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研究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測定金屬錳,電解錳中磷、硅、鐵。硝酸溶解樣品,采用基體匹配法配制與試樣基體一致的標準溶液,消除基體干擾。該法已用于金屬錳、電解錳中磷、硅、鐵的測定,測定結果與標樣標稱值相符,相對標準偏差(n=10)為0.53%~3.18%,加標回收率在95%~106%之間。
關鍵詞: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 磷 硅 鐵 金屬錳
中圖分類號:O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7-0174-01
金屬錳是焊接材料中應用較多的合金之一。金屬錳中含有一定量的硅,鐵,磷等雜質元素,硅,鐵元素含量高會影響主量元素的含量,其中磷對焊材性能有一定的影響,技術條件中對其含量有嚴格限制,焊接材料產品經常發生因為某一原材料中磷含量影響、導致焊材中磷超出規定的要求而報廢。因此,對使用的每個批號金屬錳、電解錳中磷等元素含量必須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目前本廠采用化學分析法,由于該材料中磷含量較低,使用化學法GB/T 5686測定0.01%含量以下有一定難度。因此通過實驗建立分析金屬錳中磷、硅、鐵的方法,方法用硝酸溶解樣品,采用基體匹配法配制與試樣基體一致的標準校準溶液,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同時測定磷、硅、鐵,滿足進廠原材料驗收,該法簡便、快速。
一、實驗部分
1.主要儀器及工作參數
型號為SPECTRO ARCOS-SOP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德國斯派克公司生產儀器工作參數,見表1
2.主要試劑
高純錳(99.95%)
硅,鐵標準溶液1000μg/mL,用時稀釋至50μg/mL;
磷標準溶液100μg/mL,用時稀釋至10μg/mL;
(1+3)硝酸;
實驗室用水為二次水
3.試驗方法
3.1樣品的制備
準確稱取試樣0.5000g于三角瓶中,加入硝酸20mL低溫溶解,待全部溶解后取下,冷卻至室溫,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3.2工作曲線的繪制和檢出限
稱取與試料同量的高純錳(99.95%)7份,按樣品分析步驟處理進行,加入量視待測樣品中鐵,硅,磷的量而定,應使鐵,硅,磷含量落在工作曲線范圍內,底樣中磷的質量分數大于0.0001%時,應將所含的磷的質量分數計算在內。工作曲線配制,見表1。取空白高純錳溶液,在儀器工作條件下進行測定10次,根據測定值標準偏差的3倍計算檢出限即為Si0.0018%,Fe0.0010%,P0.0006%。
二、結果討論
1.分析線的選擇
在譜線庫中選出各待測元素的分析譜線,通過比較相對強度,峰值及干擾情況,選擇比較靈敏的譜線作分析線。通過背景校正功能,實驗了各測量元素的多條譜線,確定了適宜的分析譜線,Si 212.412nm ,251.612 nm ,288.145 nm ;Fe239.562nm,259.941 nm; P178.287nm。如下圖所示
圖三,磷的工作曲線,相關系數0.99919.
從工作曲線的擬合情況來看,各元素曲線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可用作曲線校正工作。
2.儀器分析條件的確定
分別試驗高頻發生器功率,霧化器流量,輔助氣流量,溶液提升量等條件的改變對被測元素強度及穩定性的影響,綜合矩管的壽命、氣耗、測定的穩定性,最后確定分析條件見表1所示。
3.分析方法準確度與精密度
按儀器工作條件,對標準樣品進行測定,同時稱取金屬錳GSB H 42018-1996 10分進行精密度試驗。標準樣品的標稱值,實測值,相對標準偏差(RSD)結果見表2。
4.回收試驗
稱取金屬錳GSB H 42018-1996分別加入鐵,硅,磷標準溶液進行回收實驗,各元素的測定結果,回收率和相對標準偏差(RSD)結果見表3。
結論
從方法的重現性和標準樣品的驗證來看,電感耦合等離子原子發射光譜同時測定金屬錳中硅,磷,鐵元素的方法切實可行,此法穩定,可靠,靈敏度高,簡便快捷,分析誤差符合國家標準GB/T 5686的要求,可用于原材料進廠檢驗。
參考文獻
[1]GB/T 5686.2-2008 錳鐵、錳硅合金、氮化錳鐵和金屬錳硅含量的測定 鉬藍光度法、氟硅酸鉀滴定法和高氯酸重量法.
[2]GB/T 5686.4-2008 錳鐵、錳硅合金、氮化錳鐵和金屬錳磷含量的測定 鉬藍光度法和堿量滴定法.
[3]GB/T 5686.1-2008 錳鐵、錳硅合金、氮化錳鐵和金屬錳錳含量的測定 電位滴定、硝酸銨氧化滴定法及高氯酸氧化滴定法
作者簡介:陳文靜(1972-),女,四川自貢,工程師,主要從事化學分析及光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