的理念,并已成功應用,有效降低了投資和運行成本。
新的設計理念是:單臺空壓機排量滿足儀表氣、公用氣和氮氣系統各連續用戶消耗之和;對于最大間歇公用氣用戶,可以通過啟動副空壓機來滿足其氣量需求;對于最大間歇氮氣用戶,則通過氮氣儲罐內提供短時間的氮氣緩沖供給,供給時間應與設備被控參數的調整時間保持一致。
該油田平臺儀表氣、公用氣和氮氣系統共用1套空壓機組,機組由2臺空壓機組成,以1主1副的LEAD/LAG熱備用控制形式運行[3]。壓縮空氣經冷卻、過濾后進入公用氣罐。經過公用氣罐后,一部分公用氣進入儀表氣處理橇進行處理,后進入儀表氣罐儲存,減壓后進入各儀表氣用戶;另一部分公用氣經減壓后直接進入公用氣用戶;還有一部分公用氣,進入膜制氮橇,經過處理后,進入氮氣罐儲存,減壓后進入各氮氣用戶。
2.1 儀表氣和公用氣用戶消耗
該油田平臺儀表氣系統各用戶為連續消耗用戶,所有用戶的總耗量在考慮1.1倍設計余量和干燥過程中的部分公用氣損失后,便得到儀表氣系統入口公用氣氣量[4],其值為350Sm3/h。平臺上最大間歇公用氣用戶為鉆井模塊,其耗量為120Sm3/h。
2.2 氮氣用戶消耗
平臺氮氣連續用戶總耗量為110Sm3/h,最大間歇用戶則是生產分離器。氮氣作為覆蓋氣,其消耗量與分離器進出口凈流量有關。當分離器出口流量大于進口流量時,液位下降,壓力降低,需要吸入氮氣維持壓力穩定,待液位經調整后重新恢復到設定值后,吸氣停止,氮氣供給時間和容器液位調整時間要保持一致。結合平臺實際情況,氮氣最大間歇消耗發生在最大產液單井關閉后,生產分離器發生液位波動的時間段內。平臺最大單井產液量為2400m3/d,液位從波動到重新調節穩定的最長時間為12分鐘(0.2h),所以氮氣需供給時間為12分鐘。由此得到液量缺失為:2400m3/d÷24h/d×0.2h=20m3
再考慮1.1倍系數,便得22m3,需要補充操作條件下等體積氮氣量,才能穩定分離器壓力。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可得標態下所需氮氣體積,計算如下:(P1V1)/T1=(P0V0)/T0
式中:P1為分離器操作壓力,600kPaA;V1為分離器操作條件
下氮氣供應體積,22m3;T1為分離器操作溫度,343.15K;P0為標準狀態下大氣壓,101.325kPaA;V0為標準狀態下氮氣供應體積,Sm3;T0為標準狀態下溫度,288.75K。計算得到標態下氮氣體積V0為110Sm3,以小時流量的形式表示12分鐘的氮氣耗量,數值為550Sm3/h。
氮氣連續消耗為110Sm3/h,若考慮1.1的設計余量,則所需公用氣量為450Sm3/h。最大間歇氮氣用戶,其耗量為550Sm3/h,折算成所需公用氣量為2050Sm3/h。匯總各系統氣體消耗量,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各系統氣體消耗量
若按照傳統設計,單臺空壓機的排量為連續用戶與最大間歇用戶耗量之和,排量為2850Sm3/h,數值非常大。將會占用很大的空間,同時功耗和成本也很高。本項目考慮由單臺空壓機來滿足所有連續用戶消耗,即排量為800Sm3/h。對于最大間歇公用氣用戶,通過開啟副空壓機來滿足其需求。由于主副2臺空壓機是同一型號,排量同為800Sm3/h,這樣完全可以滿足了最大間歇公用氣用戶120Sm3/h的需求。對于最大間歇氮氣用戶,由于小時耗量巨大,通過空壓機連續供給不太現實,但可以通過氮氣罐提供短時間的緩沖供給(12分鐘供給110Sm3的氮氣),完全可以滿足分離器液位調整時間段內氮氣消耗,而無需長時間持續供氣。
本文從項目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傳統輔助氣系統設計理念進行了調整,即:根據最大間歇用戶耗氣的特點,在不影響用戶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將其消耗由空壓機負擔轉由氮氣儲罐短時間負擔,成功降低了空壓機排量,為平臺節省了空間、降低了功耗和成本。
[1]羅彭,張振鵬,張曉敏,等.海洋石油平臺公用/儀表氣系統工藝設計研究[J].石油和化工設備,2013,16(8):43-46.
[2]盧廷輝.膜制氮裝置在石油開發中的應用[J].石油機械,2000,28(8):37-39.
[3]李霄,周險鋒,俞曼麗.空壓機聯控系統[J].中國海上油氣(工程),2001,13(3):5-8.
[4] SH/T 3020-2013 石油化工儀表供氣設計規范[S].北京:工業和信息化部,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