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所清,何 敏,胡永莉
(四川省攀枝花市農林科學研究院,四川 攀枝花 617061)
?
不同氮鉀配施肥對“普紅”火龍果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
李所清,何 敏,胡永莉
(四川省攀枝花市農林科學研究院,四川 攀枝花 617061)
以8年生紅皮紅肉型普紅火龍果為供試品種,依據3414部分試驗設計,研究不同氮、鉀配比施肥對火龍果產量及產值的影響,探索出氮、鉀最佳組合。結果表明:隨著氮鉀肥的增加,產量出現先升高而后降低,N2K1處理產量最高,為1698.8kg/667m2,處理N2K1獲得的經濟收益最大,純收入達12202.33元/667m2。根據本試驗綜合分析,推薦氮鉀的施肥比為N:K2O=1:0.98。
火龍果;氮鉀肥;產量
火龍果原產于中美洲熱帶地區,上世紀80年代初引入我國栽培。因其果食外觀鮮艷、果肉營養豐富,栽培中耐旱、抗病蟲害、見效快等優點,近年來栽培面積得以快速的增加。氮鉀養分在生產中對火龍果生長影響較大,科學合理進行氮肥鉀肥的配比,對提高火龍果產量和商品果率具有重要的作用。筆者于2016年3月依據3414部分設計方案,結合當地生產實際進行試驗,探討不同氮鉀配比對火龍果產量及經濟性狀的影響,為火龍果豐產栽培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1.1 供試材料
供試作物為8年生紅皮紅肉型普紅火龍果,栽植株行距為2m×3m,110株/667m2。使用肥料:山東億豐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黃金有機肥(有機質≥60%,N-P2O5-K2O≥6%);四川美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尿素(含氮量≥46%);云南云天化有限公司生產的過磷酸鈣(含磷量≥16%);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硫酸鉀(含鉀量≥51%)。
1.2 試驗地情況
試驗地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區沙溝,屬典型的南亞熱帶立體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20.3℃,具有四季不分明,晝夜溫差大,降雨集中,氣候干濕分明、日照長,全年無霜期在300d以上。試驗地土壤理化性狀詳見表1。

表1 火龍果試驗地土壤理化性質 (mg/kg)
1.3 試驗設計
2016年3~11月在攀枝花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火龍果基地進行試驗。試驗含氮、磷、鉀3個因子,氮、鉀肥各設4個水平,磷肥設1個水平,按3414部分方案處理進行設計,共8個處理,重復3次。每個處理4樁(4株/樁),共96樁(384株),采用隨機區組排列。
根據李潤唐等,每生產1t火龍果能帶走純氮40.8kg、純磷7kg、純鉀79.69kg,以每株產果3kg進行計算,需純氮122.4g、純磷21g、純鉀239.07g來確定施肥量。結合當地生產實際分2次施肥(具體詳見表2),第1次施肥時間在3月24日,每樁施入山東億豐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黃金有機肥1.25kg,氮肥總量的60%,鉀肥總量的40%,磷肥總量的50%;第2次施肥時間在7月20日,施入氮肥總量的40%,鉀肥總量的60%,磷肥總量的50%。除施肥量不同以外,其他管理措施相同。
沿樹冠滴水線內側挖深度控制在10~15cm以內、寬20cm左右的環形溝,按試驗處理將肥料均勻撒施在溝內,施肥后及時覆土,并灌透水1次。
1.4 測定項目及方法
果實采摘后,記錄每個小區的采果數量,測定單果重。掛果量多時,每個處理選擇大小均勻、無病蟲為害、果色均勻的火龍果8~12個,每處理采集的樣品混合后,分析測定果實可溶性固形物、水分含量等。

表2 火龍果施肥試驗各處理施肥量
氮肥農學利用效率=(施氮肥區火龍果產量—不施肥區作物產量)/施氮肥量;鉀肥農學利用效率=(施鉀肥區火龍果產量—不施肥區作物產量)/施鉀肥量;相對產量(%)=(無肥區實收產量/全肥區實收產量)×100%。
Excel軟件進行試驗數據的統計和分析。
2.1 不同施肥處理對火龍果產量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不同的氮鉀肥配比對火龍果產量有明顯的影響,N2K1處理產量最高,產量達1698.8kg/667m2。
施等量氮肥的基礎上,隨著鉀肥的增加,產量先升高而后降低,處理N2K1達到最大值為1698.8kg/667m2,較不施鉀肥N2K0處理提高10.52%。說明在施等量氮磷肥的基礎上,增加鉀肥的施用量可以提高火龍果產量。
施等量鉀肥的基礎上,隨著氮肥的增加,產量先升高而后降低,處理N2K2達到最大值1431.83kg/667m2,較不施氮肥N0K2處理提高18.78%。說明在施等量的磷鉀肥的基地上,增加氮肥的施用量可以提高火龍果的產量。

