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芝花
[摘要]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為廣大銷售,提高市場占有額,在交易過程中采用賒款方式越來越普遍,導致企業應收賬款數額增大,從而占用流動資金的比重加大。企業之間相互拖欠貨款,逾期收款且數額居高不下,已成為經濟運行的一大頑癥。本文從應收賬款產生的原因分析、應收賬款的成本分析、應收賬款管理不善產生的弊端、加強應收賬款信用管理的措施等四方面進行了論述,有助于企業完善應收賬款管理,控制財務風險,提高經濟效益。
[關鍵詞]應收賬款:信用管理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除了質量過硬和物美價廉之外,銷售手段也十分重要,賒銷作為一種促銷手段對擴大銷量和吸引顧客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在些企業在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競爭的情況下,會面臨著“銷售難、收款更難”的困境。一方面,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為爭取訂單,企業需要提供一些苛刻的優惠條件,利潤越來越薄;另一方面,客戶拖欠賬款,甚至產生大量呆賬、壞賬,銷售利潤被大量侵蝕,這些根源于企業缺少對應收賬款的有效監管。
一、應收賬款產生的原因分析
應收賬款的產生主要是由于企業采取賒銷和分期收款銷售方式所引起的。雖然這種方式可以擴大企業產品的銷售量,增加企業的市場占有額,但同時意味著企業的一部分資金被客戶所占用,會影響企業的資金周轉和利用水平,會導致企業發生由于資金被占用而承擔一定的機會成本,還可能會使企業蒙受發生壞賬損失的風險損失。那么企業愿意持有應收賬款,承擔風險的原因大體如下:
1.銷售時間和收款時間差異
在商品交易中,銷售和貨款支付的時間上完全一致的銷售方式在實際交易中并不十分普遍,一方面是由于結算手段的落后造成的,但當企業的銷售規模非常大的時候,在任何一個時段上,企業都有可能會有較大金額的應收賬款發生:另一方面是由于客戶對商品的滿意情況產生的。從嚴格意義講,只有這種由于銷售和收款上的時間差所導致的應收賬款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應收賬款。
2.搶占銷售市場
在市場競爭中銷售手段十分重要,賒銷作為一種促銷手段對擴大銷量和吸引顧客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應收賬款正是企業采取信用銷售方式的必然結果。因此,市場競爭是應收賬款這種商業信用產生的根本原因,而應收賬款的作用又反過來促進了市場競爭的加劇。
二、應收賬款的成本分析
應收賬款盡管在擴大銷售,增加收入以及減少存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持有大量的應收款項也必然會使企業承擔一定的代價,這種代價即是應收賬款的持有成本。有些不是直接產生的損失,稱為機會成本。一般來說,持有應收賬款會發生的成本主要有以下種:
1.機會成本
應收賬款占用資金而使企業喪失的投資收益稱為機會成本。企業發生應收賬款,就說明它不能及時收回貨款,相當于為客戶墊付了一筆相當數量的資金,而且是被欠債企業無償占用,企業也就喪失了將該款項投資于其他項目獲取收益的機會,便產生了應收賬款的機會成本。
2.管理成本
為管理應收賬款而發生的相關開支稱為管理成本,包括從產生應收賬款到收回期間與應收賬款管理有關的所有費用。應收賬款的管理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收集費用,對客戶信用狀況的調查費用,制訂信用政策的費用,應收賬款的催收費用,應收賬款的日常監管以及其他與應收賬款相關的費用支出。
3.壞賬成本
企業持有的應收賬款無法回收時造成的壞賬損失稱為壞賬成本。這對持有應收賬款的企業來說,是一種較大的風險,這不但不能使企業取得收入、實現利潤,還有可能使企業連成本都不能收回,這種事件一旦發生,對企業的影響要比機會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大很多。
三、應收賬款管理不善產生的不利影響
1.對企業經營效益的影響
