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文葉飛 陳剛 陳振垚
積極探索資源枯竭型城市產業轉型實踐
—— 訪萬山區區委書記田玉軍
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文葉飛 陳剛 陳振垚
當代貴州:萬山因賦存汞礦而輝煌,但在大量開采導致礦產資源的枯竭后,萬山曾一度陷入困難的境地,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萬山是如何在困中生“變”,利用改革破“局”的?
田玉軍:2014年12月,我從山東濰坊來到萬山任職。對萬山的第一印象很好,交通發達、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干部的精氣神足、干實事的勁頭大,對事物的理解能力也很高。
但在之后長時間的實地調研中,我也發現萬山還存在很多問題。萬山以前號稱“中國汞都”,隨著汞資源的不斷開采,萬山發展的瓶頸不斷凸顯。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們領導干部必須轉變發展思路,切實做大做強經濟總量,實現產業轉型。
2015年全區第一次經濟工作會上,我們就提出“全黨抓經濟、全民抓招商、全區抓融資、全力抓作風”的發展理念,確立“工業強區、農業惠民、旅游興業”的發展思路,謀劃了“四圈兩帶一網”產業布局。通過每個產業抓一個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來引領和帶動一個產業的發展,以產業的大發展來推動經濟的大跨越。
當代貴州:“十二五”時期以來最突出的成效在哪里?
田玉軍:萬山是一座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歷過礦竭城衰的痛楚,如何沖出發展困境,實現轉型發展,我們一直在積極地探索和實踐。3年多來,我們始終堅定一個思路:在工、農、旅、城四大產業領域中一定要重點引進和打造一個龍頭企業,以龍頭帶動產業,以產業引領經濟社會發展。

萬山區區委書記田玉軍(右二)走訪小城鎮建設情況。(萬山區宣傳部供圖)
農業上,我們從山東壽光引進了九豐農業博覽園。現已完成了智能大棚、生態休閑度假酒店、觀光河道步道、海洋館、花卉大世界等,并成功創建為全省第一家農業“4A”景區。全面建成后年產值可達6億元,解決1000多人的就業問題。
工業上,我們引進了萬仁新能源汽車。投資20億元建設集研發、制造、銷售于一體的新能源汽車南方生產基地,全面建成后,年產汽車15萬輛,產值可達100億元,可讓4000人就業,填補了萬山工業龍頭企業的空白。龍頭企業的引進,將帶動萬山多種產業鏈的共同發展,打造黔東新能源汽車城。
旅游業上,引進了打造江西婺源景區的江西吉陽集團。投資20億元對原廢棄的貴州汞礦遺址進行整體連片開發,建設中國第一個礦山休閑懷舊小鎮——朱砂古鎮。萬山彩虹海項目順利入駐,總投資20億元建設陸地公園和水上樂園,全年可吸納游客300多萬人次,讓近千人就業。
萬山在2016年全省綜合測評中位列城區方陣第十三位,逐步構筑形成了萬山新型現代產業體系。
當代貴州:未來,萬山的改革之路將從哪些新的切入點繼續深入推進?
田玉軍:改革關鍵是要解決問題。現在,萬山最根本的任務是發展,最大的瓶頸是觀念落后和資金缺乏,最大的保障是作風。
2017年,我們已經確立了十項精品改革,把生態文明建設、全域旅游、產業脫貧、干部管理等納入重點改革內容,每項改革由一個區委、區政府的班子成員負責,親自抓、重點抓,確保要抓出特色、抓出實效,真正讓改革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力。
(責任編輯 / 彭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