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殉
[摘要]全程監控系統圖像傳輸質量和安全性,路段設備取電的綠色節能方面,對高速公路運維管理、安全督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圖像采集、編碼、傳輸、查看、回放、存儲等幾方面介紹了高速公路全程監控改造工程設計內容.實現了圖像高質量傳輸、造價經濟合理、圖像傳輸安全可靠、促進交通安全督導等目的。
[關鍵詞]編碼器;攝像機;通信環網;風光互補
呼和浩特至包頭段高速公路(以下簡稱“呼包高速”)是國高網京藏高速公路(G6)以及京新高速公路在內蒙古境內的其中一段,也是內蒙古自治區“8988”公路網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呼包高速改擴建工程途徑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路線全長217396公里。
呼包高速監控系統改造,設計為全路段實時監控模式,平均每隔700米設置一處路側立桿式監控攝像機,將原有模擬圖像攝像機全部更換為數字傳輸、存儲模式,要求對每個攝像機進行IP地址分配、本地存儲、全網段劃權限模式實時查看、回放等。
一、初期方案比選
(一)改造前模擬攝像機
在改造前模擬監控時期,前端攝像機的輸出接口是BNC,單一的接口使組網受到極大限制,無法實現對每個攝像機進行IP地址分配、全網段實時查看、回放的要求,且用金屬等線纜作為模擬圖像傳輸介質,其造價高、圖像質量無法保證,因此不符合本次監控改造需求。
(二)網絡IP攝像機
本次改造初期,探討過前端使用網絡IP攝像機,其輸出接口為Rj45。該產品雖然能滿足對每個攝像機進行IP地址分配、全網段實時查看、回放的要求,但沒有本地臨時存儲功能,對臨時發生的網絡中斷,圖像無法實時傳輸到監控存儲服務器中,易造成圖像丟失,對高速公路運行的事故處理、查看等帶來極大不便,因此不符合本次監控改造需求。
(三)前端模擬攝像機加視頻編碼器組合
前端攝像機將采集到的圖像通過短距離視頻電纜(不超過15米),將模擬信號傳輸到前端視頻編碼器中,編碼器接收到模擬信號后,將其轉換為數字信號,通過對編碼器進行IP地址設置,實現在全網域范圍內的自由傳輸,同時前端視頻編碼器具有本地臨時存儲功能,根據需求可以設置不低于7天的本地存儲時間,極大的滿足了高速公路運營管理要求,因此該方案符合本次監控改造需求。
二、傳輸技術介紹
(一)E PON光網絡接入
光纖接入從技術上可分為兩大陣營:有源光網絡(AON,Active Optical Network)和無源光網絡(PON,Passive Optical Nework)。1983年,BT實驗室首先發明了PON技術;PON是一種純介質網絡,由于消除了局端與用戶端之間的有源設備,它能避免外部設備的電磁干擾和雷電影響,減少線路和外部設備的故障率,提高系統可靠性還能節省運維成本,是運維部門期盼已久的技術。PON的業務透明性較好,理論上可承載任何制式和速率的信號。目前基于PON的實用技術主要有APON/BPON、GPON、EPON/GEPON等幾種。在各種PON技術之爭的過程中,EPON脫穎而出,率先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這得益于EPON融合了多種最佳技術和網絡結構。把EPON技術引入到前端攝像機和編碼器中,利用EPON技術可以衍生出星型或總線型等諸多千變萬化的組網,如下所示:
EPON星型組網圖
EPON系統的優勢:
1.TCO成本低,維護簡單,容易擴展,易于升級。EPON結構在傳輸途中不需電源,沒有電子部件,因此容易鋪設,基本不用維護,長期運營成本和管理成本低;
2.EPON系統對局端資源占用很少,多個終端設備接入時只需占用一個局端設備端口:
3.能提供高帶寬。EPON目前可以提供上下行對稱的1Gbps的帶寬,并且隨著以太技術的發展可以平滑升級到106bps;
4.提供高安全性的前端接入。
在常見的以太網中,對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安全性考慮甚少。以太網自身沒有認證或安全機制,理論上一個以太網端口可以接入任何一臺終端設備。而EPON則不然,不是所有的終端設備都能隨意的接入到EPON網絡,需要對終端設備的身份進行認證,只有合法的終端設備才能接入到EPON網絡中去。即使是經過合法認證接入后的設備,其通信過程啟用了128位的AES加密或者48位的三重攪動加密,形成端到端的加密通道,而且各個終端設備的密鑰都不同,每10秒更新一次,其時間周期遠遠小于密鑰破譯所需時間,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EPON的適用場景
在高速公路中的高安全性接入
