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登 王蕊
伊朗作為中東第一大國,自然資源豐富,工業體系完備,其政治及經濟影響力在中東舉足輕重,處于“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重要位置。在2016年初國際社會對伊制裁解除后,伊朗能源電力工程領域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合作機會。但受外部政治因素和伊朗內部法律體制等方面的制約,在伊從事電力行業投資/工程承包諸多風險仍客觀存在,需要予以積極應對和防范。
本文對在伊從事能源電力工程項目投資/工程承包項目的機遇、風險與防范做了綜合的分析和探討,首先做了伊朗電力工業發展現狀分析,其次總結和分析了伊朗電力工業發展規劃和合作機遇,認為在國際社會對伊經濟制裁解除背景下,伊朗電力市場即將進入快速發展期,存在巨大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合作機會;最后分析并總結了在伊從事能源電力工程項目投資/工程承包項目風險與防范,提煉了政治、排外、外匯兌換幾方面風險,并探討了針對上述風險的建議防范和應對方案,提出了希望參與伊朗電力工程合作企業擴大海外投資(工程承包)險承保范圍,有針對性開展法律、稅務、當地產能、進口稅收政策等方面調研,并在風險可控條件下,引入當地較有實力合作伙伴形成利益共同體,合理有效預判和防范各種風險。
隨著2016年初,歐盟與美國對伊核問題有關的經濟和金融制裁的全面解除,自此,2006-2010年聯合國安理會陸續發布4項對伊朗實行全方位經濟制裁法令得以解除。自此,對伊長達十年的新一輪經濟制裁得到部分解除。并有望在不久之后實現全面解除。在國際社會經濟制裁影響,伊朗被在經濟貿易全球化的浪潮中被拒之門外,石油天然氣等國家經濟支柱產業發展受到嚴重影響,伊朗國內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幾近停滯,大量在運行發電廠和電網已超期服役多年,需要在未來一段日寸間內進行更新換代。制裁解除后大量境外資金的流入和伊朗重返全球石油市場后外匯儲備的提升,將為伊朗電力工業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
中國“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提出后,伊朗國內積極與中國“一帶一路”戰略進行對接,呈現出政策、貿易、資金、基建和民心“五通并進”良好態勢。加之伊朗國內目前消費和投資不平衡,多元的工業基礎亟需更新換代。豐富的自然資源因為投資缺口尚未得到足夠的開發利用的發展現狀下,中伊兩國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伊朗還積極支持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建設,成為創始成員國之一。另一方面,伊朗作為一個極為重視自身工業基礎發展的宗教主義國家,在政策、法規上對于外來資本、技術等方面的進入也有著嚴格的限制,此外,美國單方面對于伊朗實施的一級制裁還仍未解除,已解除的二級制裁目前也仍存在重置風險,上述限制和風險也給中資企業全面開發伊朗市場帶來了種種挑戰和困難。
伊朗電力工業發展現狀
伊朗位于亞洲西南部,北鄰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西與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東面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連,另與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隔海相望。南面瀕臨波斯灣和阿曼灣。伊朗國內石油和天然氣儲藏量極為豐富,按照《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2015年公布數據顯示,伊朗國內已探明天然氣儲量達34萬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已探明總儲量18.2%,石油儲量超過1545.8億桶(約合200億噸),居世界第三位。
