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心
(上海楊浦區綠盾環境保護協理服務中心,上海 200093)
摘 要:曹雪芹歷經十年增刪,《紅樓夢》80回后情節依然失傳,本文通過80回前伏筆對黛玉80回后身份作一探佚,得出二玉80回后必有訂婚情節,以及和親事件對林黛玉影響和黛玉逝世后最后身份與寶釵一樣也為賈寶玉名分上妻子的推論。
關鍵詞:紅樓夢;林黛玉;曹雪芹;探佚
中圖分類號:I207.4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8-0004-03
一、前言
黛玉80回后命運,蔡義江據《葬花吟》“三月香巢已壘成”認為“那年春天里寶黛的婚事已基本說定了。”其依據之一是富察明義的《題紅組詩》第十八首“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沉痼續紅絲?”此詩證實了《葬花吟》是黛玉一生詩讖,同時據此蔡先生認為是黛玉“只要‘沉痼能起,‘紅絲也就能續……如果在賈府上輩做主下,給寶玉已另外定了親,試問,起黛玉的“沉痼”又有何用?難道‘續紅絲是為了讓她去做寶二姨娘不成?”①
由于現在對明義是否看過雪芹真本后80回上有爭議,所以,除蔡先生外,其余諸家探佚都不提寶黛訂婚的可能,典型如梁歸智認為“寶黛‘心事終虛化,首先是因為賈母未及明言而早死”。②筆者認為這觀點不成立,如仔細整理,寶黛訂婚伏筆不少,如薛姨媽對釵黛那番話:“或是年年在一處的,以為是定了的親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的,再不能到一處。”明顯是80回后語讖,其中“定了的親事”正是“年年在一處”的黛玉,雖最終“再不能到一處”,但已足以證明80回后應有二玉訂婚之事。
二、黛玉去世后被追認為寶玉妻子伏筆
有不少預示訂婚伏筆同時暗示黛玉去世后被承認為寶玉妻子,茲將各處伏筆羅列于下:
1.林姐夫:37回探春給黛玉起雅號時說“將來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變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瀟湘妃子就完了。”這明顯80回后伏筆,而“林姐夫”就是寶玉,如果黛玉在80回后名分上不是寶玉妻子,這將滯礙不通,但如何說這里“林姐夫”只能是寶玉呢?這就要涉及寶玉在文本中形象帝舜。
2.黛玉湘妃和寶玉帝舜形象映射關系:黛玉號“瀟湘妃子”,住“有鳳來儀”,典故皆和帝舜有關,“瀟湘妃子”是帝舜妃子,而“有鳳來儀”也出典于《尚書益稷》篇“簫韶九成,有鳳來儀”,《風俗通?聲音》:“舜作簫韶九成,鳳凰來儀”,而寶玉在文本中有帝舜和王者形象。③余英時更指出寶玉的絳洞花王預示其將是總花神。④這樣將為牡丹仙子的寶釵和芙蓉仙子的黛玉與寶玉正形成類似帝舜和娥皇、女英的映射關系。
3.利害婆婆:李紈曾對黛玉說“只保佑明兒你得一個利害婆婆”此語看似玩笑,但如結合李紈婆婆就是王夫人,確有李紈預言成分,因25回中鳳姐利用吃茶打趣黛玉,29回中賈母說二玉是“不是冤家不聚頭”,賈府上下都心知二玉將有婚姻。姑不論此語是否含有李紈對王夫人不滿,但作為讖語卻指明黛玉將來婆婆是王夫人。
4.釵玉花麝的排名:第21回寶玉寫有“彼釵、玉、花、麝者……所以迷眩纏陷天下者也。”其中無晴雯而有麝月,說明排序并非泛泛之筆,寶釵是寶玉以后妻子,襲人將是寶玉之妾伏筆在36回脂批“夾寫月錢是為襲人漸入金屋地步”。麝月為寶玉的通房丫頭伏筆則除脂批逗漏外,還有20回寶玉為其梳頭伏筆,正蘊含晴雯所說的上頭。在四人中有三人可肯定是寶玉妻妾,那排名第二的黛玉該是何身份呢?
