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克儉
摘要:音樂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滋養人們的心靈,升華靈魂。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音樂教育作為弘揚和傳承音樂文化的主要途徑之一,也實施了課程改革。音樂是一門基礎學科,貫穿中小學生的學習當中,在高中音樂成為一項專業課程,在高考中學生可以借助音樂特長考取藝校,因此,音樂教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為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更好的弘揚和傳承民族音樂文化,高中音樂課程提出了音樂鑒賞教學。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教學
《音樂課程新標準》中提出了對高中學生音樂素養的新要求。音樂鑒賞教學是面向專業生和非專業生開展的,高中課程學習壓力中,學生整日埋頭苦干為高考做準備,開展音樂鑒賞教學是為了避免學生不均衡發展,同時音樂鑒賞課程的開展能給學生緩解一定的壓力。音樂鑒賞教學通過讓學生聆聽和感受音樂,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本文就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做了一些研究。
一、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作用
1、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審美情趣
音樂學科除了教學生學習和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外,還要通過 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在鑒賞中審美, 在審美中陶冶,使學生充分體驗音樂音響形式中蘊含的美和豐富的感情, 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 情感共鳴,在潛移默化、無意識中凈化其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讓 其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2、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中國音樂是人類歷史上起源最早的音樂之一,在幾千年的文明發展過 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大量內涵深刻、內容豐富的優秀的民族音樂作品, 中國的民族音樂藝術獨具特色,日臻成熟,形成了以五聲調式為基礎,內 容豐富的音樂體系,成為世界音樂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聆聽、理解我 國各民族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可激發學生熱愛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 族自豪感、自信心。
3、產生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動力,樹立起美好的理想
作曲家創作出音樂作品,演奏家把它變成實際的音樂音響,欣賞者通 過傾聽音樂音響而接受音樂作品,這就是音樂實踐活動的幾個基本環節。 欣賞者聆聽動聽的音樂作品,心理得到滿足,內心世界產生變化,注意力 和思維趨向作曲家預定的創作目的,從而啟發欣賞者的智慧,豐富欣賞者 的精神生活,凈化心靈,欣賞者與作品表達的思想情感產生共鳴,從而接 受作品的思想觀點,提高其精神境界,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進而可產生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動力,樹立起美好的理想。
二、打造優質高效的音樂鑒賞教學的方法
(1)通過引導學生編排音樂劇、歌劇等,讓學生參與音樂教學活動。
例如,在“歌劇藝術”這一章節中,雖然學生對其中的概念、歷史發展、經典代表作等都很陌生,但學生對以歌唱為主,綜合音樂、戲劇、詩歌、舞蹈和舞臺美術等要素的歌劇藝術充滿了好奇與期待。在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們把《皇帝的新裝》這一文學作品用歌劇的方式去表現、詮釋,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不但滿足了學生的認知過程,還滿足了精神層面的需求,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讓其主動參與也大大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
(2)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參與音樂教學活動。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習熟悉的生活實際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越高。根據這一點,在設計課堂教學時,可以借用有關生活實例,為學生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意境,提出有關的問題,以引起學生的好奇與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例如,在“音樂與影視”這一節中,用學生們非常熟悉的電影《小時代》的主題歌《時間煮雨》來導入本節課的內容,一下子就可以抓住學生們的心,容易和他們已知的音樂形態產生共鳴,有助于新課的教學。根據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情趣,使學生集中精力,去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達到以情動人,以美育人的審美境地。
(3)通過借助樂器,學具等,讓學生參與音樂教學活動。
新課程標準指出:應充分考慮到地域城鄉的差異以及各個層面所能達到的要求,在課程資源的開發上更具有彈性,呈現出多樣化。例如,在“非洲鼓樂”這一章節中,我邀請全班同學來一起參與演奏,在整個活動中,一部分節奏感好的、表現力豐富的同學用老師事先準備好的各種各樣的鼓在講臺上演奏,另一部分同學用其他例如三角鐵、雙響筒、木魚等打擊樂器演奏,剩下的同學一邊舞蹈、一邊模仿飛禽鳥獸來感受非洲人民的熱情,認識到鼓在非洲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在自然原始的音樂素材中,給了學生一個綜合性、自然性的音樂體驗,讓學生自由自在地參與音樂活動,在其中學會了感受音樂,欣賞音樂,學習音樂,創造音樂。高中音樂鑒賞課程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素養和精神品質都能得到提升,美育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而其中的音樂教育,能潛移默化地在心理活動、意識品質、倫理道德、精神意志等層面產生重要的影響。一個學校的文化建設是其特有的行為處事方式。學校文化的形成基于學校的歷史淵源、屬地風俗、當前狀況和對未來的追求,很大程度上成型于當前學校團隊對教育的理解。我校七十多年校史的內涵主旨就是“懷仁、博愛”“仁者愛人”,這不但是學校倡導的核心價值觀,也是我校素質教育的最好體現。
總之,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的音樂教育會步入世界音樂教育的先進行列,也定將在整個國民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作為新時代的年輕音樂教師,我們一定要更新教學觀念, 一切從實際出發,研究音樂鑒賞教學開展的情況,結合新課標的要求,選擇適當教學方式,更好地服務學生,服務教學。讓學生在音樂鑒賞這一審美實踐活動中逐步培養敏銳的審美感知力和理解力,不斷豐富積累自己的音樂欣賞的實踐經驗,愉快步入音樂殿堂,去探尋音樂的奧秘,從而獲得 最大的審美享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