伊朗電力基礎設施老舊,電力裝備制造工業發展嚴重滯后,電廠設備年工作小時數小和能源利用效率處于較低水平,電網自動化程度低且綜合線損率畸高。依據伊朗國家電力公司(TAVANIR)《2015年度電力行業發展報告》公布數據,截至2014年底,伊朗國內總發電裝機容量為73152兆瓦,全國范圍內電廠綜合發電小時數約3500小時;63千伏至400千伏輸電網線路總長度120751公里。其中超過10萬公里輸電線路尚未部署光纖通信傳輸線;電網綜合線損率高達20%。
伊朗電力行業投資機遇分析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解禁初期伊朗經濟實際增速將由制裁之前的3%左右提升到5_5%,經濟社會和基礎設施建設即將進入快速發展期。電力工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被伊朗政府列為了近期重點發展領域,大批量新建、升級改造的發電和電網工程亟待實施。
發電:伊朗作為能源大國,國內應用天燃氣發電裝機占伊朗全國總裝機80%以上,伊朗能源部計劃采用對老舊電廠升級改造或直接淘汰并新建燃氣循環電站等方式大幅提升燃氣循環電站裝機比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近期能源部已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開展首批老舊電廠升級改造項目實施。預計本階段計劃實施老舊電廠改造和新建發電項目總投資超過200億美金。
為降低傳統化石能源消耗,實現能源行業可持續發展,伊朗計劃大力提升清潔能源發電占比。為鼓勵風電和光伏發電發展,伊朗國家電力公司下屬伊朗可再生能源發展公司已在伊朗全境超過100處布設光照、溫度、風速數據測量系統,并配套制定了新能源發電全額采購和高額固定上網電價的發展扶持政策。
電網:伊朗能源部計劃在全國范圍內新建超過400座63千伏至400千伏變電站及配套輸電線路。提升在運行電網現代化水平,通過對電氣主設備、電網通信系統、控制保護系統、調度系統在內進行多維度升級改造,提升電網安全性、穩定性和智能化水平,項目總投資超過50億美金。為優化及提升伊朗電網結構,提升大規模遠距離輸電能力,構建向周邊國家進行電力輸送的基礎條件,伊朗還計劃將國內最高電壓等級由目前的400千伏提高至765千伏,在2025年前后建成阿薩路耶一伊斯法罕一德黑蘭一阿的比爾一胡澤斯坦一阿薩路耶765千伏環網工程建設。配電網方面,伊朗制訂了“三步走”發展計劃,對配電網計量系統、通信系統實施智能化改造,提升配網管理水平,降低配網綜合線損率。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高級計量系統,更換智能計量終端表計為實施電能數據采集和促進新能源發電提供支撐,總投資超過50億美金。
伊朗電力投資風險辨識與防范
政治風險。投資所在國政權的穩定陛、政策的連續性會直接影響投資環境,對電力工程項目開發和建設有著極為直接的影響。伊朗實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伊斯蘭議會是伊最高國家立法機構,議會每四年進行換屆選舉,其中絕大多數席位長期由保守派和改革派兩大陣營把控,伊斯蘭議會還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伊朗中央政府、各部委及其他主要權利機構負責人的領導人選,議會的換屆往往會致使不同利益集團的權力交替,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政府或機構相關領導人選更替下對于該政府或機構前期與外國投資商或工程承包企業所簽署合同(協議)不予承認案例屢見不鮮。
鑒于此,中國投資企業或承包商需采取必要措施予以預防和應對,首先嚴格遵循合法的開發流程,按照相關政策、指引逐步推進項目,避免引發法律流程問題;二是配套境外投資/工程承包保險產品,為政府違約風險等提供保障;三是在風險可控條件下,引入當地較有實力合作伙伴形成利益共同體,增強對政治風險的預判和處理能力。