由于交易中物流與資金流在時間上的不一致,銷售已實現,但是貨款卻不能同步收回,這種沒有貨款回籠的賬面銷售收入,勢必產生沒有現金流入的銷售業務。而此時企業有大量需要流出的現金,銷售稅金上繳及年內所得稅預繳等,如果涉及跨年度銷售收入導致的應收賬款,則可產生企業流動資產墊付投資者年度分紅。企業因追求表面效益而產生的墊繳稅款及墊付的分紅,占用了大量的流動資金,久而久之必將影響企業資金的周轉,降低了企業的流動資金使用率,導致無法實現既定的效益目標。
2.夸大了企業經營成果
由于我國企業實行的是權責發生制的記賬基礎,當期賒銷全部記入當期收入。因此,企業的賬上利潤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實現現金流入。會計制度要求企業按照應收賬款余額的百分比來提取壞賬準備。如果實際發生的壞賬損失超過提取的壞賬準備,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從而大大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果。
3.對企業營業周期有影響
營業周期的長短取決于存貨周轉天數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營業周期為兩者之和。不合理的應收賬款的存在,使營業周期延長,影響了企業資金循環,從而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
4.加速企業現金的短缺
賒銷雖然能使企業產生較多的利潤,但是并未真正增加企業現金流入,反而使企業不得不運用有限的流動資金來墊付各種支出,長期、大量的應收款的產生會使企業現金處于十分緊張的局面,嚴重的會使企業面臨破產。
四、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的幾點建議
1.建立客戶信用檔案,制定信用政策,進行事前分析
企業應該建立客戶檔案,對客戶的信用品質(即履行義務的可能性)進行分析研究,主要對客戶以住的履約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同時包括以下幾方面的考核:客戶目前的經營狀況,信用期滿時的支付能力;資本實力,即客戶的財務實力和財務狀況;有無抵押品,即客戶拒付賬款或無力支付款項時能用作抵押的資產。或能夠作為信用擔保的抵押資產,必須具有較高的變現能力:目前經濟環境的變化可能對客戶付款能力造成的影響。通過上述分析評估,如果顧客達不到信用標準,就不能享受企業的信用或只能享受較低的信用優惠。
2.不定期跟蹤應收賬款,進行事中控制
企業要建立定期和客戶對賬制度,財務部門應協同有關管理部門對企業所持有的應收賬款進行跟蹤分析。對于客戶比較多的企業,其管理部門應該每日核查全部接近到期的應收賬款記錄,并至少每周將逾期應收賬款記錄分析一次,及時獲取不良款記錄,并提出處理意見。一般情況下,應做到“前賬不清,后賬不賒”的原則。對應收賬款超過賒銷額度的,必須嚴格按賒銷審批程序進行審批,由負責人決定是否賒銷。
對在應收賬款清理中舊賬很大的企業,應限制發貨或拒絕發貨,并加大催收力度:對有償債能力卻不履行償債義務,人為發生的賴賬,應在訴訟有效期內運用法律手段來解決,以避免喪失追訴權:對欠賬部門確實無力支付的,企業可以在了解其抵債物品的價格、質量和銷售的情況下,采取物資抵款,也可以要求客戶開出等值的商業承兌匯票,以抵消應收賬款:對能在約定期限內償還貨款的客戶,可以給予一定的折扣優惠,以鼓勵客戶及早償還貨款。
3欠款催收方法合理可行
應收賬款的回收必然產生收賬成本,而收賬政策是否合理,主要依據收賬成本與壞賬損失用邊際分析法進行權衡并予以量化,再結合經濟和自身情況來制訂合理的收賬政策,以最大限度減少壞賬損失。企業在應收賬款快要到期時,首先應發函通知,提示付款日期將到期,請客戶按時付款。如果客戶逾期沒有還款,可以打電話詢問客戶:如果應收賬款到期后未收回,可發催收函。如果客戶仍沒有反應,可請公司的律師給客戶發函。企業還可以派人上門催收。上門催收仍沒有效果,企業可以考慮以物抵債緩解債務方暫時的財務困難,從而避免更大損失。
五、結束語
在當今的經濟形式下,我們不能否認應收賬款的對企業銷售帶來的好處,但是,也不能忽視應收賬款出現時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那么,為了企業的能長久持續的經營,我們必須正常對待應收賬款在企業當中扮演的角色,對日益增加的應收賬款數額進行嚴格的分析,做到事前的預測,事中的分析、催收,事后的總結,使應收賬款帶來的風險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