5.芙蓉誄:脂批指出《芙蓉誄》“實誄黛玉”、“若云必因晴雯誄,則呆之至矣。”誄中“慚違共穴之盟”、“汝南淚血”、“梓澤余衷”等典皆比翼成雙之詞,說明寶玉寫誄時不自覺把黛玉誄入而不自知,這里預誄必是80回后必要發生之事。
6.續弦:58回芳官轉述藕官說的“男子喪了妻,或有必當續弦者,也必要續弦為是”為“呆話”,寶玉聽了“呆話”,卻獨合了他的呆性,此處伏筆學界公認預示黛玉逝后,寶玉“續弦”娶了寶釵,黛玉自然是“男子喪了妻”的妻。
7.釵黛同一判詞:釵黛判詞是一首,二人關系正如俞平伯所說是“雙峰并峙”,而釵黛并列第一則如徐乃為所說預示她們是寶玉有等距離婚姻的人。⑤如釵是金,黛是玉;寶釵號“蘅蕪君”,是“湘君”娥皇象征,黛玉號“瀟湘妃子”,則是“湘妃”女英。
8.“女兒”酒令:寶玉在“女兒”酒令唱詞如聯系琪官所作“女兒”酒令,其中“女兒”都是其將來妻子,而“女兒悲,青春已大守空閨”符合寶釵,但以下作為女兒令一部分的《紅豆曲》卻只能是黛玉,則只有釵黛都是寶玉將來妻子才可解。
9.脂批透露80回后寶玉有“對景悼顰兒”,按此處“悼”是悼亡詩,只能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
綜上所述,就要考慮黛玉被追認為賈府媳婦可能。18回脂批“《牡丹亭》中,伏黛玉死”預示黛玉如同杜麗娘那樣落葬某花園,而23回脂批“葬花亭里埋花人”預示葬花冢就在大觀園內,這說明黛玉最后落葬賈府。聯系39回劉姥姥胡謅茗玉故事,劉姥姥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胡謅的茗玉故事恰預示黛玉80回后去世前后的情節,劉姥姥前面和王夫人說的故事中“好容易養到十七八歲上死了”的兒子正和賈珠對應,“后果然又養了一個,今年才十三四歲,生的雪團兒一般,聰明伶俐非常”和寶玉對應,故茗玉故事是將來黛玉80回后伏筆無疑,值得注意茗玉小姐逝后“因為老爺、太太思念不盡,便蓋了這祠堂”。這里老爺、太太對應的80回后不應是已逝的林如海夫婦,而只能是賈政夫婦,如是這樣,就只有賈政夫婦是黛玉名義上公婆才能相應,那黛玉是否在逝后被追認為賈府兒媳呢?
