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帥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國際航運業中的集裝箱運輸業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集裝箱運輸需要把海上運輸、鐵路運輸、公路運輸和內河運輸等單一運輸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即組成集裝箱多式聯運。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也需要根據行業實務的發展而發展,構建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產學對接”式體系是高職集裝箱專業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能夠培養符合現代集裝箱運輸企業需要的合格人才。
[關鍵詞]集裝箱;運輸管理;信息系統
1.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產學對接”式體系構建的原則
1.1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職業崗位群
現代集裝箱運輸服務行業所包括的范圍比較廣泛,不但包括集裝箱國際貨代公司,還包括集裝箱多式聯運公司、集裝箱船舶代理公司、集裝箱船公司、集裝箱碼頭、場站等企業。這些企業的一線具體業務和操作崗位便是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畢業學生的職業發展方向。其中核心就業方向為集裝箱國際貨運代理公司:主要就業方向為集裝箱船舶公司、集裝箱船舶代理公司、集裝箱多式聯運公司、集裝箱碼頭、場站等。行業主要崗位如上圖所示。包括業務操作員、單證員、銷售員、箱管員、船舶代理外勤業務員、租船業務員、集裝箱航線客服員、多式聯運業務員等。其中核心就業崗位是箱管員、聯運員、操作員、單證員、銷售員。
1.2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職業能力
根據對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實際工作崗位要求,參考國家頒布的國際貨運物流業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的學生應該必備以下能力:核心職業能力、通用職業能力和特定職業能力。核心職業能力是指從事任何職業或行業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適用性的職業能力。通用職業能力是指從事集裝箱運輸管理工作所需要的行業通用職業能力,如集裝箱運輸作業能力、集裝箱箱務管理能力等:特定職業能力是指在執行集裝箱運輸服務行業中每個具體的職業、崗位領域所需要的特定的職業能力,如箱務管理、集裝箱貨運代理、集裝箱多式聯運、集裝箱船舶代理、集裝箱報關報檢等。
2.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產學對接”式體系構建模式
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體系構建模式是按照現代職業教育理念,采用理實一體化項目教學模式構建的。理實一體化項目教學模式,突破了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由原來的理論就是課堂教師宣貫理論知識,實踐是教師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改革成為學生通過實踐學習理論知識,使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也改變了傳統的高職院校排課系統和學生理論與實踐教室分離的狀況,充分地發揮了指導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設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讓教師和學生邊教、邊學、邊做,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框架,豐富了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提高了教學質量。
整個教學過程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突破了原來的先實后理或先理后實的課堂教學狀況,突出了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提高了高職教師的實踐能力和理論水平,打破了教師和學生的傳統教與學分離的界限,提高了教學的效果。結合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的行業崗位群和職業能力,參照理實一體的教學理念,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的體系模式主要分為三部分,專業核心、專業通用和特定職業等。
3.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產學對接”式體系
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體系以專業培養目標為職業定位,參照對應的職業分類與職業標準進行職業分析,結合專業崗位群的特點,充分吸收企業的需求和意見,結合企業實務工作需求,以職業活動為中心,以職業技能為主線,以職業的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開發和組織教學,教學上采用理實一體化項目教學模式,建立起以職業能力(包括知識、技能和態度等方面)為基礎的“對接專業崗位群,對接職業分類與職業標準,對接企業工作過程,對接職業資格證書”的產學對接式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新體系。
按照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設置包括:國際貿易實務、集裝箱班輪運輸業務與法律、集裝箱碼頭業務、集裝箱箱務管理、集裝箱理貨業務、貨運代理實務、集裝箱鐵路和公路運輸、集裝箱多式聯運、租船運輸業務與法律、國際船舶代理實務、報關實務以及集裝箱運輸綜合實訓等。
4.信息技術在集裝箱運輸管理中的集成應用
集裝箱運輸管理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信息技術的所有組成部分集中在一起才能發揮最大作用。隨著集裝箱運輸管理信息技術的發展,在目前的集裝箱管理中既可采用單一ERP解決方案,也可以采取擇優錄取或開發專用軟件的方式進行集裝箱運輸管理。下面將分別討論不同的解決方案及可能存在的問題。
4.1集裝箱運輸管理中不同的信息技術集成方案
4.1.1單一的ERP解決方案。
ERP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方法,它通過加強集裝箱運輸單位或部門間的合作,強調對運輸需求的快速反應、高度柔軟性的戰略管理以及降低風險成本、實現高收益目標等優勢,從集成化的角度管理集裝箱運輸問題。
單一的ERP解決方案可以使運輸單位或部門在較短的時間內以較低的成本投入運行,但是由于這種方案并不是針對某一特定運輸單位或部門而設計的,所以并不是每個子系統都適合自己,因此采用這種方案的彈性和質量不高。
4.1.2擇優錄用的方案。
目前在民用集裝箱運輸管理領域中已經有許多針對不同運輸環節所設計的運輸信息管理系統,如集裝箱箱號識別系統、集裝箱及車牌號碼自動識別系統等,這些管理軟件的成功應用對于加強企業管理、提高企事業效益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無論是對于民用集裝箱運輸管理還是我軍的集裝箱運輸管理而言,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運輸效益,全方位系統的運輸管理解決方案的效果通常會比單一各部分解決方案的算術相加總的效果要好的多。
集裝箱運輸管理信息技術的解決方案可以由許多部分優化組合而成,主要途徑是從不同運輸環節的各種方案中選擇每一領域最適合的解決方案,并由此產生出比較合適自身每一功能的系統。這種方式與采用單一的ERP解決方案相比成本、安裝時間和復雜性都較高,但相應的方案質量、對運輸單位或部門的合適性和彈性也較高。
4.1.3開發專用軟件。
另外,在民用集裝箱運輸領域和外軍的集裝箱運輸管理中,一些運輸企業和運輸部門還根據自身特點自己開發研制了大量專門的系統管理軟件。這種集成信息技術方案的質量、對運輸單位或部門的合適性和彈性都是最高的,但需要很高的成本和專業技術。
對于我軍而言,物資集裝箱運輸和民用集裝箱運輸相比有許多自身的特點,不能照搬民用集裝箱運輸管理的解決方案和管理軟件,只能根據我軍的實際情況,在借鑒民用和外軍成果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集成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積極研制開發我軍自己的集裝箱運輸管理軟件。
4.2集裝箱運輸管理信息技術集成應用中的問題
集裝箱運輸管理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最終目標是在集裝箱運輸領域內實現管理流程的標準化,只有這樣各運輸單位或部門間才能真正實現集裝箱運輸信息的共享與互動,提高集裝箱的運輸保障能力。所以,在集裝箱運輸管理信息技術集成應用中的關鍵問題是集裝箱運輸信息的標準化問題。然而,目前就我軍而言在此領域還多為空白。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建立和完善集裝箱運輸信息標準化體系并盡快在整個集裝箱運輸領域推廣使用。
5.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貿易的發展,集裝箱運輸業獲得了快速發展,對接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崗位群,對接集裝箱運輸職業能力,按照理實一體的教育教學理念,制定高職集裝箱運輸管理專業“產學對接”式的體系,能夠培養滿足國家和地區經濟建設需要的集裝箱運輸管理人才,集裝箱運輸企業需要的專門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