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振寰
[摘要]“營改增”是我國產業發展的必然之路。“營改增”對不同行業的納稅人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以往的試點經驗來看,通過不斷的完善方案,改革之后的納稅人稅負在長遠時期看來有著大幅度的下降。在實踐的環節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不完善之處。
[關鍵詞]營改增;中國經濟;改革
一、營改增概述
1.營改增的背景
營改增是我國“十二五”期間的一項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也是落實減輕企業納稅負擔,促進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的一項措施。營業稅改增值稅在上海首先試點,主要因為上海是我國的經濟中心,各項行業的企業部門齊全,其影響性強,試點主要是涉及到交通運輸業,保險金融業和相關服務業,在上海施行試點后陸陸續續在全國九個省市進行試點,接下來就在2013年中期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營改增”是國務院在升級中國經濟的關鍵時期實施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優化結構性減稅,促進國家經濟的穩步增長,調節經濟的關鍵措施。營改增到今年已經是第4個年頭,相關規章制度和體制改革已經趨于完善,對于中國的經濟也是舉足輕重的地位。
2.營改增的可行性分析
國務院之所以推行“營改增”的國家政策,主要是想鼓勵企業發展,同時促使國家的第三產業的不斷發展,雖然稅制改革存在相當大的困難,但還是具有可行性的。在現階段的國外其他國家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增值稅來作為增加政府收入的工具。首先,增值稅其本身的效率就比較高,是全行業的共性。其次,對業務本身和商業自己的影響力度是比較綜合性的。然后,增值稅的實施是具有彈性強度的,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企業自身的營業收入降低了,其繳納的稅收也相對降低,然而個人所得稅這方面表現出來的狀況一直都不強勁,然而增值稅卻表現的尤為突出,一直保持良好。在以后全球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行業引入增值稅,并積極增加增值稅。對于我們中國來講,隨著在國際中的影響增加,其對國家的經濟影響尤為突出,也是越來越重要。對于投資者來說,一項好的財政政策是非常吸引人的因素,他們在投資之前就會想到,如果當前環境比較穩定,又有其預期的回報,并且已經有著相關豐富的實驗經驗作為例子,其表示國家政策是對于企業的利益所在之處,慢慢的推行財政制度的改革,使其最終成功推廣。
二、營改增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一)“營改增”對財政收入的短期影響
“營改增”對中國的財政影響最為明顯的為直接影響,即短期影響。每個政策的傳導是需要時間來保障的,比如上海市在“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對企業進行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在順利實施的同時也會降低政策的傳導速度,所以“營改增”政策的實施過程可能會比較緩慢。在政策的實施初期,各行業和各經濟體還來不及做出相關的調整。在政策實施的中期,企業的相關因素也不會因為“營改增”政策的實施發生太大的變化,政策對政府經濟收入影響的間接作用還來不及發揮。
(二)“營改增”對財政收入的長期影響
營業稅改增值稅當直接影響大于長期影響的時候,國家的稅收收入會減少。然而當營業稅改增值稅的長期影響大于短期影響的時候,國家的相關收入會隨著增加。然而營改增是國家的一項長期的戰略,對國家對企業產生的影響都是長遠的綜合性影響,對中國的經濟都是有著促進作用的。促進我國財政收入的正向增長,根據相關數據表明,長期實施營業稅改增值稅會使我國的財政收入增加1.529%。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營業稅改增值稅”會促使我國各稅種之間的結構調整,這讓我國的稅收收入中的流轉稅份額的部分有所降低,從而所得稅會增加,最終結果是促進國家財政收入和企業的發展雙向受益,從而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
三、營改增對納稅人的影響
(一)營改增對全行業納稅人的影響
營業稅改增值稅的短期影響就是對納稅人的影響,也是納稅人所最為關心的問題。在實施“營改增”政策的時候,國家的財政增長是1.529%,但是呢,兩稅收入卻是降低了3965%。所以,在政策實施的前后增加的主要因素在于其他稅種的收入。
最初實施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時候影響主要體現在短期的影響方面。營改增在降低企業稅務負擔的同時促進了居民的收入增長。使得個人所得稅的繳納有所增長。在實施政策的時候帶動個人所得稅增長3634%。個人所得稅在國家財政收入的增長明顯低于企業所得稅的增長水平。但是是在財政總的收入增長率之上的。所以,在政策的實施當中,個人所得稅的增長積極的起著保證財政收入的作用。在我國的相關法律所規定,營業稅是可以作為成本計算在企業的所得稅里面的然后可以進行扣除,然而增值稅是不能夠扣除掉的,在政策實施之后,原來企業的營業稅就變為了增值稅,從而使得企業的列支項目減少,企業的所得稅增加。所以說,政策實施對企業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影響企業的經濟,但是從長遠的眼光看待,這個影響是有利于企業自己本身的發展,也是有利于國家的財政收入。
(二)營改增對不同行業納稅人的影響
在政策實施之后,之前的增值稅納稅的行業可以抵扣進項稅的稅額就會增加,“營改增”實施的行業在外購的商品和服務也是允許抵扣的,在實施政策之后,各行業的成本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而在成本的結構方面引起了商品和服務方面的價格變化,隨著價格的變化,個人的稅收也是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其減稅效果在各個行業之間進行了新的分配。
四、政策建議
(一)做好測算和積極呼吁的工作準備
在政策的實施前期,相關部門要對本部門涉及到的企業做一個情況摸底調查,對于營改增前后的情況預算做一個對比,做出對應措施。所以說,企業要向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進行呼吁:提出政策變化的依據,努力降低增值稅的稅率。從而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各類保證金的交納辦法,降低企業的綜合性保證金的提取計算比例,從而緩解企業的相關資金壓力。
(二)給予過渡期政策的優惠
在營改增政策過渡性的實施階段,政府部門應該建立財政扶持政策或者設立“財政專項扶持資金”對于認真貫徹落實營改增的企業應該給予一定的扶持,相關的企業在申報納稅的同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向稅務局反映公司現在財政負擔的變化情況,對于最先開展營改增的企業,若財政負擔增加,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過渡性的財政支持,對于因此難以取得增值稅抵扣憑證的,政府的相關部門要認真研究并且區分不同情況在這段時期內給予適當的財政支持。
(三)調整經營模式和組織架構
為了應對政策的良好執行,企業可以對組織模式進行一定的變更、業務要進行優化,相關結構進行調整,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要從多個維度進行梳理。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營業稅改增值稅的管理模式以及合適的業務流程方案,以此來優化相應的組織架構,確保政策在實施的時候能夠順暢運行,有效的面對“營業稅改增值稅”后的相關沖擊和挑戰。
五、結束語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對于相關行業的適用的稅率已做出規定,加之我國快速發展,這就意味著“營改增”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在當今這個社會,營業稅改增值稅是必然要走的道路。中國的相關企業只有緊緊的跟隨國家的相關發展戰略目標走,及時的了解相關政策法規,加強對營業稅改增值稅的學習研究,然后根據自身企業的實際情況做具體的調整,才能充分的享受到營業稅改增值稅的好處,借助國家的改革春風來實現企業的快速、穩步發展,從而對中國的經濟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