訂婚女子早逝卻仍完婚屬嫁殤,嚴格說是違反周禮之舉,可清代出生于乾隆年間的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載:“今俗男女,已聘未婚而死者,女或抱主成親,男或迎柩歸葬”,當時不但出現男子死后未婚妻守節風俗,也出現女子未婚而逝被追認為妻習俗,清小說《新編鳳雙飛》中郭凌云在未婚妻飛香被誤傳遇害以致“更兼害我望門鰥”后道:“今生若沒飛香女,我誓終身不續弦”。⑥反應了喪未婚妻之夫為“望門鰥”,以早殤之未婚妻為原配,再娶妻則為“續弦”的風俗,《紅樓夢》66回則出現柳湘蓮在尤三姐拒絕退聘,以死明志后認其為“剛烈賢妻”也為此俗,所以《紅樓夢》完全可能寫80回后黛玉被追認為賈府兒媳。
三、《紅樓夢》中茶禮和清代現實與小說中“并嫡”現象
62回襲人獻茶,釵黛表現都極奇怪:一向謙讓的寶釵竟搶喝了一口,剩下半杯遞在黛玉手內,一向有潔癖的黛玉卻喝下剩茶。西嶺雪對此作出分析,“寶釵既然不渴,又何以搶先?而且喝了一口后,把杯子還給襲人就是了,她卻把剩下的半盞茶遞進黛玉手中,這不是逼別人喝她的剩茶嗎?”黛玉呢?“她到底是接了!可憐黛玉,癡愛寶玉如此之深,至于委曲求全,自愿居次。”⑦
此處反常之筆似預示80回后情節,按清代福格《聽雨叢談》卷八載“今婚禮行聘,以茶葉為幣,滿漢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正如西嶺雪所言,襲人獻茶的隱喻和茶禮有關,寶釵搶茶喝寓意只能解釋成寶釵成為寶玉嫡妻,襲人獻茶本身含義也明確襲人將來是寶玉之妾,按茶禮,喝了茶的黛玉只能是寶玉妻子才說的通。西嶺雪在此引入平妻說,卻沒有考慮《紅樓夢》成書于乾隆時,而要到道光后才有法律意義上的平妻。似有不當,不過定宜莊曾指出旗人在清代早期實行的并非漢人“一夫一妻多妾制”,而是滿族的“一夫多妻多妾制”。⑧此制與隋唐時期“并嫡”概念相近,《兒女英雄傳》中的何玉鳳和張金鳳例子其實反映的是此制,在明清小說上,體現類似“并嫡”觀念的比比皆是,如《金云翹傳》中王翠翹、王翠云姐妹最后都為金重之妻皆是此類,更不提《十美圖》、《玉嬌梨》、《定情人》等才子佳人小說乃至更多彈詞。所以筆者認為無論從現實還是小說環境,釵黛都是寶玉妻子完全有可能,
而從《紅樓夢》中多次寫的茶禮酒禮、寶玉為黛玉起字也有講究,如25回王熙鳳用吃茶來和黛玉玩笑就隱含著80回后黛玉必是訂婚的,因為黛玉是喝了此茶。而15回王夫人拒喝黛玉奉的茶則隱含黛玉生前過門無望,黛玉倒了寶玉遞來的酒則隱含著寶黛沒能喝上合巹酒,寶玉為黛玉起字顰兒則是隱含寶玉將是黛玉未婚夫,因《禮記·曲禮》記載:“女子許嫁,笄而字。”
隨即而來問題是黛玉最終喝了剩茶,預示其最后名分是寶玉妻,但因寶釵先喝,名分上寶釵應在前,這似和58回芳官說寶釵是續弦伏筆有矛盾,實則不然,我們必須考慮元春給二寶主婚因素,在中國歷史長河上,并非原配必為嫡妻,反而往往會出現母家勢力大,后來居上者為嫡妻現象,如東漢光武帝皇后郭圣通壓過原配陰麗華就是顯例,而另外女子一旦被皇家賜婚,也會出現原配不是嫡妻現象,如南朝女子柳敬言舅舅為梁元帝,梁元帝將其賜婚陳頊,陳頊只能讓柳敬言成為嫡妻,后來改朝換代,陳頊成為南陳皇帝,柳敬言也是皇后,《陳書·卷七·列傳第一》“后美姿容……初,高宗居鄉里,先娶吳興錢氏女,及即位,拜為貴妃”——陳頊原配錢氏女只能淪為妾妃就充分說明了此慣例。所以寶釵既是續弦,又是原配的原因正是皇家主婚引起的,那么80回后皇家有無可能干涉黛玉婚姻呢?這就又要涉及黛玉和水溶關系公案。
