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石 葉秋麗
[摘要]目前,我國改擴建大規模施工技術還不成熟,很多地方還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因此,本文圍繞該條道路改擴建工程路基和橋涵施工中的相關技術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給今后道路路基改擴建工程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道路路基;改擴建工程;施工;技術
前言
我國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對交通的需求也逐步增大,雖然部分新建道路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通壓力,但對原有路段進行改擴建升級也刻不容緩。本人參與過某一道路路段的施工,因為是改擴建工程,所以在施工過程中與傳統的道路修建工程有所不同。
一、道路路基改擴建工程施工難點
交通量和交通載荷的不斷遞增,導致我國大部分地區道路路面受到嚴重損壞,橫向裂縫、接縫破損、坑洞等道路病害大量出現在道路交通中。還有一些路段由于路基排水不暢、填筑高度低等原因出現坍塌現象,對道路的正常運營造成了嚴重影響。在舊路改擴建時,常常會出現以下問題,對道路正常施工產生一定影響:(1)地基存在軟弱下臥層,從而產生從結合面到軟弱層頂面的滑動面;(2)施工時開挖臺階不達標、不合理的路基邊坡處理導致新老路基結合部強度不足;(3)地質條件不良和地基地形較差等原因容易影響新路基的穩定性;(4)變形不協調。
二、施工前準備工作
1.在施工之前,需要合理的做好施工安排和計劃,防止施工過程中揚塵、噪音、污水以及大量施工廢料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通行產生影響。要嚴格根據施工要求認真復測、加密沿線導線點和水準點,一旦查明其與設計圖紙不相同,必須及時找出原因并處理;要提前測量擴寬度,對施工便道、便橋和路基邊線進行合理規劃,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法;將交通安全標志放置在明顯的位置,使車輛遠離施工地點,確保車輛通行安全。
2.在對路基進行加寬施工前,根據施工方案中設計的表層清理厚度,對腐殖土、草皮等原有的改擴建路段地面表層進行清理,并且需要通過實驗對舊路基填料和新施工路基基底土有一個詳細的了解。在對路基填料進行試驗時,需要按照設計要求對不同來源和性質的填料進行多次測試分析。施工時,盡可能選擇與舊路材質相近的路基填料,防止不均勻沉降現象在施工時出現,使新舊路基銜接處質量得到保障。
3.對施工路線進行路基填筑實現,為順利施工提供相應的技術參數。特別要注意對橋梁、涵洞的合理施工安排,將斷電周期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區域內。同時,路基防水和臨時排水設施也要與其同步進行,對惡劣天氣進行關注及預防,嚴密監控既有路床水毀狀況,確?,F有道路的正常通行。在填筑之前,通過對試驗段實驗數據的分析,結合自檢情況,根據壓實參數選擇合適的設備型號、數量及其他參數。
三、路基改擴建與新修道路工程
路基工程道路路基改擴建與新修道路工程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中最主要的一點也是施工難點,就是新舊路基結合部工序的增加,另外還包括臺背和高填方路基在施工以后出現沉降的現象。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除了嚴格按照技術參數施工以外,還需要對下幾個方面加以注意。
(一)碾壓
新舊路基結合部碾壓,是改擴建路基工程中的重點和難點,除了按施工要求進行施工以外,還需要對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關注。一是在施工過程中,配備一名力工給壓路機,力工的工作任務是將邊坡滾動的下來的石塊清理干凈,防止影響壓實的質量;二是壓路機的邊緣距離邊坡坡腳的寬度應該控制在10~15cm的范圍內,避免過近導致塌方現象的出現??傊?,必須對落下的石塊進行清理,并留出一定距離進行碾壓。
(二)路床
在路床處新舊路基進行結合時,需要在舊路硬路肩的內側進行填方,而在硬路肩的外側進行挖方,從而使路基結合部位的邊坡順利錯開。因此,需要在填方段挖出舊路全部的硬路肩,然后再次碾壓,滿足設計要求后再與新路床同步施工。假如舊路硬路肩在挖出以后不符合設計所需的路基強度,就需要將透水性材料進行換填。通常情況下,換填深度在65~75cm之間,舊路的硬路肩挖出深度根據路基設計厚度和路基設計標高確定。為了防止施工后出現的不均勻沉降情況導致的路基開裂,在強夯完成后需要及時碾壓整平,達到要求后再安放工格柵在結合部上,其寬度為5m左右,安放位置距路床頂20cm,在工格柵鋪設時需要頂緊四周的邊角,不允許翹起,搭接長度也要滿足要求。
四、擴展段路基的加寬
(一)分層鋪料填筑
根據施工設計需求,將舊路基邊坡挖成臺階狀,其規格為70cm×130cm,插桿掛線的間隔距離控制在>8m<11m之間,同時按照車載量和鋪筑厚度將卸料間距計算出來,做好明顯的標注,從而能夠將鋪填厚度控制好。在施工過程中,要將50cm寬的沙土鋪設在路基邊坡兩側,使路堤邊緣壓實質量得到保障。
(二)攤鋪平整
施工過程中,首先要使用推土機將路面推平,隨后通過平整機進行平整,并對鋪填厚度進行嚴格控制,這樣做更方便路基的壓實,同時又防止夾層的產生,從而使因質量原因產生的返工費得到有效減少。除此之外,在對每一層進行攤鋪時,為保障排水的通暢,需要修筑單向橫坡,其傾斜度控制在3%~5%之間。
(三)路基地面灑水晾曬
必須根據施工要求選擇合適的路基鋪填用土,對其含水量進行嚴格控制,禁止工作面出現與施工要求不相符的土,對于已經壓實的路基,要定期灑水維護,防止裂變。
(四)碾壓夯實
為使路基的夯實度得到保障,在對振動壓路機的選擇上必須保證其噸位超過20t,從慢壓到快壓,從靜壓到震壓,碾壓時橫向重疊度為輪寬的1/2,確保上下路床和上路堤>96%壓實度,下路堤>94%壓實度。
(五)填筑質量檢測在分層壓實后,要對每層的標高、寬度、橫坡及壓實度進行及時檢測,確保質量達標。
(六)填筑厚度控制
在路基填筑過程中,必須根據實驗路段填土厚度的92%對填壓土層厚度進行控制,上下路床銜接處填土厚度非常重要,最薄地方的填土必須>15cm。
(七)開挖臺階寬度
在填筑路基的過程中,要使原有道路寬度得到增加,需要開挖寬120cm,高80cm,5:1坡度的臺階在路基兩側,臺階挖成以后,如查明路基填料具有過高的含水量,或者壓實度不合格,需要繼續向內開挖。
(八)新路基接縫
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在施工路段分段開挖原路基邊坡和加寬路段基底,第一階開挖的臺階需要沿原坡腳線向內開挖,臺高確定為120cm,向內傾斜坡度為1/4,同時需要通過分層次相互交疊的方式對新舊施工段進行銜接填壓,其中保證搭接寬度大于2m,還必須保證不同層次的搭接縫錯開搭接。為使新舊路基的結合度得到加強,需要清除原邊坡50血以上的坡面,防止雨水沖刷后對老路基的穩定性產生影響。另外,還需要依照坡度的情況,在臺階上設置臨時橫向排水溝,其距離控制在>10m且<15m的范圍內,利于臺階內積水的排除。
五、結語
道路路基改擴建工程施工時,現場情況復雜,施工情況多變,因此需要根據實際出現的問題,嚴格控制施工技術,為施工道路的質量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