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上映的美國電影《加勒比海盜5》被盜片;英國的醫院被黑、系統癱瘓;中國的高校網被入侵、學生論文被鎖——在上個禮拜,名為“永恒之藍”的病毒席卷了全球,而策劃這一切的黑客們只索要比特幣。
這一連串的新聞,不僅讓比特幣重新在新聞中火了,在價格上更是借勢大火一把,直接突破2000美元大關?;叵?009年比特幣剛出現的時候,價格還不到1美分,短短8年就上漲了200萬倍。
這前無古人的逆襲神話,造就了一批比特幣富翁,其中就包括文克萊沃斯兄弟:在比特幣還不到10美元的時候買下了100萬個,不到1000萬的投入如今已經換回了整整20億。
單說文克萊沃斯的名字,也許大家并不熟悉,但是說到他們和扎克伯格的恩怨,幾乎是街知巷聞:在哈佛念書時,這對兄弟想要創建一個社交網站,他們請扎克伯格來編程,結果扎克伯格用這個創意,創建了自己的網站Facebook。
之后兄弟倆把扎克伯格告上了法庭,打了4年的官司,最終扎克伯格向他們支付了5600萬美元的賠償。
故事被改編成電影《社交網絡》搬上銀幕,這段秘聞也因此被大家熟知。在電影中,兄弟倆出身于精英家庭,并且在哈佛校園內沿襲了這一身份,成了這個精英學校中的精英,最牛兄弟會“鳳凰社”的成員,皮劃艇隊的骨干,有頭腦,體格健壯——這些都是寫實的設定。
文克萊沃斯兄弟有很好的商業頭腦,但論創業能力未必比得上扎克伯格,他們感興趣的也不是技術,而是如何利用技術賺錢。
從扎克伯格那里拿到賠償金之后,他們沒有用來創業,搖身一變成了風險投資家,初期投資了一些小型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只是小打小鬧。直到后來投資比特幣,才真正名聲大噪,從此不再只是“和扎克伯格有過節”的那對雙胞胎,而是有了獨立的標簽:比特幣投資大亨。
2012年,兄弟倆第一次知道比特幣,和朋友聊天,偶然得知,他們的第一個念頭是:這東西要么一飛沖天,要么一文不值。然后他們決定冒一下險,大量買入,當時的價格還只是個位數,結果不到一年就飆升到了兩百多美元。
價格瘋漲的原因很多,接納比特幣支付的黑市交易火爆、中國熱錢的涌入、美國金融監管當局對比特幣合法性的承認,還有就是當年的塞浦路斯事件:為了度過債務危機,塞浦路斯政府強行凍結了居民在銀行的存款。
這引發了信任危機,同時讓大家開始疑惑:是不是真的需要一種不受政府控制的貨幣?而這正是比特幣的支持者喊出的口號。
人們總是追逐著價格上漲的東西,所以那段時間比特幣的交易量每個月都在創新高。然后毫無征兆地,在短短6個小時之內,它的價格就腰斬了一半多,最后跌到只剩70美元,只有像文克萊沃斯兄弟這樣,早期進入的持有者,毫發無損。
文克萊沃斯兄弟沒有因為價格崩盤、市場不樂觀而賣掉手上的比特幣,他們仍舊看好這項投資,認為它可以跟黃金一樣,成為最佳的避險資產,因為比特幣的總量是一定的——2100萬枚的上限,所以不必擔心通貨膨脹,一定還有增值空間。
比特幣最初被程序員們寫出來,是將它作為一個理想,自由主義經濟下的自由主義貨幣,但是現在已經完全變味了,它成為了投機客們的最愛,價格動不動就腰斬,要不就是暴漲50%、100%甚至200%。
它的概念被炒來炒去,但是作為基礎和初衷的支付功能,卻并沒有重大突破,而沒有這根基的支撐,比特幣就永遠無法擺脫海市蜃樓的嫌疑。
即便是文克萊沃斯兄弟這樣對比特幣無限看好的,也不得不承認,他們可能會錯得離譜,會摔得很慘,但是用兄弟倆自己的話說:“我們喜歡嘗試新事物,并想看看它能走多遠?!?/p>
所以他們繼續冒險,不僅當比特幣最大的投資者,還成立了一個比特幣交易所Gemini,而且發起了第一款比特幣信托基金。
他們也很會強調重點:Gemini很安全,挖過來的都是谷歌、愛彼迎、橋水基金這些大公司的首席安全官、安全工程師,所以不用擔心像曾經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門頭溝那樣,系統崩潰、比特幣被盜、平臺倒閉,所有的投資一下子全部打水漂。
開交易所是步后塵,但是發起比特幣信托基金,兄弟倆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早在2013年,他們就第一次向美國證券交易所遞交了基金上市的申請,希望可以通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比特幣中,買賣比特幣的股票,從而讓它變得更流行,避免“這個市場被中國搶走”。
今年他們又再次申請,但是仍然沒有通過——關于比特幣的爭議和疑慮從未消除,倒是當初那句“市場被中國搶走”一語成真,如今70%的比特幣交易都來自中國,是無可爭議的全球最大市場。
在和扎克伯格的那場訴訟中,兄弟倆在輿論中完全落下風,連哈佛校長都公開說他們是渾蛋。但是如今在比特幣上的冒險,讓他們終于揚眉吐氣。
不過兄弟倆并沒有覺得自己已經笑到了最后,比特幣可能有巨大的前景,也可能是巨大的陷阱,只不過他們無法抑制自己的好奇,也許“最終一無所有,但還想玩得更多”。
(步步清風摘自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