四、黛玉和探春和親風波關系考
21世紀始,網絡上出現了黛玉嫁北靜王水溶說,此說主要根據在16回鹡鸰珠和45回蓑衣,此二物都是水溶贈寶玉之物,聯系水溶轉贈茜香國女王大紅汗巾給琪官,然后通過寶玉之手給襲人,最后預示了琪官和襲人的婚姻,所以鹡鸰珠和蓑衣也被認為是水溶和林黛玉之間聯系物,同時48回詩社黛玉、探春都道“我們的筆墨也不該傳到外頭去。”而寶玉漫不經心的回答預示80回后黛、探筆墨必然因寶玉流出引起風波。同時香菱是黛玉影子,其原籍和身世都和黛玉類似,而其和馮淵之事被脂批說為“所謂‘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先用馮淵作一開路之人。”是否預示著他們遭遇是寶黛事情前奏?這都是合理的思路。但這些伏筆只能認為是水溶80回后可能和黛玉有交集,得不出黛玉必嫁水溶結論,鹡鸰珠和蓑衣都是被黛玉最后拒絕的,這和襲人收下汗巾不同,只能認為黛玉拒絕了水溶。
其實可以確認黛玉未嫁水溶鐵證是《葬花吟》中“質本潔來還潔去”以及63回李紈說出的讖語“不得貴婿反挨打”,但問題是黛玉作為賈府嬌客,誰能讓其挨打?探春抽到杏花簽上詩“日邊紅杏倚云栽”出自唐代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東種,日邊紅杏侍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西嶺雪據此認為“詩里說芙蓉沒有開,杏花已經紅了,這是否埋藏著一種可能:本來要遠嫁的人應該是林黛玉,卻讓探春做了替身,也可能是黛玉不從,而探春志向高遠,情愿冒名代嫁”。⑨
此推測極有道理,按探春判詞:“千里東風一夢遙。”黛玉花簽:“莫怨東風當自嗟。”古詩中,常有女子與花對應自比,“東風”則多指高壓、權威帶來無力反抗之命運。故是否有這兩個女孩(花)后來的命運(如姻緣)是被某種反抗的力量(東風)所安排可能?周汝昌在提及史湘云和林黛玉在牙牌令回詩詞也曾經鄭重提醒讀者:“我要著重地提醒讀者諸君:你看,全部書中什么時候雪芹曾用過這么些一連串的涉及皇帝的事情的故實?如今一大回書中寫黛湘這二位最關重要的女主角的酒令時,卻集中地使上了這么些皇家詞藻?”⑩
這確預示黛玉和湘云80回后有進入皇宮的可能,且從湘云抽到花簽詩看“日邊紅杏倚云栽,御園被鳥銜出。”應是探春之事。因紅杏正是探春所抽花簽,這樣西嶺雪推測和親之事讓黛玉、探春成為秀女猜想得到另一伏筆驗證,且可能此事波及湘云。再聯系抽花簽回探春和黛玉的詩讖和語讖我們可以發現,探春結局是“必得貴婿”,黛玉是“不得貴婿反挨打”,這應與她們身份成為秀女有關,而黛玉和探春命運緊密相連伏筆還有薛姨媽慰癡顰所說的月下老人一旦牽線,“憑你兩家隔著海,隔著國,有世仇的,也終久有機會作了夫婦。”說的只能是探春,薛姨媽又說“或是年年在一處的,以為是定了的親事”只能是黛玉之事,這就巧妙的把探春和黛玉命運聯系一起,而詩社一回中黛玉為探春起了“蕉下客”的號,丁維忠認為“用‘蕉鹿的典故……兼喻探春遠適或‘被牽了去之后,在這種變故之下,被‘覆被‘燉,苦苦煎熬的歲月。”11此正隱含因黛玉而導致探春遠嫁,而同樣探春給了黛玉“瀟湘妃子”之號,這是否又暗示因為探春的努力才最終導致黛玉能在去世后成了寶玉這個有“帝舜”象征之人的“瀟湘妃子”呢?或許探春努力的結果是讓黛玉從待選秀女變成了其侍讀,從而能讓探春有權為黛玉指婚?
