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要:現在,初中課堂教學中尤其是語文課堂教學存在著效率低下、不受歡迎的弊病。究其原因,主要是長期以來,由于人們過分地強調語文的獨立性,把語文教學和其他學科教學割裂開來,從而形成封閉化、程式化、刻板化的教學模式。一堂生動、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充滿藝術性的,這樣可增強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藝術氛圍和感染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學藝術;探究
目前,初中課堂教學尤其是語文課堂教學存在著效率低下、不受歡迎的弊病。究其原因,主要是長期以來,由于人們過分地強調語文的獨立性,把語文教學和其他學科教學割裂開來,從而形成封閉化、程式化、刻板化的教學模式。其實,在初中各個學科中,語文學科的感情色彩尤為強烈,藝術因素最為豐富,本人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藝術性簡單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和體會:
一、課堂教學的情境藝術
課堂教學,都必須創造良好的課堂情境。因為課堂教學藝術依賴特定的情景而形成,這就構成了課堂教學的情境性。要創設良好的課堂情境,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考慮:
1、教師要不斷地豐富教學中的審美因素,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藝術氛圍和感染力。
我們初中語文教師要努力探求課文本身的審美因素,美文美教。按照傳統的作品分析教學模式,往往把課文分析得支離破碎,如同嚼蠟,盡管教師在課堂上作了極大的努力,學生的反應還是極為冷談。記得我在講散文《散步》時,我先用一般的教學模式串講了一遍,結果學生一個個像小木偶似的。后來我分析了一下失敗的原因,這篇文章的語言很優美,淺近動人,散文雖不是一首詩,卻有著鮮明的節奏和優美的音韻,因此一定要朗誦好,我按照這樣的設計重講一遍,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用抑揚頓挫充滿情感的話調朗讀這篇散文時,教室里突然安靜下來,所有的學生都有聚精會神地聽我朗讀。我的朗誦,一下子把學生帶到了作品所描述的美麗的藝術世界中去,使學生真正品味到文學作品的味道。
要注意語文教學過程中的美態。教學是一項示范性很強的活動,教師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將會給學生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加強教師自身的教育素養,才有可能在一舉一動,一顰一瞥之間自然流露出教師的大度風范和高雅情趣,流露教師的靈氣和睿智,流露出教師的慈愛和嚴格,使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學好語文,學會做人。
2、創造課堂良好的心理環境。
一堂課,學生的思維應該是暢快地朝著教學目標流動的。要使課堂達到這一目的,課堂上必須創造出使思維朝著這一目標流動的心理環境,正如要使水朝著一個方向流動須創造一個落差一樣。課堂心理環境,是課堂中每位同學都具有某一心理特征而呈現出來的一個共同的心理現象,它包括對某一思維的欲望,興趣情感和焦慮等。因為課文一般是反映社會生活的,它有較強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思想性,對這些內容的理解,最佳方式是聯想、想象和感悟;實踐證明,欲望、興趣、情感和焦慮等心理現象,是配合這一思維暢快流動的良好的心理環境。
一堂課能否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很大程度決定于教學方法。因為學生學習的動機源于他們內部的力量,而內部的力量往往取決于需求的滿足。因此,教師在課前對學生的要求應作好了解。其方法有:可通過學生的周記了解,可通過詢問、談心、遞紙條等形式了解,也可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隨時提出。如我在講《心聲》時,學生建議:此文內容好懂,只是篇幅太長,不知全文的思路結構,只要解決這個難點便行。我采用了他們的意見,僅使用了圖解的方法,便使同學們愉快便捷地上好了這篇課文,一改以前學生討厭,老師又不討好的課堂局面。
二、課堂教學的情感藝術
教學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它是以語言為媒介,通過情感的傳遞,使學生學習并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從語言角度看,語言是表情達意的一種工具。有經驗的老師往往十分注意上好每一節課,從而樹立起威信,在情感上建立信任基礎,讓學生認為你是最好的,并且堅信你能教好他們。由于情感上的息息相通,學生都愛與你親近,都愿欣賞你的成果,都敬佩你的人品與才華,都愿為你爭氣,你所布置的任務都能自覺地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你還愁教不好學生嗎?
三、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環節中的重要一環,是課堂教學的前奏,如同一出戲的“序幕”。好的導入能引起學生的注意,猶如一把開啟學生興趣大門的金鑰匙,因此,應追求導入藝術化,為課堂教學整體藝術化創造一個良好開端。導入的方法有很多,也都有各自的優點與長處,導入的設計,主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教學規律,結合課文重點內容來設計導入。例如在教學中,我常用“直觀教具”導入法,容易激發學生去探討課文?,F在初中生偏重感性認識,思維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時期。根據這種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應大膽采用直觀教具導入,這樣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出問題,一步步的引導學生得出答案,最后理解創造性思維這抽象的事物。
四、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
語言藝術是一個語文教師文學素養高低的標志,是一個成功教師的必備條件。語言藝術要求教師語言要活潑、生動流暢,能悅于耳,入于心。對學生產生說服力與感染力,與學生交流思想,溝通感情。產生春風化雨般的魅力。語言的藝術,會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同時也能增加學生對語文老師的好感,樹立老師在學生中的威信。語文教師語言要善于激趣,要新鮮、優美、風趣,要深于傳情,要傳真情,要親切,要向學生傳遞健康的、高尚的、積極向上的情;要工于達意,要準確無誤,簡明、嚴謹,詞匯豐富;要巧于啟智,善于點撥、引導、啟發。教師語言規范,能對學生正確理解和使用祖國語言起榜樣的作用,教學效果會大大提高。如我在講《鄉愁》一文中,采用低沉緩慢的朗讀能渲染出作者對故鄉的眷戀,流露出作者的真情,深沉的民族感情,這樣使學生更能準確的理解課文。
總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包羅萬象,藝術內涵相當豐富,我們語文教師的語言習慣,板書風格,個人情趣等都在一堂成功的課堂里全面展示,都能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