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民+馮潔+楊旭
摘 要: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以及口腔醫學的發展,高職高專口腔醫學學專業的生存以及畢業生的就業成為了較大的困難,造成了比較突出的醫療矛盾。因此明確培養目標,改變培養方式,將精準醫學教育以及創業教育有機結合,才能實現高職高專口腔醫學生的長遠發展,解決就業以及醫生缺口等問題。
關鍵詞:高職高專 口腔醫學 精準醫學教育 創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7-0102-01
中國作為口腔疾病的高發國家,我國目前的口腔醫學教育和口腔衛生事業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且地區發展不均衡,廣大農村基層地區的人們仍得不到正規有效的口腔醫療衛生服務。因此,高職醫學院校為社會培養服務于基層的高素質口腔醫學專業應用型人才是解決當前基層口腔醫療人才需求問題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高職醫學院校口腔醫學專業在教學模式上普遍存在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課程設置高度模仿五年制本科、口腔基礎和專業課程課時不足、教學內容應用性不強、教學手段單一落后、實踐教學環節薄弱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致使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崗位適應性差,動手能力不強,難以適應基層工作崗位的需要。
如何培養出符合基層需要的合格口腔醫學人才是高職醫學院校不可回避的問題,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口腔系在深入行業基層調研的基礎上,將精準醫療的理念與高職高專口腔醫學教育相結合,開展三年制高職高專口腔醫學精準醫學教育改革研究,提出“河南口腔”的宏偉目標,現就口腔人才需求調研、職業能力、教學改革等方面進行探討。
一、基層口腔醫療人才的需求
1.專業能力
專業能力主要是指從事某一職業的專業能力。專業技術能力是崗位職業能力的核心和基礎,是高職高專教育的重點內容。本著精準醫學教育的理念,為基層培養口腔醫學專業人才,成就河南口腔的偉大夢想。我校口腔系經過基層調研,現將專業技術能力總結如下。
掌握口腔疾病的病史采集,口腔檢查及病例書寫
掌握牙體牙周以及口腔頜面部組織結構特點
掌握口腔及頜面部常見疾病的臨床診療原則和診療技術
掌握口腔常用材料性質和作用
掌握口腔常用藥物的藥理和應用
掌握口腔疾病與全身疾病的關系
掌握人體的基本結構和體格檢查的方法
掌握全身常見疾病的臨床表現和診斷
掌握無菌術、心肺復蘇等急救常識
掌握牙體牙髓、牙周、粘膜疾病的基本治療方法
掌握牙齒拔除術,牙槽外科手術
掌握口腔頜面部缺損的常見的修復方式
2.創業能力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在現階段全國經濟不景氣,中國GDP增速首次突破了7%的大背景下,鼓勵創新創業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高職高專口腔醫學畢業生能通過創新創業開辟一條新通道,在這個開放有規則的社會和市場里,每個人都有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拓展自己的人生,獲取更好的生活[1]。
二、口腔醫學專業教學綜合改革建設
1.以執業醫師考試為基礎滿足個體需求的課程設置
醫師資格考試是評價一名醫學畢業生是否具備從業資格的基本知識與技能考試,是國家醫師管理制度的核心內容。口腔醫學作為更具實踐操作性的學科,其執業醫師考試具有自己的特點。在口腔執業醫師考試實施十年后,2009 年考試大綱進行了修訂,不僅增加了考試的范圍和內容,同時評分標準也更加細化和規范。因此,我校口腔醫學教育應在課程設置、學時安排等方面進行調整和改革。由專門研究執業醫師考試的教師負責分析執業考試執考點以及權重分,并且以此重新定義教學課程標準以及各科以及理論實踐技能的課時分配。兩年課程根據需要進行優化組合,將綜合英語納入選修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制定的自身發展目標以及規劃進行選擇。同時適當增加解剖病理等醫學基礎課程的比例,為我系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增設口腔設備學、口腔市場拓展與營銷、河南各市文化集錦等課程為學生更好的了解口腔醫療行業現狀、個人創業奠定基礎。
2.創業教育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
我系結合本校以及河南省實際情況出發,在實習階段,通過帶教老師進行系統的創業知識培訓,使創業教育貫穿整個過程。同時鼓勵學生參與到醫院以及門診的運作管理當中,激勵學生與患者的溝通能力,并邀請國內外創業的成功人士,行業專家做創業方面的講座。
3.教學模式方法的調整
高職高專口腔醫學專業的學生在校時間相對較短,課程任務量繁重,如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書本上的重難點,一直是困擾教師的問題所在。我校口腔醫學系制定了臨床見習--理論講解--實訓室操作--生產實習互相滲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前了解,實訓操作后讓知識更加形象具體,幫助學生理解。為學生以后臨床執業以及應對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學校制定了每一學年的的臨床見習規劃,返校后進行見習交流。
單純的課堂講述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形勢對醫學生培養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現代口腔醫學培養出的應該是技能與人文并重,良好的溝通能力與終身學習能力兼備。我校口腔系在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lecturebasedlearning,LBL)模式下,對某些疾病采取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引入以案例為中心的教學(case-based learning)方法進行教學,同時MOOC(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s)為學生提供自主式學習平臺。實驗室采用標準化病人、虛擬診室等虛擬口腔科常見疾病診療程序,訓練學生標準化接診。醫患角色扮演,加強課堂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枯燥的理論知識與臨床訓練無縫對接,為口腔醫學生向醫生的角色轉換做好充分的知識及心理儲備,更快的適應臨床工作。
創業能力與精準醫學教育是高職高專口腔醫學生應對就業壓力及適應社會的積極探索。盡管精準醫學教育在我院仍處于起步階段,但通過對精準醫學的重視及課程體系的建設和評價機制的完善,高職高專口腔醫學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也會隨著精準醫學教育得改革而不斷得到深化。
參考文獻
[1]徐欣,鄭欣,鄭黎薇,程磊,周學東. 口腔精準醫學:現狀與挑戰[J].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5,03:315-321.
[2]袁冰.復雜性科學視野下的精準醫學[J]. 醫學與哲學,2015(6):3-6.
[3]黎祺,孫雪梅,朱亞利.基于基層醫療崗位需求的口腔醫學職業能力分析和教學改革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6(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