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民
警官、畫家、胡同這三個再普通不過的詞語,看起來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可把這三個詞語連接起來,就不同尋常了。在京城有這么一個人,他是一名警官,又是一名畫家。他對老北京的胡同情有獨鐘,執著于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即將消逝殆盡的老北京胡同。他就是北京市公安局豐臺分局巡警支隊警官、知名畫家路海艇。

家庭熏陶迷上繪畫
1963年,路海艇出生于河北肥鄉。他的爺爺是個教書先生,父親是個書法家,伯父是個與齊白石、徐悲鴻、古元等著名畫家交往甚密的畫家。受家庭環境影響,他從小就喜愛畫畫。3歲開始信手涂鴉,見什么就畫什么,喜愛繪畫簡直到了癡迷的程度。
1981年路海艇從河北肥鄉入伍,來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2009年轉業到了北京市公安局豐臺分局巡警支隊,成了一名戰斗在治安一線的巡警隊員。巡警工作任務繁重,工作十分辛苦。但再苦,他也難以放棄酷愛的繪畫藝術,一有時間就畫上幾筆。
1994年,在路海艇舉辦的第一次畫展上,他與美術評論家趙勇相遇,趙勇先生觀看了他的作品后與他交流。交流中趙勇提醒他“要把北京胡同畫好,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趙勇的提醒讓他開始關注起老北京那些尚存的胡同來。從那以后他就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繪畫老北京胡同上,與老北京胡同結下了不解之緣,這一畫就是23年。
警官畫家的胡同情緣
自從決定畫老北京胡同那天起,他就為此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作為一名一線巡警,他為保首都北京的平安整日值班巡邏,工作非常辛苦,也很少有大量的時間去安心作畫。可他為了實現畫好老北京胡同的夢想,犧牲了自己幾乎全部的休息時間。他的寫生作品基本上都是業余時間畫的,他的休息日基本上都是在北京胡同里度過的。他常常休息日騎著自行車,背著畫板,在胡同深處一坐就是一整天。他認為這是他最好的休息,比起值班巡邏時高度繃緊的神經,他認為這是他思想上最大的放松。
寫生很苦,為了畫出一年四季別樣的胡同景色,他吃了不少苦頭。春秋季寫生還算舒服,但夏天頂著烈日、冬天冒著寒風,這一坐一整天,寫生的辛苦滋味可不是一般人承受得了的。為了畫出雨雪天氣胡同的景色,他也做出了與常人不同的舉動。別人是雨雪天氣往家跑,他是雨雪天氣往外跑。他的一幅作品《瑞雪》和另一幅作品《冬雪圖》,就是根據兩次雪后他走出家門寫生作品整理而成的。這兩幅優秀的作品浸透著他的辛勤勞動。他畫的老北京胡同質樸感人,很接地氣,受到老北京市民的交口稱贊。
有一次,在他畫展上出現了感人的一幕。傍晚時分,快到展館關門的時間,幾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仍站立在他的作品前,凝神觀望,久久不愿離去。老人們激動地說:“這位畫家的畫兒畫得太好了,他的畫使我們回到了童年和少年時代,那時的老北京胡同就是這個模樣。”其中一位老大爺問在展館值班的工作人員,哪位是畫家路警官呀?我們老哥兒幾個,都是土生土長的老北京人,也都是發小。我們今天特意相約來看這個展覽,就是為了找到兒時的回憶。畫家路警官讓我們實現了這個愿望,所以我們想和畫家路警官合影留念。工作人員說:“大爺,對不起,路警官今天有工作沒來展館。”幾位老人臉上不約而同地露出了失望遺憾的目光。第二天展館工作人員把此事告訴了路警官,使他深受感動。沒能與這幾位鐘情北京胡同的老北京們合影留念,也成了他至今的遺憾。

京華春韻
梅花香自苦寒來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20多年鐘情畫老北京胡同,癡心不改,終未輟筆的警官畫家路海艇,在繪畫藝術上取得了豐碩成果。自從1994年開始畫老北京胡同起至今為止,他已創作了千余幅老北京胡同作品,共舉辦了5次個人畫展。他現在已經成為知名畫家,是公安干警的驕傲。他現在是全國公安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市公安局文聯書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老舍研究會會員、中國楹聯協會會員、北京市公安文聯畫家。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不斷推進,北京向國際化大都市不斷邁進,老北京的胡同已經成為北京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警官畫家路海艇深感責任重大,他要抓緊時間多畫一些老北京的胡同,用手中的畫筆,為北京人留住老北京胡同兒時的回憶。
有人問他,為什么鐘情于畫老北京的胡同?他回答說:“因為老北京胡同是北京的象征,我們有很多故事、有很多老北京的傳說,就發生在老北京的胡同里。”這就是警官畫家路海艇對胡同最樸素的情懷。
(編輯·韓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