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必遷,蒲海平,覃東軍,馮付,曾東
(1.四川省雅安市農業局畜牧發展中心,四川 雅安 625000;2.雅安鳳茗谷禽類養殖專業合作社,四川 雅安 625000;3.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四川 溫江 611130)
林下放養固始雞和草蛋雞的產蛋性能和養殖效益對比
趙必遷1,蒲海平1,覃東軍2,馮付2,曾東3
(1.四川省雅安市農業局畜牧發展中心,四川 雅安 625000;2.雅安鳳茗谷禽類養殖專業合作社,四川 雅安 625000;3.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四川 溫江 611130)
為考察林下放養模式下固始雞和草蛋雞兩個地方雞種的產蛋性能和養殖效益,為林下放養模式選擇適宜雞種提供參考,我們開展了本試驗。試驗結果表明,產蛋期(125~300日齡)的平均產蛋率,固始雞達到41.35%,比草蛋雞高6.92個百分點;試驗期的平均日采食量,固始雞為92.65g/只,比草蛋雞低9.05g/只;估算產蛋期養殖效益以固始雞最好,固始雞收益為78.91元/只,高于草蛋雞10.9元/只。
林下放養;固始雞;草蛋雞;生產性能;養殖效益
本試驗選擇固始雞和草蛋雞兩個肉蛋兼用型地方雞種,在林下放養模式下分別考察其產蛋性能和養殖效益,并進行比較,為林下養殖模式選擇適宜雞種提供參考。
1.1 試驗雞種 選取均勻度好、健康的125日齡開產的固始雞和草蛋雞母雞,固始雞群446只,草蛋雞群598只,共計1 044只,由雅安某養殖專業合作社提供。
1.2 試驗設計 采用單因子試驗設計,按雞品種分為兩個處理組。
1.3 飼糧 參照NRC(1994)“蛋雞飼養標準”和中國NY/T33-2004“蛋雞產蛋期飼養標準”并結合生產實際情況,配制預產期(125日齡至產蛋率達5%)和產蛋高峰期(產蛋率達5%以上至300日齡)兩個階段的玉米-豆粕型飼糧(粉料),飼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1.4 飼養管理 試驗期在2016年7月12日至12月31日(125~300日齡),共計 175d(25周)。試驗雞群在發酵床圈舍、消毒免疫程序、放養輪牧、飼料營養、管理程序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飼養。
1.5 指標測定
1.5.1 生產性能指標 試驗期間記錄日采食量、死亡數、產蛋率,試驗結束計算平均采食量、平均成活率、平均產蛋率。

表1 試驗雞只飼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1.5.2 經濟效益指標 根據飼料原料和預混料價格,產蛋期(預產期和產蛋高峰期)飼料單價為2.7元/kg,產蛋雞死淘折價40元/只,雞蛋銷售單價1元/枚,試驗結束后雞的售價為40元/kg。在人工、藥物保健、疫苗、水電等投入基本一致的情況下,飼料費用占養殖成本約70%,養殖成本以飼料費用除以70%進行估算,死淘雞折價作為養殖成本扣除,試驗期結束后銷售雞,賣雞收入和試驗期的雞蛋售價作為養殖總收益。故產蛋試驗期的養殖總利潤=雞蛋售價+賣雞收入-估算養殖成本(飼料費用/70%)-死淘雞折價,產蛋試驗期養殖平均效益(元/只)=養殖總利潤/試驗結束后雞存欄數。
1.6 數據統計處理 試驗數據用Excle2003進行整理并比較。
2.1 產蛋性能 試驗雞產蛋期(125~300日齡,下同)的生產性能對比結果見表2。產蛋試驗期的成活率,固始雞和草蛋雞基本一致;平均產蛋率,固始雞達到41.35%,比草蛋雞高6.92個百分點;試驗期采食量(扣除死淘雞估測耗料量后所校正的平均日采食量),固始雞為92.65g/只,比草蛋雞低9.05g/只。

表2 試驗雞產蛋期生產性能對比
2.2 平均周產蛋率 開產1~5周,固始雞平均周產蛋率高于草蛋雞;6~8周草蛋雞平均周產蛋率略高于固始雞;9~14周固始雞平均周產蛋率高于草蛋雞;15~16周固始雞平均周產蛋率略低于草蛋雞;17~25周固始雞平均周產蛋率高于草蛋雞,其中17~22周連續6周固始雞的平均周產蛋率比草蛋雞高17~30個百分點。就整個產蛋試驗期而言,固始雞20個周的平均周產蛋率高于草蛋雞。
2.3 生產性能分析 產蛋期固始雞的平均產蛋率、飼料轉化率(不考慮蛋重)都優于草蛋雞。試驗雞從開產的7月12日到9月底(產蛋期1~11周)都處于高溫、高濕環境下,熱應激影響了試驗雞產蛋性能及后續產蛋性能的發揮,尤其對草蛋雞后續產蛋性能的影響更大。固始雞的產蛋性能在產蛋期17~23周有一個小高峰,周產蛋率都高于50%,最高點是在21周,平均產蛋率達70.23%。
2.4 養殖效益分析 產蛋期試驗雞的養殖效益對比情況見表3。雖然試驗結束后草蛋雞的平均體重比固始雞高0.25kg/只(兩個品種的雞售價都按40元/kg計,賣雞收入以草蛋雞高),但是固始雞的平均產蛋率較大地高于草蛋雞(雞蛋價格按1元/枚計,不考慮蛋重),計算出的產蛋期養殖效益以固始雞更好,在產蛋試驗期內固始雞的養殖收益為78.91元/只,而草蛋雞為68.02元/只,固始雞收益比草蛋雞高10.9元/只,可見固始雞的養殖效益優于草蛋雞。

表3 試驗雞產蛋期養殖效益對比
在生產性能方面,固始雞的產蛋率優于草蛋雞,推測原因是固始雞含地方雞血緣比例相對高于草蛋雞,且本試驗期處于高溫、高濕熱應激和林下放養野外應激的條件下,其抗應激能力高于草蛋雞,而草蛋雞體重和體型相對較大,機體抗熱應激能力相對較差。在不考慮蛋重的情況下,固始雞的飼料轉化率更佳,綜合產蛋性能優于草蛋雞。
在養殖效益方面,由于飼料費用占養殖成本的70%,本試驗以飼料費用除以70%估算養殖成本,而產蛋期的死淘雞統一按40元/只的養殖成本扣除,雞蛋按1元/枚優質土雞蛋價位進行折算,試驗結束后雞按40元/kg優質林下生態雞的銷售價位計算,飼料價格按2.7元/kg價格計算,得出固始雞在產蛋試驗期內的單位養殖效益高于草蛋雞。
本試驗結果表明,林下放養模式下選擇固始雞種更好,其產蛋性能和養殖效益都優于草蛋雞。
S831.4
C
1001-8964(2017)07-0030-02
2017-03-23
趙必遷(1983-),男,四川滎經縣人,碩士研究生,畜牧師,主要從事林下養雞技術研究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