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思怡
晚上我看見媽媽一個勁地坐在電腦前研究著什么,于是便問媽媽:“媽媽,你在干什么呀?”媽媽頭也不回地說:“我在買理財產品呀!”“什么是理財產品呢?”我追問道。“理財產品是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并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的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后,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的方式。媽媽現在買了相應的理財產品后,就成了投資人,到了一定的期限后,就既可以拿回本金,又能拿到分紅利息。”媽媽耐心地解釋道。
通過一番詢問我基本明白了理財產品是個什么東西,于是也來興趣,湊上前去一看,只見電腦屏幕上顯示著各種不同的理財產品,每個理財產品的期限各不相同,收益率又各不相同:有30天3.83%的,有60天3.95%的……看到這,我也心動了:“如果我的5000元壓歲錢也被用來買理財,這樣錢會變得更多的!”隨即我又不知所措了:“我應該買哪個理財產品好呢?”媽媽笑著說:“這你算是問到點子上了。通常情況下,時間長的理財產品收益會高一些,但你的本金被占用的時間也長;而時間短的收益相對低些,但本金被占用的時間也短。這就看你這段時間急不急用錢了,如果不急,就可以買長期的,否則就買短期的。”我連忙說不急用錢,讓媽媽給我挑個收益大一點的理財產品。
一番精挑細選后,媽媽選定了其中一個:“就這個300天收益5%的理財產品吧,但最后究竟能收益多少可得你自己算喲。”媽媽竟然故意考問起我來。“這有何難,不就是利率問題嗎?這里的5%指一年后的收益是本金的5%,也就是5000×5%=250(元),而我買的是300天的理財,所以實際的收益也應該是250元的,也就是250×≈205.48(元)。”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媽媽沒說話,只是笑了笑,我覺得我應該是說對了。哈哈!
226100 江蘇省海門市海南小學五(4)班
指導老師 孫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