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山西大學 雕塑技法與研究專業,山西 太原 030000)
摘 要:雕塑在與建筑、自然、環境等共同構筑文化景觀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間和生存方式,除部分批量生產及粗制濫造者被淘汰出局外,經20多年的歷練,并在大眾文化占據強勢的現狀前各安其位,在雕塑創作的“多元”與“繁榮”形勢下,卻有另外諸種現象:消解傳統價值,以解構、顛覆、調侃、反諷、挪用等方式,展現這個時代的種種社會現象。
關鍵詞:主流精神;調侃;利益;欲望;欲望;數字技術
中圖分類號:J30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8-0272-01
一、政治波普現象
政治波普大多數是以幽默的方式去解構對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對象和政治事件,給我們以視覺上的主流精神的流失。例如展示毛澤東的面孔、天安門的形象、中山裝、綠軍裝,或對那個時代至高無上的文本、符號進行挪用或篡改,重新構建一個不同的“官方語境”。我們的父輩們崇拜領袖、革命先驅,信仰真誠至今。而我們,幼時的偶像已經在當代拜金主義的大潮中模糊遠去。而生長在改革開放的年輕藝術家,對領袖和革命先驅也沒有了虛偽的熱情。我們的心里空了,變得浮躁,急功近利,是信仰多元化?還是主流精神的缺失?
二、波皮玩世現象
如今,利用調侃、諷刺或稱幽默的強調與夸張,雖然刺激了觀眾的眼球,突顯了作品的視覺張力。但在雕塑圈子內,卻形成了玩世現實主義的跟風、調侃、逗趣低俗、平庸、空洞、夸大,以近似商業廣告的簡單和通俗。這就使人們不禁要問,這種熱衷于“審丑”的作品的藝術價值及文化意義究竟何在?而它們相互“克隆”和泛濫的原由又是什么呢?
三、商業氣息現象
隨著市場經濟的金錢導向,利益法則代替藝術法則,基本成為藝術活動的準則,原有的藝術創作從此與金錢掛上鉤,將藝術從精神產品轉化為變賣金錢的商品。其操作方式基本與商業操作相同,大投入大產出,高利潤。在社會體制和金錢名利的雙重作用下,大部分當代雕塑藝術開始失去上世紀80年代那種強烈的現實參與精神,而是出于一種商業需求。如何獲得訂單成為藝術家的追求。當花大價錢開的展覽和“研討會”換回了更大價錢的出售后,自己內心在一陣狂喜后還是變得空洞無比,尋找不到自己的精神歸宿。
四、艷俗和色欲現象
將欲望外化并投射到肉體上,成為許多后現代作品的創作思路。這使藝術家們無時不刻不感受到精神無所歸屬的迷茫,壓抑者尋找傾訴的對象。我們看當下出現的許多有關性題材的雕塑及現成品類的作品,它們的大多數是在當代影像資料泛濫的條件下對他人作品的樣式和主題的模仿,包括對某些有了一些名氣和市場價位的藝術家的作品的變相炮制,同時,也是由于自我修養及藝術創造力限于貧乏以及受周邊類似創作傾向的影響所致。尤其是一些尚處于學生階段的青年作者,在急于成名成家和在展覽中吸引觀眾眼球的動機下,做出些自以為驚世駭俗或超凡脫俗的東西,卻不審視作品的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也不在乎如此作品對于他人和社會的影響效果。
五、知識更替問題
近年來,雕塑界發生了一個顯著的變化,這就是數字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雕塑藝術中,出現了一批以數字技術為基礎,具有相當科技含量的雕塑作品,這種情況在一些青年雕塑家那里顯得尤其突出。
對于雕塑界來說,“數字時代的雕塑藝術”是一個新問題,也是一個有難度的問題。這是由它的對象所決定的。我們現在面臨的是一個數字的時代,或者說新媒體的時代,這個問題我們已經不容忽視。首先,雕塑涉及到許多科學技術問題,以數字多媒體及互聯網技術作為支撐的,它在創作、承載、傳播、以及欣賞評論方面都和傳統雕塑不同,這一點對于傳統雕塑家而言,將面臨知識更新的問題,起碼,對數字技術要有基本的了解。
其次,觀念的障礙。在傳統的雕塑概念中我們習慣了雕塑的形態、體積、量感等作為雕塑的基本概念,習慣了以人的眼睛觀看萬物的中心。但是在數字雕塑中,“中心”可能并不存在,它是一個多元的世界,是多角度、多觀點的。
六、當前國內城市文明程度普遍較低
以城市雕塑為例,中國是一個沒有城市公共雕塑傳統的國家,中國古代的雕塑主要是為宗教、為喪葬服務的,或則作為裝飾,為建筑服務。它與我們民族過去的宗教觀、倫理觀、社會價值觀以及時空觀都是有密切聯系的。一種新樣式的建立是對我們傳統文化的某種改變,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城市公共雕塑是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綜合反映,它的價值和意義首先并不是它的藝術性或觀賞性,而是它所體現的城市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整體水平。
七、雕塑與公眾關系(對話)
還是以公共雕塑為例,城市公共雕塑很大程度上是處理雕塑家與公眾的關系,雕塑家和公眾如果意見相左,應該相互討論,相互調整,他們之間的關系不存在說服從誰的問題,他們是相互關系的整體,標志著一個城市在城市公共雕塑方面的水準,也體現了城市精神文明所達到的程度。
一件城市公共雕塑不為公眾接受,老百姓看不懂,但是這件城市公共雕塑還是硬塞在城市的公共空間。通常的解釋是公眾審美水平與藝術家的水平是有差距的,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的確,公眾和藝術家之間是有差距的,但是,如果一個城市的雕塑完全不被市民接受,而藝術家還在那里洋洋得意,這件城市公共雕塑就暫時還不能說是一件好作品。因為這個作品還沒有與整個城市的精神狀態相適應,沒有得到城市居民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