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產品思維?什么是資本思維?用形象的話來說,范冰冰是產品思維,就是我們所說的產品做到極致。有一種讓人驚艷的感覺:膚白貌美勾魂眼,拍個廣告上千萬。為什么說趙薇是資本思維呢?因為趙薇賺錢的方式是通過資源整合、資本上市,通過由實入虛來賺錢。為什么說嫁人你學得了范冰冰,學不了趙薇呢?
首先我們看,范冰冰的盈利方式是什么呢?是傳統企業的盈利方式: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然后去拍廣告。有企業家問,請范冰冰拍廣告要多少錢呢?有人說范冰冰的企業代言費是稅后兩千萬,大家都覺得是天價。這個稅其實是稅務局的稅,也就是加上稅的話兩年要三千多萬。但是如果每年靠拍廣告賺錢,賺到趙薇那樣的財富需要多少錢呢?
趙薇在2015年的盈利是40億,如果讓范冰冰拍廣告,就算一年拍十個廣告,賺兩億,要二十年,志玲姐姐都老了!所以這就是產品思維和資本思維的區別。
這也是一個互聯網思維:朋友圈經濟。娛樂圈的人最好不只在娛樂圈混,最好和資本圈、實業圈的人建立強連接,而趙薇就是這樣做的。趙薇在她的人生低谷時,認識了現在的老公黃有龍,黃有龍是馬云浙江總商會的秘書長,還是馬云的投資合伙人,一起投資了恒大足球,所以趙薇嫁人其實是嫁入了財經圈。趙薇也非常善于學習,我們看2015年趙薇資本操作的一個案例:
她在拍《還珠格格》時,接觸了一家上市公司,叫“文化中國”,其實它的前身是華藝影視。但是在香港上市的股價是出奇的低,跌破一塊錢,市價只有五六毛錢。在香港其實有很多這樣的企業,有的甚至只要幾分錢。但是“殼資源”也非常重要,趙薇就把這家公司介紹給了馬云。而馬云正想進軍影視業,就以每股0.6港幣的價格買了60%的股權,然后以一塊六的價格賣給了趙薇夫婦,六毛錢買的一塊六賣出,有人說這不是坑朋友嗎?如果有這樣的想法就錯了,資本思維就是大家通過整合資源,共同從市場上套利。
后來的戲就非常精彩:趙薇夫婦買了文化中國的股票之后,馬云成了文化中國的實際控制人,之后就把這家公司乾坤大挪移,改頭換面,注入了“娛樂寶”和“淘寶電影票”,改名“阿里影業”。由華藝影視到文化中國,再到阿里影業,馬甲換了,殼資源仍然是一個。又和光線傳媒去換股、炒作,股價連連拉升。在主力的掩護下,趙薇夫婦一塊六買的股票,不到半年的時間,以三塊九的價格高位套現。一下子賺了10億的現金。最初投入的資本是31億,半年之后股票市值已經是71億,賺了40億。
范冰冰拍廣告要拍20年,所以說產品思維到資本思維是一個驚險的跳躍。趙薇和黃有龍結婚之后,有夫家雄厚的資本做支持,而進入了商界資源整合的圈子。
除此之外,這些年來趙薇的投資還覆蓋了影視制作、發行等各個環節,一個成功的影視商業帝國已初見雛形,這或許是一個女明星在資本市場上所能實現的最高成就了。
所以說范冰冰拍戲拍得再好,也只能是產品思維,趙薇卻是能夠整合商業資源的人。對于我們的企業家來說,學范冰冰把產品做到極致,最重要的是如何在互聯網時代轉型,學會鯉魚躍龍門。從產品思維轉到資本思維。獲利空間會提升很多。
(變色龍摘自《李光斗品牌商學院》2017年6月6日 圖/豆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