在高速公路監控的部署中,由于其安全性因素,都要求IP不到路面,采用EPON方式接入是最合適的。在高速公路的設計模型中,EPON的總線型和扇形覆蓋都比較常見。總線型覆蓋主要應用在高速公路中的道路監控,而扇形覆蓋則主要適用于一個園區的監控。
在高速公路中的高可靠性接入
在高速公路的應用場景下,業界通用的方案是選用光端機,采取手拉手的組網方案,此方案需要對光端機供電,而高速公路上供電穩定性無法保障,如果出現一臺光端機設備掉電,則會導致后面所有節點的視頻監控數據都無法回傳,可靠性很差,如下圖所示:
把總線型分光模式引入到高速公路監控解決方案中,利用EPON長距離傳輸技術,突破EPON技術標準中20公里限制,延伸一倍達到40公里。如果采取3公里的密度進行部署,可以進行11級分光,覆蓋范圍能達到36公里。而分光器是無源設備,根本無需考慮掉電風險。
(二)RRPP(Rapid Ring Protection Protocol,快速環網保護協議)接入
環網技術簡單而言,就是將設備連接到一起構成環狀,實現相互通信的一種技術。為避免環網中產生廣播風暴,最初業界普遍采用STP協議環路保護機制。但實際應用中STP協議的收斂時間受網絡拓撲影響較大,在網絡直徑大時收斂時間較長,無法滿足視頻流傳輸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種故障時收斂時間短的環網技術,故障切換時對視頻圖像基本無影響,RRPP技術應運而生。RRPP能為二層以太網絡提供高可靠性的服務質量保證,可以防止環路上的廣播風暴,鏈路故障時可以提供小于50ms的快速收斂,基本不影響視頻圖像的連續性。
1.每個節點都有雙鏈路上行,并具環網保護機制
環網拓撲下,編碼器為雙端口接入,在一個端口down的情況下,依然可以保證數據的有效傳輸,對端口的光電屬性無要求,可以是光電接口混合組網。
2.環網拓撲避免了SRG(Shared Risk Group共享風險組)問題
環網拓撲下的網絡由于節點間的光纖分別走不同的管道,不會存在SRG的問題。
3.RRPP環網提供了50ms的快速保護倒換能力
RRPP是一個專門應用于以太網環的鏈路層協議,它在以太網環中能夠防止數據環路引起的廣播風暴;當以太網環上一條鏈路斷開時,能迅速啟用備份鏈路以恢復環網上各個節點之間的通信通路。和STP協議相比,RRPP協議具有拓撲收斂速度快和收斂時間與環網上節點數無關的特點。
4.低成本的高可靠性接入方案
RRPP環網接入只需要2芯光纖即可完成環網的搭建,適用于光纖資源緊缺,核心設備端口資源緊張,要求成本控制,要求高可靠性的場景。
(三)雙鏈路上行組網
安裝在重要點位的編碼器,對可靠性要求很高,除了選取高質量元器件設備以及高穩定IMOS軟件的基礎,還需考慮到鏈路級的冗余備份機制。如下圖所示,當一條鏈路故障或者一臺上行交換機故障或異常斷電,視頻流量能自動的遷移到另外一個網口或者鏈路上,視頻監控流量不受影響。
改造后路段監控攝像機選用市電供電和風光互補兩種供電方式:
(一)市電供電
1.除距離供電點較遠的外場設備采用風光互補供電系統供電,各收費站、服務區附近的監控外場設備供電均引自就近變電所低壓配電柜,監控系統預留回路。
2.監控外場選用YJV22型電力電纜,線纜壓降按小于額定電壓的5%。
3.根據外場設備實際負荷、電力電纜敷設路由,選用電纜線徑、敷設長度以及斷路器的型號。
(二)風光互補供電
距離就近供電點較遠的外場監控攝像機,采用低壓電力電纜方式配電,電能損耗較大,且經濟性較差,因此采用風光互補發電系統供電。
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由太陽能光伏組件、風機、風光互補控制器(含泄荷器)、蓄電池組、設備機箱、蓄電池箱、安裝支架等組成。
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的額定輸出電壓DC 24V,若攝像機輸入電壓與之不一致,需選用逆變器或變換器轉換后供電。
風光互補發電系統的容量需根據當地太陽能、風能自然條件來進行配置,并進行適當優化,需保證整個系統在連續陰天、無風情況下正常工作4天,本改造項目風光互補的最低配置不低于: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800Wp、風力發電機額定功率不小于300W、蓄電池450Ah(單塊12V150Ah,2串3并)。
路段監控需為路段運營解決全路網監控無死角、圖像清晰、不丟失,并根據設置權限實時、方便的調取、回看圖像。本文根據呼包高速路段實際情況,切入運營的現實需求,對呼包高速路段監控改造工程從圖像質量、傳輸、安全、存儲、調用、供電等多方面進行了討論,并在其后的項目實施中得到了印證,運行效果良好、系統穩定,滿足了呼包高速運維對監控系統改造的目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