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江
摘 要: 農家書屋工程旨在培養農民的閱讀習慣,豐富農村的文化生活,對提高農民文化素質、推動農民致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本文對六盤水市農家書屋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總結,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進一步做好農家書屋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農家書屋 管理 對策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7-0035-01
一、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大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以基層特別是農村為重點,深入實施重點文化惠民工程,進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
作為國家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農家書屋的建設旨在向農民群眾普及科技知識,傳播先進文化,提供精神食糧,體現人文關懷,努力滿足廣大農村群眾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方面文化消費需求,其實質是一場面向農村的知識傳播活動,也是知識扶貧。在貴州省全面小康統計監測數據里,第八項指標“農村文化科普指數”下,行政村農家書屋覆蓋率100%和人均公共圖書擁有指數100%(人均公共圖書2冊以上)均為目標值,農家書屋建設也是同步小康的一項重要內容。農家書屋工程對提高農民文化素質、推動農民致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二、六盤水市農家書屋工程建設概況
六盤水市自2007年開始實施農家書屋工程,至2013年共建立了1037個農家書屋,其中鐘山區54個,水城縣308個,六枝特區223個,盤縣452個,覆蓋了全市所有的行政村。
目前六盤水市農家書屋圖書總藏量225萬余冊,音像制品4.9萬余種,每個農家書屋圖書藏量在1500冊以上。農家書屋建成后的后續投入主要依靠中央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平均到每個農家書屋每年不足1600元。
三、農家書屋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不到位
由于管理體制等方面原因,我市農家書屋建成后形同虛設的不在少數,上級檢查時像模像樣、熱熱鬧鬧,檢查后就關門大吉。大多數農家書屋建成時,圖書登記、借閱、開放等有章可循。但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出現了圖書登記賬物不符,借閱手續不規范,導致圖書流失等問題。有的書屋擔心圖書流失,或很少開放,或關門了事。另一方面,管理人員不固定甚至沒有人管理,不能保證農家書屋的開放和正常借閱。?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部分村(居)在撤、并、建的過程中,沒有對農家書屋進行妥善的管理,農家書屋圖書和物資毀損、流失情況嚴重。
2.缺少保障機制,影響其功能和作用的發揮
我市很多農家書屋僅有上級統配的書籍,很少訂有報紙期刊等,鮮活和動態的信息資源不足。另外,農家書屋大多設在村委會駐地,由村干部兼管。由于沒有薪酬,屬于義務服務,再加上村務事及家務事,很難堅持正常開放,經常是“鐵將軍”把門,農民群眾時常不能隨時隨地去借書看書。
3.宣傳不夠,服務單一
農家書屋的宣傳工作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僅僅依靠上傳下達的渠道進行宣傳,方式單一,缺少積極性,這也是導致農家書屋利用率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農家書屋服務項目主要是以圖書借閱為主,不能按農村讀者的實際需求展開多種服務,更談不上特色服務、創新服務。我市一些邊遠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很多人并不喜歡看書,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積極性不高,在短期內養成良好閱讀習慣也很難實現。
四、對策與建議
1.建立科學管理機制,保證“農家書屋”穩定持續發展
一是投入保障機制,探索“農家書屋”經費的多種投入途徑。國家應當保證資金投入的長期性和穩定性,地方政府也應該多方籌集運行經費保證配套投入等;二是推動共建發展機制,完善管理,從創新服務模式上下功夫,解決農民群眾讀書難問題,讓“農家書屋”成為文明村建設或新農村建設規劃的一部分;三是落實監督考核機制,“農家書屋”項目應納入鎮(村)工作目標責任制,與干部實績考核和年終考評掛鉤等等,有效地推進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工作穩定持續發展。
2.拓展投入來源,保障“農家書屋”發展資源
農家書屋發展需加大、拓寬資金籌措力度和渠道。確保市、縣、鄉鎮財政預算安排一塊,通過中央專項資金解決一塊。注意借助社會各方面力量,通過聯建、援建、自建、社會捐贈等多種形式保障農家書屋發展資源。
3.以公共圖書館為依托,優化農家書屋資源配置
將現有公共圖書館服務延伸到農家書屋,配送到農家書屋的每一本圖書都應歸檔、立賬,由公共圖書館與各鄉(村)簽訂管理合同,使資源管理責任化、剛性化。由縣、市圖書館對各“農家書屋”圖書作定期、定量地流通更換,最大限度地發揮圖書的實用效益。
4.加強農家書屋管理員專業素養,提升農家書屋服務能力
農家書屋管理員專業素養是決定農家書屋能否持續穩步發展至關重要的因素,因此對管理人員進行自身素質的提升與培訓十分必要。可由縣、市級圖書館定期對農家書屋管理員進行專業培訓和業務輔導,幫助他們熟悉和掌握分類、編目等基本管理常識,以提高其專業素養。還可以探索建立激勵機制,如組織優秀管理員評比,從中選送優秀者進修學習等,提高他們的管理能力和敬業精神。
5.擴大農村傳播渠道,提高農家書屋知曉度
農家書屋的宣傳既需要依靠多種形式的傳播,如村干部為了讓廣大農民認識和了解農家書屋,可以在村務公開欄張貼圖書信息、書屋動態等;也可以通過小海報、宣傳車、定點宣傳,通過學校向學生發放宣傳單帶入每個家庭等方式進行推廣,再借助人們的口口相傳,擴大農家書屋的影響力。同時發揮大眾傳播媒介的作用,使之做到家喻戶曉。
6.豐富閱讀方式,培養農民閱讀習慣
農家書屋如果只依靠單一的讀書服務,無法保持長久的吸引力。農家書屋可舉辦相關的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各類活動,如書屋使用培訓、農業技能培訓、農業科技講座、文化展覽等,以此培養農民的讀書興趣,活躍農村的讀書氛圍,使農家書屋真正成為農民學習知識的大課堂、脫貧致富的好幫手。
參考文獻
[1]劉倩.農家書屋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及解決對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
[2]蔡騏,楊洋.農家書屋與知識扶貧——以湖南農家書屋為例進行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