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娟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665)
摘 要: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職能是培養幼兒教師,做為幼兒音樂美育教育的啟蒙者和實施者,此專業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音樂素養,如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素養,筆者從該專業所開設的音樂琴法課著手,希望能夠提供幾點建議。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音樂素養;琴法教學
中圖分類號:J624.1-4;G6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8-0196-01
許多剛入門學習音樂的學生認為音樂素養就是會讀五線譜,懂節奏,可以上手彈奏,其實不然。所謂音樂素養,是學習音樂的綜合素質教育,它包括讀譜,視唱,聽音,節奏,和聲,寫作,音樂欣賞和音樂史等多方面的綜合理論基礎。一個學音樂的人,沒有較好的音樂素養,就等同于一個機械演奏或者演唱的機器人,無法理解音樂,懂得音樂,表現音樂。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對音樂基本技能技巧的把握,對音樂理論知識的理解是體現該專業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指標,音樂素養的學習其實就是對音樂的系統學習。
一、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性
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素養,其作用和意義是非常大的,良好的音樂素養可以幫助學生陶冶性情,促進審美能力提高的同時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且會對專業技能的提高和職后的幼兒教學起到很大的輔助作用。
(一)有助于陶冶性情,促進審美能力的提高
音樂可以感染人的情緒,陶冶性情, 比如聽到柔和的音樂,人會放松平靜下來,聽到歡快的音樂會不自然的跟著開心,聽到悲傷的音樂也會隨著感傷,聽到振奮人心的音樂也會隨之深受鼓舞…因此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音樂素養,學會欣賞感受音樂,不但可以陶冶性情,也可以從欣賞中發現美,對審美能力及人的性格都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學習音樂的過程是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過程,當彈奏或演唱一首歌曲,可以發散思維去想象音樂所營造的氛圍,所描述的場景,想表達的意境,通過自己的想象很好的表達出來;或是對歌曲進行和聲伴奏或創作旋律,都可以無形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對琴法,舞蹈等專業技能的提高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職能是培養幼兒教師,所以要求學生學習琴法,舞蹈等專業技能是為了以備職后所需,學生具備了較好的音樂素養,上手彈琴便會容易許多,可以很好的讀譜和把握節奏,理解旋律,表現樂感,舞蹈練習中也可以很好的抓住節奏點,跟隨音樂律動翩翩起舞,因此音樂素養的培養對琴法,舞蹈等專業技能的提高,兩者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的。
(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職后幼兒教學鋪平道路
音樂素養的培養,本身就是對音樂的系統學習,可以幫助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較全面的理解和學習音樂,具備較好的音樂基礎,音樂理解和音樂創作能力,是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提升,為職后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教學鋪平道路。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素養的好壞和水平的高低,對幼兒音樂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的影響是最直接的,也會對幼兒的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培養該專業學生的音樂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素養培養的現狀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底子薄弱,大多是零音樂基礎,缺乏音樂欣賞力和理解力,音準音感較差,在音樂課程設置上大多只有樂理課和琴法課,較多關注關于音樂理論知識,音樂專業技能的培養和提升,音樂素養方面的培養幾乎沒有,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相對傳統,就琴法課教學來說,過多強調專業能力培養,忽視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導致學生只會機械的敲擊鍵盤,毫無音樂表現力,讀譜能力及彈唱能力較差,兒歌簡易即興伴奏能力薄弱,素質教育特點不明確,學生音樂素養培養現狀堪憂。
三、通過琴法教學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素養的方法
學前教育專業開設有琴法課程,通過琴法教學中對學生讀譜等音樂基礎能力的訓練,對良好音感和樂感的訓練,對彈唱能力和基礎即興伴奏能力的訓練等,從中可以較好的培養和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具體提高方法如下。
(一)對讀譜等音樂基礎能力的實踐與鞏固
在學前教育專業琴法教學中,通過一首又一首曲目練習,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培養學生細膩全面的讀譜習慣,在開始彈奏每一首樂曲前,先觀察清楚譜號,調號,拍號,再預覽音符與節奏,并在彈奏過程中注意力度速度等術語標記,不可一開始彈奏前先翻譯成簡譜,眼中只有翻譯過來的簡譜音符而注意不到其他標記。所以在彈奏過程中培養良好的讀譜方式,循序漸進,才能有效的鞏固和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基礎能力。
(二)對良好音感與樂感能力的培養
琴法教學中,當學生音樂基礎能力得到鞏固之后,就要著重培養學生的音感與樂感。在學琴初期,可以先布置些簡易朗朗上口學生熟知的旋律來慢慢建立學生的音感,在開始彈奏前先做一遍示范讓學生聆聽并感受旋律,分析樂譜,幫助學生打開想象力去想象音樂所表達的意境和情緒,培養學生的樂感,多聽多感受,并最終能通過自己的指尖傳達出不同的音樂情緒,如此音感和樂感就會慢慢建立,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會得到提升。
(三)對彈唱能力的培養
所謂彈唱能力,就是可以邊彈邊唱,在彈中唱,在唱中彈,彈與唱有機的結合起來,手嘴協調。在琴法教學中,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音樂理論實踐基礎,掌握了初步的鋼琴彈奏技能,在培養良好的音感與樂感的同時,要鼓勵學生多唱多聽,跟著所彈奏的旋律一并開口唱出來,耳朵傾聽,核對音準,當熟悉旋律后,試著清唱培養學生的演唱能力,在過程中偶爾彈奏旋律核對音準,當學生建立了一定的音準音感后,演唱能力也會提高,隨之彈唱就會容易許多,除此之外,要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兩兩互幫互助,多進行聽音視唱練習,如此循序漸進,學生的彈唱能力就可以逐步培養起來。
(四)對兒歌基礎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
扎實的鋼琴彈奏基礎是彈好即興伴奏的必備條件,而即興伴奏技巧是和很多音樂學科相關聯的,因此在琴法教學中要逐步滲透有關即興伴奏技巧的訓練,通過所彈奏樂曲引導學生了解曲式結構,和聲運用,旋律風格及伴奏織體等有關的即興伴奏常識,在開始學習即興伴奏初期,選擇一些簡易實用性強的幼兒歌曲進行練習,教學中采用精講多練原則,通過大量的對不同風格歌曲的訓練來培養學生兒歌基礎即興伴奏能力。
最后,通過琴法教學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素養,使學生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才能在職后幼兒教學中合理的使用音樂教育,促進學前幼兒獲得健全的知識認知,健康的審美感動,正常的人際交往和快樂的自我實現。
參考文獻:
[1]黎松濤.專業幼兒教師音樂素質培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12.
[2]徐立翔.如何在音樂教學中提高音樂素質[J].歌海,2008.
[3]趙霞.新課改背景下幼師生音樂素養的培養研究-以新疆幼兒師范學校為例[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