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欣妤
年又近了。
最終也沒有盼來一場大雪。寒潮下,空氣中的溫度只是又低了幾度。
可誰說冬天必定是冷的?
傍晚時分,幾顆耀眼的明星悄然占據了半邊尚未全暗的天空。幾道淡黃的光襯得那滿滿當當的殘霞分外透亮。我站在陽臺上,望向天邊,紅霞與天空下那透露出喜色紅光的萬家燈火相應襯。空氣中的年味似乎又濃了不少。
親戚們談笑的聲音漸漸變得密集,此起彼伏且不失風趣。每逢過年,我們剛在奶奶家吃過年夜飯,便急急忙忙趕往外婆所在的酒店,一夜兩頓飯,來回趕,竟也不覺麻煩。在飯桌上,年長的見了小輩便笑盈盈地喚來,抽出一個塞得鼓鼓的紅包。這時家長們便要想盡辦法拒絕,但畢竟是長輩,又是好意不能強勸,只得推三阻四防著長輩把紅包悄悄地偷放。小輩即使眼饞,也只能干瞪著眼,看著這場“好戲”。
剛回到外婆家,爸爸便匆匆忙忙下樓去,沿襲大年三十必放鞭炮的傳統。果不其然,不一會兒,樓下隱隱約約傳來鞭炮聲。有了開頭,隔壁鄰居、對樓的人家,也開始在樓下你一串我一串比賽似的放鞭炮。鞭炮聲此起彼伏,一刻不停,大有不分出上下誓不罷休的架勢。我心知這鞭炮聲不到黎明是不會停的,心中也是躍躍欲試,便和表弟帶上鞭炮沖出門去。在樓下見了同齡的也不管輩分,聊熟了便一起交換著放。倒是一刻也不消停,就連春晚也不放在心上。
表弟又點燃了一串鞭炮,火花一點點向后燃燒。看著看著,我想起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絕句——《元日》,雖說是與詩人相差幾百年,但詩中描寫的過年氣氛卻是相差無幾。“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年近,年味甚濃。
(指導老師:王賽丹)
小編點評
年關將至,雖沒有下雪,可并不妨礙年味的到來。親戚串門,長輩的紅包,噼啪作響的鞭炮,都是過年特有的場景。文章語言簡潔,以舒緩筆觸講述了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