排外風險一民族工業保護主義。伊朗作為一個極為重視自身工業基礎發展的宗教主義國家,在政策、法規上對于外來資本、技術等方面的進入也有著嚴格的限制,對于境外投資電力工程項目和自行投資并對外公開招標電力工程項目中當地比例成分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對于伊朗國內能夠生產制造的電力設備和材料的進口,要征收高額的關稅、關稅附加稅和增值稅;對于伊朗還處于空白或落后的電力技術領域,則通常會要求以技術轉讓作為實施工程項目的附加條件。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鼓勵和保護外國投資法》中明確規定,外國投資必須有利于經濟增長,就業增長,伊朗政府不會授予外國投資者特許權,同時,伊朗政府不允許以外國投資者名義擁有任何種類、數量的土地。這對中資企業在伊從事電力行業投資/工程承包活動中涉及的土地、特許權和帶動中國裝備出口等方面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在這種背景下,就要求中國投資/工程承包企業做到變通開發思路,創新項目實施模式。目前伊朗交通部已研究并通過將多個交通基礎建設項目Built-Lease-Transfer(BLT)方式進行實施,由伊朗財政部和中央銀行為項目租金償付(資金還款)提供國家主權擔保。該模式有效解決了由于伊朗法律對于外資企業投資項目中土地和項目所有權的歸屬問題。伊朗能源部正研究借鑒交通項目BLT實施模式發展伊朗電力行業工程項目。
為有效應對伊朗自身工業體系保護政策對于在伊從事電力行業投資/工程承包的影響,首先,應在項目前期有針對性開展法律、稅務、當地產能、進口稅收政策等方面調研,便于合理開展項目工程造價、投資收益測算。其次,對于以投資方式參與電力工程項目,由于涉及私營部門投資公共設施,還需進一步調研伊朗政府關于采用私人投資和公私合營兩種模式下開發基礎設施項目的法律規定。
外匯兌換風險。美國、歐洲對伊經濟制裁部分解除,為外資電力行業公司開展對伊業務提供了通路,但目前仍面臨多方面困難和風險:首先按照伊朗與六國就核問題所達成框架協議內容,伊朗被允許接入全球金融系統,出口原油和天然氣,發展其能源業,實行更自由的貿易活動。但受制于美國對伊朗“一級制裁”尚未解除,已解除二級制裁也還存在重置風險,國際銀行對在伊從事金融相關業務仍持謹慎態度,對伊結算通道尚未完全開啟。男美國新民選總統特朗普對伊核協議持反對意見,其上任后美國對伊政策存在急劇惡化的可能性。
其次,為保證市場穩定,抑制外匯匯率大幅波動,伊朗國內了實行較為嚴格的外匯管制。對于外資企業投資項目,外資本金、利潤向境外提取或向境外支付合法款項均需經伊朗外國投資委員會、財政部審批確認后方匯出,相關手續繁瑣且耗時周期較長,嚴重影響企業正常資金流轉。
再次,伊朗美元、歐元等主要國際外匯儲備貨幣儲備不足,普通商業銀行沒有足額外匯,外幣交易市場供需矛盾客觀存在,致使匯兌溢價風險較大,項目面臨巨額匯率損失風險。
為降低上述風險對于中國企業在伊投資/工程承包活動所產生的不良影響,一是,應積極爭取伊朗外國投資委員會、財政部、央行出具購匯額度許可,以項目名義可直接到伊朗央行或央行指定銀行按照市場匯率或約定匯率兌換歐元或人民幣,并爭取盡快落實快速匯兌的途徑和機制;二是配套境外投資/工程承包保險產品,利用外匯期貨期權等形式鎖定中遠期兌匯匯率;三是在確定合理的資本結構和籌資方式,從資金的籌措、發放、收回全程來防范匯兌風險。
伊朗作為中東第一大國,自然資源豐富,工業體系完備,其政治及經濟影響力在中東舉足輕重,處于“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重要位置,尤其在制裁解禁后,伊朗能源電力行業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合作機會。但在伊從事電力行業投資/工程承包所面臨的政治風險、排外風險、外匯兌換風險仍客觀存在,需要相關中資企業在把握伊朗電力市場的重大歷史機遇的同時全方位掌握對伊投資/工程承包伊朗市場游戲規則和風險。在項目投資/工程承包過程中有效辨識、規避和防范風險,積極有序推進項目開發、建設和運營,進一步鞏固兩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續寫“絲綢之路經濟帶”新篇章。
(作者單位:國家電網中國電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