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焱
摘要: 目前英語教師對牛津英語教材task部分的教學,更多地停留在“語言能力”,缺乏通過語言教學培養必備品格的有效教學設計。本文從關心學生品格培養,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和思維能力的角度,探索牛津高中英語task部分教學資源和教學材料建設的必要性和意義,牛津高中英語教材task 建設的策略以及怎樣運用多種現代技術建構task有效教學的維度,展示教材建設和有效性教學的運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材;task建設;有效性教學
牛津高中英語教材包括必修(1-5模塊)和選修(6-11模塊)兩部分,每個模塊共七個部分(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Word power, Grammar and usage, Task , Project和Self assessment) 。Task板塊以單元話題為主線,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用英語參與并完成一個真實而又與自己的生活、學習、工作有關的任務。目前task教材內容缺乏核心素養內容方面的教學設計,英語教師對這一部分的教學更多地停留在“語言能力”,缺乏通過語言教學培養必備品格的有效教學設計。教師如果能夠基于學生學習有效數據精準設計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活動,這將有利于語言的規范學習,語義的豐富理解,語境的真實呈現和任務的真實開展。
一、牛津高中英語教材task建設的必要性和意義
目前全國正在使用的七套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語教材的共同特點是以話題(theme)為主線,按知識與技能的組合方式,以板塊形式來設計?!杜=蚋咧杏⒄Z》task部分體現了任務型教學理念,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通過調查分析,我們認為這套教材中task板塊的設計編排過于理想化,對學情、學段、資源的獲得等現實考慮不夠。老師對task教學目標模糊,設計task的理念沒有跟上課程發展的要求,對task的教學只是課文和讀寫教學,而不是英語教育。學生對這個部分的學習認識和操作過程不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沒有批判質疑精神。因此,我們通過互聯網技術和其它合適的媒體,擴充語料,增強教材的可執行度,優化教學設計,改進學習評價來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
二、牛津高中英語教材task 建設的策略
(一) task教材設計要加強基礎性和選擇性。
Task教材的建構要基于英語學科素養理論框架,從學生不同的心理認知發展特點出發,根據學生的品格和思維方式,運用多種現代技術構建有效的可以感知的課前學習資源,有效的課堂學習活動資源和課后內化的資源。提供可供學生選擇的多樣化的教材內容。教材的編寫理念和編寫體例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空間,加大學生的選擇性。教材內容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在“學科中心的”背景下,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方向,task教學的關鍵在于學生身上留下的能力和品質。教材建設要致力于兩個方面:一、把對發展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整體要求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關內容具體化,細化,轉化為具體的品格和能力要求,進而貫穿到各學段,融合到學科教學實際,最后體現在學生身上。二、明確學生完成不同學段,不同年級,不同內容應該達到的要求。從學習者成長過程研究語言教學設計規律。
(二) task教材建設要拓展教學資源內容
現有的task部分,教材考慮的是功能、結構,更多的是生存英語的內容,大部分都是工具性的目標,關心品格培養,孩子的內心世界和思維能力的設計較少。牛津英語教材task部分的內容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這不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突破教材,超越教材,一定要減少對教材的依賴,跳出單維,單一,單選的課程設計,形成目標多元,方式多樣,內容多樣的課程理念,增加學習資源。要有意識地去思考,除了教材,還要補充基于有效數據配置的,具有促進學習的針對性的所需的文本資源,微課程標準,教學設計、課程教案、學案,電子課件,多模態讀物,視頻、音頻資源,電子讀物,公共標識,活動資源,語料庫、試題庫,自主學習資源等內容積極向上,貼近學生生活和語言水平,題材比較廣泛,體裁結構有變化,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知識性,文化性和時代感的有效資源。教師只有具備這樣的課程概念,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能力和品格。
三、運用多種現代技術建構task有效教學的維度
在確保教材適合教與學的多邊關系,優化了教師的教材觀后,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現代教育技術對學習內容,學習活動和評價活動進行精準配置,創設氛圍,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有效性教學的關鍵維度主要是教與學的目標達成。教學目標包含社會與個人發展目標,教育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活動目標。在所有目標項目中,教學質量又是最關鍵目標,一個教學目標合理,教學過程指向目標,基于目標的教學評價準確的教學設計,一定能滿足英語教學的發展需求。而任何一個教學活動都要為教學目標服務,每一個預設或生成的活動都要明確地指向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要指向課程目標,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要指向課程的目標,而且必須考慮課程目標的全面性。當然,有效性需要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確定,有效是相對的,不是任何策略對任何學生,任何內容都有效。所以,實際教學活動中的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要有學生,有目標,有操作設計,有學習過程,有交流互動,有邏輯,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程曉堂、孫曉慧. 英語教材分析與設計(修定版)[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7
[2]崔允漷、周文勝、周文葉.基于標準的課程剛要和教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1
[3]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C].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4]羅毅. 英語課程標準研修與教材分析[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5]王少非. 新堂評價[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0
[6]王守仁、何鋒. 牛津高中英語教材.譯林出版社,2013
[7]王薔. 英語教師行動研究———從理論到實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