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睿
(遼寧省鐵嶺水文局, 遼寧 鐵嶺 112000)
鞍山地下供水水源地水質現狀評價探析
韓 睿
(遼寧省鐵嶺水文局, 遼寧 鐵嶺 112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加,飲用水的污染已逐漸從地表水滲透到地下水之中,近年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逐漸加快以及農業活動的頻繁,許多地區的地下水污染物呈現多樣性和復雜的特點,為此,保證地下水水源地安全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對鞍山市地下水質現狀進行初步評價,旨在為治理地下水水質污染提供依據。
地下水水質; 現狀; 評價
鞍山地處遼寧南部,面積為5271km2,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為10.92億m3。全市平原區多年平均地下水可開采量為5.71億m3,山丘區地下水可開采量為0.87億m3,多年平均地下水可開采量為6.58億m3。
選有代表性的47眼地下井,根據這些單井評價的數據進行全區各水資源分區地下水質現狀評價。其中,超標率統計以超過地下水質量標準Ⅲ類標準值計算。
流域水資源分區劃分為渾河、太子河、大遼河、遼河柳河口以下區間、繞陽河、大清河、大洋河、大洋河—碧流河8個四級區及鞍山市境內的南沙河、運糧河、楊柳河、五道河、海城河、大洋河、哨子河7個一級支流。從分區來看,繞陽河、遼河柳河口以下地下水質最差,超標率100%;太子河及大洋河水質一般,超標率分別為84.8%、66.7%。全區主要超標項目是受水文地質條件影響較大的錳、鐵和總硬度,超標率分別為63.8%、55.3%和27.7%。
從評價結果看,全區地下水水質較差,超標率87.2%,Ⅱ類、Ⅲ類、Ⅳ類、Ⅴ類水質分別占全區總面積的0.2%、19.4%、28.6%、51.8%。
2.1 山丘區地下水質評價
山丘區地下水質超標率71.4%,Ⅲ類、Ⅳ類、Ⅴ類水分別占山丘區總面積的25.9%、30.9%、43.2%,主要超標項目為鐵、錳,超標率分別為57.1%和28.6%。
2.2 平原區地下水質評價
平原區地下水水質較山丘區差,超標率高達90.0%,Ⅱ類、 Ⅲ類、Ⅳ類、Ⅴ類水分別占平原區總面積的0.6%、5.2%、23.5%和70.7%,主要超標項目為錳、鐵和總硬度,超標率分別為70.0%、55.0%、30.0%。從整體來看,只有太子河的超標率為55.6%,其他各水資源分區超標率均為100%。
2.3 地下水質污染分析
地下水的污染來源繁多,從其形成原因不外乎兩大類:人為污染源和天然污染源。人為污染源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地表雨水徑流、城市固體廢物、農業生產及采礦活動。天然污染源主要是指海水及含鹽量高和水質差的地下水,是天然存在的污染源,地下水開采活動可能導致天然污染源進入開采含水層。從上面的地下水質現狀評價結果來看,影響全區地下水質的主要參數有鐵、錳、總硬度及氨氮等,但有些評價參數如鐵、錳等項目的超標,往往是由其固有的水文地質條件決定的,與人類活動造成的污染有截然的不同。
在鐵和錳參數不參與地下水評價的情況下,全區地下水超標率57.4%,比鐵、錳參與評價低29.8個百分點,Ⅱ類、Ⅲ類、Ⅳ類、Ⅴ類水質分別占全區總面積的20.5%、25.4%、32.3%、21.8%,全區有45.9%的評價面積達到了Ⅲ類水質標準。
從全區各水資源分區來看,繞陽河、大遼河地下水質最差,超標率為100%;遼河柳河口以下和大伙房下水質一般,超標率為50%;太子河和大洋河的超標率分別為57.6%和33.3%。按山丘區和平原區進行評價,山丘區地下水超標率28.6%,Ⅱ類、Ⅲ類、Ⅳ類、Ⅴ類水分別占山丘區總面積的25.3%、29.5%、23.0%、22.2%。平原區地下水超標率60.0%,Ⅱ類、Ⅲ類、Ⅳ類、Ⅴ類水分別占平原區總面積的10.2%、16.2%、52.7%、20.9%。全區地下水各類水質所占比重見表1。
表1 全區地下水各類水質所占比重
全區地下水資源量116200萬m3,Ⅱ類、Ⅲ類、Ⅳ類、Ⅴ類水資源量分別為1331萬m3、18316萬m3、36276萬m3和60277萬m3,分別占全區水資源總量的1.1%、15.8%、31.2%、51.9%。
3.1 山丘區
在山丘區52275萬m3地下水資源量中,Ⅲ類水資源量16102萬m3,占30.8%;Ⅳ類水資源量14815萬m3,占28.3%;Ⅴ類水資源量21358萬m3,占40.9%。大遼河167萬m3地下水資源量中,Ⅴ類水質占100%。大清河689萬m3地下水資源量中,Ⅴ類水質占100%。太子河12211萬m3地下水資源量中,Ⅲ類水資源量338萬m3,占2.8%;Ⅳ類水資源量1647萬m3,占13.5%;Ⅴ類水資源量10226萬m3,占83.7%。大洋河36833萬m3地下水資源量中,Ⅲ類水資源量13389萬m3,占36.4%;Ⅳ類水資源量13168萬m3,占35.7%;Ⅴ類水資源量10276萬m3,占27.9%。大洋河—碧流河2375萬m3地下水資源量中,Ⅲ類水質占100%。
3.2 平原區
在平原區63925萬m3地下水資源量中,Ⅱ類水資源量1331萬m3,占2.1%;Ⅲ類水資源量2215萬m3,占3.5%;Ⅳ類水資源量21461萬m3,占33.5%;Ⅴ類水資源量38918萬m3,占60.9%。繞陽河3227萬m3地下水資源量中,Ⅳ類水資源量1280萬m3,占39.7%;Ⅴ類水資源量1947萬m3,占60.3%。遼河柳河口以下22062萬m3地下水資源量中,Ⅳ類水資源量15054萬m3,占68.2%;Ⅴ類水資源量7008萬m3,占31.8%。大伙房下12696萬m3地下水資源量中,Ⅳ類水資源量1969萬m3,占15.5%;Ⅴ類水資源量10727萬m3, 占84.5%。大遼河4551萬m3地下水資源量中,Ⅳ類水資源量218萬m3,占4.8%;Ⅴ類水資源量4333萬m3,占95.2%。太子河21389萬m3地下水資源量中,Ⅱ類水資源量1331萬m3,占6.2%;Ⅲ類水資源量2214萬m3,占10.4%;Ⅳ類水資源量2941萬m3, 占13.7%;Ⅴ類水資源量14903萬m3,占69.7%。