另從齡官抗爭反導致元春喜歡的故事中我們似乎感覺這映射日后元春最終對黛玉和善的態度。同時黛玉的牙牌令似也預示有大力者幫助其成全婚姻之事,“雙瞻玉座引朝儀”“仙杖香挑芍藥花”看似皇帝幫助成全,但由于黛玉在扔了鹡鸰珠罵什么臭男人拿過的,其實是罵了鹡鸰珠原有的持有者皇帝和北靜王,則皇帝應是此次風波制造者和對黛玉抗爭壓迫者,而聯系湘云的“雙懸日月照乾坤”用的是太上皇唐玄宗和唐肅宗父子分庭抗禮的典故,而文本中太上皇還健在,正因這對老圣人夫婦點頭才有元春省親之事,則幫助黛玉脫難的大力者應是太上皇夫婦,或是因探春努力影響了老圣人夫婦,或是老圣人夫婦念及與榮國公夫妻功勛和舊交,黛玉抗爭最終挫敗了被指婚他人的企圖。
據沈治均年表,80回最后情節時間是紅樓十五年(此紀以賈寶玉降生為元年的紅樓元年)臘月。1280回后第一年,為寶玉十六歲成丁之年和黛玉十五歲及笄之年,正是談婚論嫁之時,則寶黛訂婚的應在此年,而80回后第二年清明探春出嫁,因“三春去后諸芳盡”,由于從寶玉夢見警幻到80回都不止三年,此處三春不可能是時間概念,則“三春”只能是元春、迎春、探春三姐妹,按惜春判詞中“勘破三春景不長”正指此三姐妹,則黛玉去世應在探春出嫁后。
五、結語
至此綜合諸家探佚成果,推斷如下:80回后第一年三月,寶黛在薛姨媽保媒,賈母主持下訂婚,此即葬花吟中“三月香巢已壘成”,但隨即因賈母去世守孝,導致寶黛不能立即完婚,同時王夫人強迫寶玉搬出大觀園,寶、黛的親密往來中斷。而朝廷‘王爺一級的斗爭和‘犬戎叛亂‘作為種大背景影響到賈府命運,寶玉被迫離開賈府,身處危境,趙姨娘、賈環為害寶玉以爭財產,散布流言,污蔑寶黛有不才之事。至此黛玉進入“風刀霜劍”階段。諸般打擊接踵而來,病體日益沉重,還可能錯了藥(脂批“為后菖菱伏脈”),不久朝廷發生和親風波或者指婚秀女給藩王風波,黛玉是預定候選人,黛玉因不屈抗命導致挨打,探春則毅然出面成為和親海外王爺或者朝廷藩王的妃子(按張慶善考證,此藩王是要不久壞了事乃至牽連探春一起被流放的),并以此新身份最終促成黛玉躲過此次風波并重新續上了其和寶玉訂婚紅絲,但最終寶玉來遲一步,黛玉已溘然長逝,后黛玉被賈府追認為寶玉妻子。
注釋:
①蔡義江.追蹤石頭——蔡義江論紅樓夢[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90.
②梁歸智.紅樓夢探佚[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03.
③白盾.紅樓夢新評[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137.
④余英時.文史傳統與文化重建[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328.
⑤徐乃為.紅樓三論[M].北京:中華書局,2005:118.
⑥程惠英.新編鳳雙飛2[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888.
⑦西嶺雪.西嶺雪探秘紅樓夢 貳[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14:94.
⑧定宜莊.滿族早期的一夫多妻制及其在清代的遺存[J].清史研究,1998(04).
⑨西嶺雪.西嶺雪探秘紅樓夢 貳[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14:245.
⑩周汝昌.紅樓夢的真故事[M].北京:華藝出版社,1995:232.
11丁維忠.誰扼殺了寶黛愛情[M].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10:67.
12沈治鈞.紅樓夢成書研究[M].北京:中國書店,200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