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在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中,煤炭、建材等“黑貨”運輸行業,運量下降趨勢十分明顯。神華鐵路煤炭運輸銷售市場間或出現“疲軟”跡象,列車開行密度要求也不再持續遞增。截止到15年末16年初,運煤專列規模較高峰期下降幅度近25%,導致運力相對出現“富余”,這為神華鐵路運輸發展“其他貨品”提供了契機。根據已完成的公鐵聯運市場需求調研,開展運輸模式和產品全壽命周期經濟效益的分析研究,為合理確定公鐵聯運專用貨車結構型式和發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馱背運輸 經濟性分析 貨車公司 測算
中圖分類號:U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7-0201-02
一、引入馱背運輸的必要性
按照物流行業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社會物流費用占GDP的比率17 .8%,遠高于發達國家(10%以下)。在全國物流運輸方式中,公路運輸占到76 .1%,鐵路運輸占到8 .7%,水路運輸占到13 .6%,航空運輸占到0 .001%,管道運輸占到1 .6%;而國內產品價格構成中,16%產生于物流成本。這些數據明顯可以看出鐵路固有的大宗物資運輸模式,與現在汽車運輸業的便捷直達性對比的劣勢所在:因為貨物轉移速度慢、倒裝作業頻繁,極大地阻礙了物流選擇鐵路進行長途干線的運輸。同時,也可以看出,適合的物流運輸方式,可以占據的空間和市場份額是相當大的。神華鐵路線作為連接我國西北(晉、陜、蒙交界地區)與華北重要港口(黃驊港、天津港)的一條主要直達便捷的干線,延伸到了內蒙古腹地以及寧夏邊界;“出”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以及煤炭附屬品、衍生品以及需要保鮮運輸的牛羊肉食等產品可以運輸,“進”有大量西北需要的“港口物資”、海鮮等可以作為回貨,而且在自身“運力”富余,我們很有必要嘗試公路與鐵路運輸合作共贏的“馱背”運輸方式,進而達到集團轉型發展的目的,實現集團鐵路板塊的效益新增的“亮點”。神華集團順應物流行業發展趨勢,充分利用“空返”運輸能力,嘗試“公鐵聯運”的“馱背”運輸方式,實現合作共贏的同時,推動我國物流事業的發展。
二、經濟效益的預期分析
1.引進“馱背”運輸模式可盤活固定資產,開創新的運輸經濟局面
在20世紀之初,由于煤炭市場的持續暴利所趨,鐵路煤炭運輸一度出現“計劃難求”、“車皮難請”的現象。當時,神華集團作為煤炭行業的巨頭,也在客服各種阻撓和限制,想方設法大量購進鐵路貨車,匹配著逐年遞增的運量需求,解決著一個個“煤等車”的燃眉之急;幾年下來,神華鐵路貨車公司的貨車保有量接近5萬輛,車型共六大類,幾乎全部是匹配運煤需要的“敞車”。
可隨著近幾年煤炭形勢的急轉而下,運力富余不僅使運輸的緊張局面得到了緩解,而且體現在貨車使用上,使大量的神華自備貨車處于了長期保留或封存的狀態。按照統計,2015年,貨車公司累計產生保留列車達2464列次,保留時長達66113天,日均保留列車181列;長期封存列車68列。而2016年,貨車公司累計產生保留車仍然高達1671列,保留時長達21067天;日均保留列車117列。
綜上所述,兩年中,神華自備貨車日均保留或封存列車平均達149列;相當于35.8億元固定資產閑置。為此,我們“馱背運輸”方案之一,就是計劃將現在“廠修”修程即將到期的C70A型車輛進行批量技術改造,逐步盤活“保留或封存列車”這些不動資產。
2.投入與回報的測算
2.1測算前期調研準備數據情況
2016年6月份,貨車公司內蒙古分公司為了精準測算“馱背運輸”預期收益情況,發動全員調研“大貨車”;采取“一人、一車、一份記錄”的方式,就長途汽運貨車運輸費用的構成以及運輸貨品、回貨、卡車主要規格型號等內容進行了專項調研。