圖1 不同處理火龍果的產量
2.2 不同施肥處理對肥料農學利用率的影響
2.2.1 不同氮肥用量水平對鉀肥效果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在磷鉀肥用量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施氮量的增加,產量、氮肥利用率出現先升高后下降,當氮肥用量施肥量(N 53.79kg/667m2)時產量及氮肥利用率達最大值。隨著氮肥的增加,產量及氮肥利用率呈下降的趨勢。說明在磷和鉀用量不變的情況下,施用一定量的氮肥可增加氮的利用率,而施用量過大則利用率會下降。從本試驗來看,最有利于磷鉀肥肥效發揮的是中氮水平條件。

表3 不同處理對肥料農學利用率的影響
2.2.2 不同鉀肥用量水平對氮肥效果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在氮磷肥用量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施鉀量的增加,產量、鉀肥利用率出現先升高后下降,當鉀肥用量施肥量(K2O52.6kg/667m2)時產量及鉀肥利用率達最大值。隨著鉀肥的增加,產量及鉀肥利用率呈下降的趨勢。說明在氮和磷用量不變的情況下,施用一定量的鉀肥可增加鉀的利用率,而施用量過大則利用率會下降,從本試驗來看,最有利于氮磷肥肥效發揮的是低鉀水平條件。
2.2.3 對相對產量的影響 由產量結果看:缺氮的相對產量為84.19%,缺鉀的相對產量為107.35%,通過計算結果反映出試驗區土壤養分缺乏的順序為:氮>鉀,說明鉀肥投入應適量。
2.3 不同施肥處理對果實可溶性固形物、水分的影響
由表4可看出,各處理中N3K2果實水分含量最高,其次是N2K2處理,最低的是N2K0處理;全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處理最高N2K1和N1K1最高,含量最低的是N2K2處理。
2.4 不同施肥處理對經濟效益的影響
從表5可看出,不同施肥處理后,對果實單果重有一定的影響,不施氮或不施鉀肥的處理,單果重在350g以上的大果所占比重率較低;在勞動力成本、其它投入不計的情況下,N2K1處理純收入最高,達12202.33元/667m2,N2K0處理純收入達10752.57元/667m2,N2K2處理位純收入9297.37元/667m2,分別位居第2、3位。說明氮肥施用量在53.79kg/667m2時經濟效益達最大,無鉀、中鉀或高鉀配施會降低經濟效益。

表4 不同施肥處理對火龍果可溶性固形物及水分的影響

表5 不同施肥處理對火龍果經濟效益的影響
注:有機肥3元/kg,尿素2元/kg,磷肥1元/kg,硫酸鉀4.5元/kg,300g以下小果4元/kg,300~350g中果6元/kg,350g以上大果10元/kg計。
肥料利用率反映了作物對養分的利用情況,產量隨著氮肥施用量的增大先增加而后降低,表明過量的施用氮肥會降低肥料的利用率,降低產量而影響經濟效益。與王慧娟等對茶條槭施用過多氮肥對產量影響的結果相似;在適量的鉀肥濃度下,鉀肥對提高火龍果產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本試驗中超量的鉀肥施用導致火龍果產量下降,與李煥忠等對紅櫨研究“過量鉀肥降低作物葉綠素含量,降低產量”的結果相似。
不同氮鉀肥料配施對火龍果單果重、產量產生一定的影響,且二者存在著交互影響效應。綜合考慮生產成本及收益,對火龍果產量進行經濟效益分析,以中量水平的氮、磷肥和低量水平的鉀肥增產效率最高,即在土壤中增加配比肥料N∶K2O為1∶0.98時火龍果的產量及經濟效益達最佳。
本試驗中因有機肥用量及磷肥水平處于固定條件下進行的,若有機肥用量、磷肥水平改變,試驗結果將有所改變。
[1]吳志勇,閆靜,施維新,等.“3414”肥料效應試驗的設計與統計分析[J].新疆農業科學,2008,45(1);135-141.
[2]李潤唐,張映南,黃應張,等.火龍果礦質營養元素分布[J].中國南方果樹,2010,39(1):47-48.
[3]李興忠,范建新,鄧仁菊,等.氮磷鉀肥配施對火龍果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12,40(2):56-60.
[4]林建明,林電,許杰.不同氮鉀配比對芒果產量與品質的影響[J].廣東農業科學,2012(10):92-97.
[5]張洋,張榮,孫小鳳,等.不同氮鉀用量對旱地春油菜生長發育的影響及肥料效應的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7):3877-3879.
[6]周忠新,于振文,許衛霞,等.氮磷鉀用量及配比對小麥產量、蛋白質含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06(3):42-44.
[7]蘇偉,魯劍巍,劉威,等.氮磷鉀肥用量對紫云英產量效應的研究[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9,17(6):1094-1098.
[8]彭少兵,黃見良,釧旭華,等.提高中國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J].中國農業科學,2002,35(9):1095-1103.
[9]王慧娟,孟月娥,趙秀山,等.不同施肥水平對茶條槭生長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8,14(5):1023-1026.
[10]李煥忠,張吉立.葉面噴肥對美國紅櫨葉片蒸騰速率和胞間二氧化碳濃度影響的研究[J].北方園藝,2011(05):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