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璧嘉
創新是向上突破的源動力
“自主品牌汽車破局,不是指有多大的規模,而是指品牌向上。當消費者認為中國自主品牌可以與世界知名品牌相媲美的時候,那才是破局。規模可以通過很多途徑實現,但品牌向上才是中國汽車業下一步要解決的最重要問題。”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介紹說,對于自主品牌汽車制造企業,創新,是向上突破的源動力。
近年來,江淮汽車積極響應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大力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據了解,江淮汽車多年堅持將年銷售收入的3 -5%作為研發投入,以“節能、安全、環保、智能”為關鍵技術研發路線,基于顧客價值構建五層次研發體系、NAM流程和強矩陣式系統組織,營造良好的技術創新環境,打造自主品牌汽車的核心競爭力,以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引領品牌向上。
集渦輪增壓中冷、缸內直噴、雙可變正時氣門技術以及48伏BSG系統,是基于目前全球最新技術平臺打造的一款高效直噴微混動力系統。江淮汽車廠相關負責人說,在保證發動機強勁動力輸出的前提下,通過精準噴油、可變氣門控制、BSG制動能量回收,大大降低發動機燃油消耗,實現了動力與油耗的完美黃金配比,與同市場類型車型相比,節油率高達30%。與此同時,江淮商用汽車已實現了全系產品的國Ⅴ儲備。其自主研發的2.0L、2.7L、2.8L發動機配備江淮汽車獨有的“黃金傳動系”,在動力性、經濟性和可靠性方面更出色。
據江淮汽車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智能汽車發展領域,江淮汽車有自己的創新思路,即提出的“445”戰略,從“智能交互、智能駕駛、智能互聯、智能服務”4個維度,通過駕駛輔助(DA)、部分自動駕駛(PA)、有條件的自動駕駛(CA)、高度自動駕駛(HA)4個階段,逐步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交互體驗、更高的安全性、更便捷的互聯化、更智能的車生活。
目前,江淮汽車擁有一支近4000余人的高水平研發團隊,覆蓋了整車、核心動力總成、關鍵零部件開發、試制試驗等,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正向研發體系。江淮汽車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江淮汽車相繼承擔完成了國家863項目、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等十幾項國家級科技計劃項目,參與多項國家行業標準的建立。擁有各類專利9070件,其中,發明專利817件。
中德攜手新能源,市場競爭更有利
面對世界能源緊缺危機和大氣污染等問題,新能源電動汽車在清潔能源領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2017年6月1日,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共同見證下,大眾汽車集團與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德國柏林正式簽署合資企業協議。6月29日,安徽江淮汽車攜手德國大眾汽車共同打造的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項目開工,項目建成后,可形成年產10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的生產能力。
“我們非常高興能夠與世界領先的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集團成立這一合資企業。在中國政府的大力引導下,中國正處于電動汽車研發和應用領域的前沿,我們非常感謝政府對于江淮汽車強有力的支持。我們期望與大眾汽車集團共同努力,讓更多中國消費者享受新能源汽車帶來的綠色環保體驗和可持續移動帶來的便捷生活。”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先生說。
中德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展合作后,雙方將充分利用各自的技術和商業優勢展開全面合作,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推出純電動汽車產品。據了解,基于《中國制造2025》、《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及節能減排要求,江淮汽車把握新能源汽車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大機遇,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計劃到2020年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比重突破20%,到2025年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比重達到30%以上。
如今,江淮汽車已系統掌握了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的電池模組、電機、電控三大核心技術及電轉向、電制動、能量回收、遠程監控等關鍵技術,特別是電池熱管理技術、本質安全管理技術實現突破。江淮汽車相關負責人說,江淮系能源汽車iEV一直走在行業前列。截至目前,已經累計銷售超過4萬輛,總行駛里程超過6億公里,按照1:5的能量損耗比例計算,節約成本超過2.7億元,折合燃油約0.45億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35萬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