3.3 主要地下供水水源地水質
根據2003年全區14處主要地下供水水源地水質監測資料,水源地水體的質量評價采用單項組分評價、綜合評價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建設行業標準《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1993)、《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CJ 3020—1993)進行。主要地下供水水源地水質評價結果見表2。
表2 主要地下供水水源地水質評價
4.1 地下水質量評價
a.單項組分評價。全區14個供水水源地中,水質達到Ⅰ類標準2個,占評價總數的14.3%;水質達到Ⅱ類標準4個,占評價總數的28.6%;水質達到Ⅲ類標準6個,占評價總數的42.9%;水質達到Ⅳ類標準2個,占評價總數的14.3%。主要超標項目為高錳酸鹽指數和氟化物。
b.綜合評價。14個水源地中,水質優良(Ⅰ類)、良好(Ⅰ類)各6個,分別占評價總數的42.9%;水質較好(Ⅰ類)、較差(Ⅰ類)各一個,分別占評價總數的7.1%。
4.2 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評價
按照《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CJ 2020—1993),共劃分為一級和二級水源水。
一級水源水:水質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處理,地表水經簡易凈化處理(如過濾)、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飲用者。
二級水源水:水質受輕度污染。經常規凈化處理(如絮凝、沉淀、過濾、消毒等),其水質即可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的規定,可供生活飲用者。
水質濃度超過二級標準限值的水源水,不宜作為生活飲用水的水源。若限于條件需加以利用時,應采用相應的凈化工藝進行處理。處理后的水質應符合GB 5749—2006的規定,并取得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及主管部門批準。
14個水源地中,達到一級水源水11個,占評價總數的78.6%;二級水源水2個,占評價總數的14.3%;僅有南臺的氟化物超過了二級標準。
[1] 王珮,謝崇寶,張國華,等.村鎮飲用水水源地安全評價研究進展[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3(4).
[2] 鹿海員,謝新民,郭克貞,等.基于水資源優化配置的地下水可開采量研究[J].水利學報.2013(10).
[3] 李惠敏,高長生.談海河流域地表水質現狀及保護對策[J].河北水利.1996(2).
[4] 戴紅娟,蔣宏圖.第二松花江松原市江段水質現狀評價[J].吉林水利.2003(10).
[5] 郭彥濤,李保敏.邯鄲市生態水網水質現狀及變化趨勢分析[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14(2).
Evaluation and discussion on current status of water quality in Anshan underground water supply sources
HAN Rui
(LiaoningTielingWaterBureau,Tieling112000,China)
The pollution of drinking water has been gradually penetrated from the surface water to groundwater with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population. However, groundwater contamina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with gradual accele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frequent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in recent years.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groundwater water sources. In the paper, current status of underground water quality in Anshan is preliminarily evaluated aiming at providing basis for controlling underground water quality pollution.
groundwater quality; current status; evaluation
10.16616/j.cnki.10-1326/TV.2017.07.009
TV211.1
A
2096-0131(2017)07- 0030-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