調研結果顯示,僅內蒙古鄂爾多斯、陜西榆林兩個地區與目的地天津港之間的往返貨源相對充足,調研涉及貨車基本保持了來回“重載狀態”。貨品一般為食品、礦石等普通貨物,近期噸運價均在210元左右。貨車一般為“歐曼”“北方”“解放”等品牌,整車長度一般不超16.5米、高4米(單獨掛車長度:13米,寬2.5米)載重40噸,自重15噸。貨車往返一個來回運程需要5天,日均實現凈利潤1000元。(詳見附表《內蒙古分公司調研數據表》)。
并且,在調研中,就“馱背運輸”的方案的“搭乘意愿”向各位長途司機做了專門課題的征求了解;司機師傅們一致意見是:價格合理非常愿意選擇“馱背運輸”跑長途,可以克服長途運輸疲勞、事故風險,可以減免雇傭司機費用、可以減少車輛損耗、可以避免交通管制罰沒款項的煩惱等;在表現極大興趣的同時,紛紛表示愿意參與我們首列車開行。
據此,我們對未來“馱背運輸”的收益情況作了分析預測,預算中,我們一是模擬保證長途貨車“馱背”后的收入與現狀基本不變,以確保上車率;二是在神華各個鐵路公司的運輸價格,均按照集團公司2016年4月25日頒布的《關于優化非煤貨物運價管理機制的通知》進行模擬計算。
2.2測算“整車馱背”方案的投入與回報收益情況
以載重40噸普通類貨物、以鄂爾多斯(烏蘭木倫站)與天津“神港”往返運輸一個來回為例,核減各個鐵路公司的“完全成本價格”計算“馱背車”輛全部收入:
則有:40噸/趟×2趟×210元/噸-55噸×(包神管內運費*元/噸×2+神朔管內運費*元/噸×2+朔黃管內運費*元/噸×2)=9760元。
按照目前汽運價格210/噸,汽車司機日均收入為:
司機原往返凈利潤:(210元/噸×40噸-4800元)÷2.5天+(210元/噸×30噸-4700元)÷2.5天=1040元/天
每輛“馱背車”凈“經營利潤”:9760元-(計劃周轉天數2.2天×司機日均收入1040元/天)=7472元
則有:全列車編組38輛,經過2.2天的周轉,凈“經營利潤”:38輛×7472元=283936元/列。
日均凈“經營利潤”:283936元/列÷2.2天=12.9061萬元/天
全年凈“經營利潤”:12.9061萬元/天×365天.年=4710萬元/年。
2.3 測算“半掛車馱背”方案的投入與回報收益情況
試驗“馱背運輸”先期改造一列車C70A型廠修到期車輛,既:改造50輛+平移站臺改造兩端4處+2臺正面吊。
以載重50噸普通類貨物、以鄂爾多斯(烏蘭木倫站)與天津“神港”往返運輸一個來回為例,核減各個鐵路公司的“完全成本價格”計算“馱背車”輛全部收入:
則有:50噸/趟×2趟×210元/噸-60噸×(包神管內運費*元/噸×2+神朔管內運費*元/噸×2+朔黃管內運費*元/噸×2)=13320元。
按照目前汽運價格210/噸,汽車司機日均收入為:
司機原往返凈利潤:(210元/噸×40噸-4800元)÷2.5天+(210元/噸×30噸-4700元)÷2.5天=1040元/天
每輛“馱背車”凈“經營利潤”:13320元-(計劃周轉天數2.2天×司機日均收入1040元/天)=11032元
則有:全列車編組50輛,經過2.2天的周轉,凈“經營利潤”:50輛×11032元=551600元/列。
日均凈“經營利潤”:551600元/列÷2.2天=25.0727萬元/天
全年凈“經營利潤”:25.0727萬元/天×365天.年=9151.5454萬元/年。
結語
根據以上分析,按照“馱背運輸”方案實施步驟和計劃,“整車馱背”列車將來運輸貨品取向和定位多為“高附加值”的海鮮類、肉食類、快遞物件。屆時,運費收益會大幅度上升,投資回報時間也會相應縮短。
參考文獻
[1]李南南. 基于作業成本法的乘用車鐵路運輸經濟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3.
[2]馮芬玲,陳治亞.鐵路重載運輸的經濟性分析[J].鐵道運營技術,2009,02:33-35.
[3]馮芬玲,李夏苗,周艾飛. 鐵路重載運輸組織的規模經濟性分析模型[J]. 技術經濟,2009,09:53-57.
作者簡介:蘇軍, (1972-),男,漢族,內蒙古鄂爾多斯人,助理工程師,本科,神華鐵路貨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陜西分公司黨總支書記,研究方向交通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