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重詠
[摘要]文章討論了網絡工程制圖的教學特點及學習難點,探討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改善教學效果的方法。并結合AutoCAD軟件及Visio軟件,通過在本課程中的應用,證明這種方法是有效的。
[關鍵詞]網絡工程制圖:AutoCAD;Visio;多媒體教學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網絡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中,常以“系統集成技術員”的崗位要求為藍本,要求培養對象養成識讀網絡系統工程圖、繪制網絡系統工程圖、繪制網絡系統施工圖的能力,以為網絡工程規劃與設計、綜合布線、施工管理打好基礎。為此,網絡工程制圖即為網絡技術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如何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使學生充分掌握網絡工程制圖的技術及技巧,是網絡專業教師不斷探索、研究的課題。
一、網絡工程制圖的現狀及工具選擇
網絡工程制圖不同機械制圖或建筑制圖,后二者皆有相應的成型軟件如AutoCAD、UG等,業界也大多采用相應的軟件。而前者則不同,截至當下也沒有一個統一成型的軟件。在51CTO技術論壇的討論中,業界人員表示在網絡工程制圖時所使用的軟件多種多樣,如使用AutoCAD、CCProject,Edraw(億圖)、MicroSoft PowerPoint(PPT)、MicroSoftV islo等。每種軟件各有千秋,特點鮮明。如AutoCAD適合于繪制環境結構及網絡走線圖,Visio在繪制網絡拓撲圖時更方便,而用CCProject繪制的網絡工程圖則更便于修改,PPT文件打印方便等,所以業界的使用者在完成一個工程時,往往是將多個軟件結合起來使用,如AutoCAD+PPT、AutoCAD+Visio、Edraw+Visio等。
業界廣泛使用的軟件中,AutoCAD應用于各行各業,是人們常用的輔助設計工具;CCProject使用方便,能輸出多種樣式、多種格式的網絡圖:Visio豐富的專業模板及圖素,使表達變得更簡單方便。簽于業界中使用軟件的普遍性及軟件使用的難易程度和軟件使用面的不同,我院選擇的工具是AutoCAD+Visio。兩種軟件適用面都非常廣泛,能很好地展示網絡工程任務。
二、項目驅動教學方法
項目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是實施探究性教學模式的一種教學方法”。該種教學方法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將課程內容以項目為主線來展開,把相關的知識點、能力點融入到項目的實現環節中,并逐層演進”,直至完整的項目完成,得到一個完整的項目解決方案,并讓實施者感受產品開發、生產的整個過程,進而達到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
項目驅動教學方式以項目解決方案為主線,用整套圖紙為解決方案的表達,把零散的技能知識與能力點串連起來,以增強學生學習的系統性、整體性,給予學生以工程的全貌。很好的將能力培養與相關知識掌握結合起來,體現了能力第一要素,符合能力本位教育的要求。
三、網絡工程制圖中項目驅動教學法的設計與實施
1.課程規劃。
網絡工程制圖技術是一項應用十分廣泛的技術,在網絡工程的設計與實施過程中不可或缺。高職院校網絡技術類專業幾乎都開設了此類課程,并對學生在網絡工程環境表達、網絡布線維護和管理等多方面提高了十分實在的要求。針對工程制圖的實際特點,結合項目驅動教學法,在課程的開課之前,我們作出了細致的規劃。
(1)能力要求。規定了學生在網絡布線環境表達、網絡設備分布、網絡走線及要求理等方面應達到的具體要求,并對其中的網絡拓撲結構設計、社區外部環境及建筑分布、建筑物平面圖形、建筑物立面圖形、建筑物剖面圖形、室內網絡布線設計等內容給出了對學生們熟悉的要求、掌握的時間和評判的標準,對課程學期結束考試采用項目鑒定作為學生的本課程成績的主體。并在開課之初,將教師的計劃、要求如實的告訴了學生。
(2)項目規劃。項目的選擇是項目驅動教學法的核心,恰當的選擇實例項目課程教學的關鍵。在分析學生特點和所選教材的實際情況下,確定了學校實訓樓l_C的一、二、三層樓的網絡布線設計作為開發示范項目,并將學校圖書館的二、三、四層樓的網絡布線設計推薦學生項目開發訓練系統。對前后二者都是學生較為熟悉的環境,也是教材上較為接近的實例,學生學有所依,且為學生留有對現有環境改善的建議空間。
