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是第30個世界無煙日。主流媒體紛紛展開宣傳,社會各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控煙主題活動,控煙再度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
事實上,自2014年《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送審稿)》公開征求意見以來,該條例遲遲未進入正式立法環節,引發了各界的質疑和不滿,批評我國控煙緩慢的聲音此起彼伏。目前,我國控煙正處于膠著期,各方對控煙的關注和討論呈現愈加復雜的態勢。據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數據,2011年~2016年,網絡輿論對我國控煙話題的關注度總體不斷增長。
控煙機構、人士
中國控制吸煙協會作為全國控制吸煙學術性、社會性群眾團體,多年來對我國控煙事業具有突出貢獻。2017年5月23日,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在京公布“2016年度熱播國產影視劇煙草鏡頭監測結果”,電影《我不是潘金蓮》和電視劇《胭脂》摘得“臟煙灰缸獎”。繼電影《老炮兒》之后,馮小剛導演的作品連續兩次摘得“臟煙灰缸獎”,在輿論中引發強烈反響,影視作品中的吸煙問題得到公眾的重視。
除控煙機構外,來自各行各業的控煙人士也在控煙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16年6月,針對正在征求意見的《公共場所控煙條例》草案,全國近3000名醫學、公共衛生專家,以及律師、體育文藝界明星提交建議書,簽名呼吁公共場所全面禁煙。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馮丹龍、姚曉英、吳明、劉文偉等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分別提交了有關控煙的議案,涉及“提價增稅”“煙盒印警示圖”“盡快出臺全國性公共場所控煙條例”等內容。
煙草行業、企業
一直以來,中國煙草總公司與作為政府主管部門的國家煙草專賣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體制。在2017年全國煙草工作會議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苗圩在講話中作出了“繼續做好控煙履約,強化行業責任擔當”的指示。
在對內、對外宣傳上,煙草行業有著自己的專業媒體,如《東方煙草報》、“煙草在線”等。一方面,行業媒體通過宣傳控煙政策,在行業中形成共識,督促行業企業自律。另一方面,對于敏感話題,行業媒體也起著平衡輿論的作用。例如,針對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的“提價控煙”議案,“煙草在線”明確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一味地提價控煙,不符合我國國情”。
公眾、煙民
在公眾意識方面,國民對煙草危害的認知度和對控煙的支持度不斷提升。中國控制吸煙協會2017年2月發布的《10城市公眾對公共場所室內全面禁煙態度調查報告》顯示,近92%的公眾支持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內全面禁煙。
對于目前我國控煙的阻力問題,公眾也有著自己的觀點。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數據顯示,煙草行業的壟斷經營性質,被認為是影響我國控煙前進的主要障礙。縱觀網民言論,公眾對煙草行業高利潤、高福利等現象普遍不滿,觀點激進者們通常認為,“關閉煙廠是實現控煙的最有效途徑”。
作為控煙政策的直接利益相關方,廣大煙民的意見似乎并不突出。這一方面是因為,面對占壓倒性優勢的控煙呼聲,部分煙民自知嗜好香煙并非光彩之事,在發言方面存在顧慮,較少發布明確反對控煙的聲音;另一方面,部分明確煙民身份的網友表示,自己對吸煙與控煙有著較為理性的認知,能夠做到嚴格要求自己,對待控煙新政多持中立甚至歡迎態度。
今年的“世界無煙日”,主題是“煙草——對發展的威脅”。不可否認,煙草稅利目前仍是我國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但卻如同飲鴆止渴,后患無窮。唯有各方共同努力,徹底實現控煙目標,方能為國家、為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掃清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