(3)項目分解。根據人類認知的規律及項目化教學實施模式,我們將整個項目分解為10個模塊。每個模塊由若干個能力點組成,每個能力點由若干個知識點支撐,分配到不同章節中教學,如下表所示。這樣,將數據庫的知識和項目開發融合在一起。(4)教學設計。整個教學的安排分成兩個部分,前部分(約8周)教師對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的建立過程、步驟進行示范操作,學生跟進、分析、領會:教師給出每一部分的參考意見,學生根據教師的意見自我評分,教師收到結果后以不公開姓名的方式發給其他學生互評,最后將個人、互評及教師三者的分數結合起來作為子項目的成績。后部分(約8周)學生對老師推薦或自選項目進行開發訓練。確定項目后,按項目或宿舍對學生分組,組長以子項目1的成績及自薦的方式產生:然后做開題調研和系統設計展示(學生上臺用PPT向大家推介自己的系統);再次各小組采取分工協作的方式實現各自的系統:最后要求每個人按軟件開發的過程要求寫出可行性報告、需求分析說明書及設計說明書。
在后階段,教師始終是學生各項技術訴求的技術者與解析者,要幫助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引導學生開發好自己的系統。
2.課堂組織。
具體的課堂教學時,教師應本著“求同存異”的思路,對學生所有的償試都要予以支持,把項目開發時應該掌握的知識、技能以及職業素質提煉出來,展示給學生;學生在開發所選項目時,教師應扮演好技術總監的角色,對學生指導、規范,或提出適當的參考解決方案,對關鍵性的問題及時評講。項目開發時,項目小組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和討論。
3.課程考核方法。
整個課程的成績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學習跟進學習時成績的總和,這一部分反映學生的平時的態度和掌握情況;二是項目開發成果及學生本人在小組中部分的難易程序及完成情況和在小組中的協作情況,以上兩部分對學生作品中的亮點,不管是教師發現還是學生個人提出都應給予1-2分的加分,以鼓勵學生創新;三是提交的各種文檔的規范性和實際意義。
三、項目驅動教學法運用的思考
1.項目驅動教學法通過選取項目來創設“情景”,通過協商討論來開展學習,通過完成項目以達到養成學生能力、構建學生知識體系的目的,符合能力本位教育的理論,符合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
2.項目驅動法讓學生從實例練習到實際項目各個環節的研發、實現,讓學生站在系統的角度進行項目分析、設計,更能讓學生了解、熟悉一個完整項目的實現過程,而不是一鱗半爪,更不單純是書本中的純粹概念和方法。
3教師注意角色的轉換。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學生在課堂上發言機會甚少,學生要做的事是記住老師的話,熟悉老師的推導過程,掌握老師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在項目驅動教學法中教師鼓勵學生的大膽猜想和無害償試,學生與教師之間是伙伴、同事、支持者的關系。
4.項目驅動教學法需要雙型教師。無論是教學實施前的項目的精選,還是實施中的技術指導、技術支持,需要真正有一定項目體驗者才能做好;而項目的適度要求老師要了解學生熟悉學生,實施中的及時評講更要求教師有一定的教學經驗。
5.加大課程整合的力度。實際生活中的工程項目的實施,絕不是一種知識、一門技術可以實現的,是多種技術和技術綜合運用的結晶。就《數據庫技術及應用》課程而言,Access是實用管理系統類工程的后臺技術,而絕不是前臺工具的首選。但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為照顧到工程的完整性對窗體、數據訪問頁等內容還是作出了一定的時間安排,而對現代程序設計語言中的常用數據訪問方式ADO.nt只能作出簡單的介紹??梢娺@里還有壓縮的空間,有一定的泡沫。
四、結語
項目驅動教學法用行為目標的方式實現了課程目標,提升了課程目標的具體性和可操作性,體現了科學時代的精準性。對學生情感態度、團隊合作精神有一定的培養,是一種值得推廣的好教學方法。但是教無定法,學無定法,在教學中也不能拘泥于一種教學方法,應該根據不同的內容靈活選用恰當教學方法,真正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