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溢行,朱群,郭磊,費麗強
(國網嘉興供電公司,浙江嘉興314033)
繼電保護定值三核對優化策略研究與應用
蔡溢行,朱群,郭磊,費麗強
(國網嘉興供電公司,浙江嘉興314033)
隨著嘉興電網規模的不斷擴大和變電站建設的智能化發展,迫切需要一種高質量、高效率的工作方法來適應不斷增長的工作量。詳細研究了保證電網穩定運行的繼電保護定值三核對工作,提出了適應當前發展形勢的定值核對策略。該策略充分立足于現場的實際情況,將定值三核對工作細化至每日工作當中,從源頭把控保護定值變動情況,根據常規站、智能站各自特點分類核對,再利用繼電保護故障信息系統進行輔助判定,節約了每年的定值核對時間,并且充分保證工作質量。
繼電保護;定值管理;三核對;變電站
繼電保護技術和通信技術的進步,使得變電站由常規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嘉興電網發展至今已有500 kV變電站5座,220 kV變電站32座,110 kV變電站120余座。第一座智能站于2011年投產,如今已接近30座。110 kV及以上保護設備總計1 700多臺,相應的整定單數量也有1 700多份。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電網規模日益擴大,保護設備的管理工作量也與日俱增。在每年迎峰度夏期間,電網調度部門會組織一次全網的定值三核對工作,其目的在于確保現場繼電保護裝置定值與現執行整定單定值一致,杜絕繼電保護誤整定事故的發生,保證電網的穩定運行。
繼電保護定值管理工作是保證電網穩定運行的堅實基礎。嘉興電網一直注重定值管理工作的可靠和創新,經過不斷的探索和積累,定值管理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流程。圖1為嘉興電網的定值閉環管理流程。

圖1 定值閉環管理流程圖
2.1 現場保護設備定值調閱方式分析
目前,嘉興電網變電站主要分為常規變電站和智能化變電站兩大類。從嘉興第一座變電站建成投產至今,保護設備也經歷了多次更新換代。從2012年起,智能化變電站在嘉興公司全面開展建設,新上的變電站基本都是智能化變電站。智能化變電站比常規變電站要便捷。以二次電纜連接為主的常規變電站,雖然保護裝置會根據使用年限評估更換,但是,整站的應用功能基本沒有變化。因此,根據常規變電站與智能化變電站各自的特點,結合實際情況,可以得到保護裝置定值調閱的方式,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保護裝置定值調閱方式
在常規站的建設過程中,由于各公司運行要求不同,現場的后臺未將保護裝置定值召喚功能納入運行要求。起初由于電網規模小,定值核對可以通過裝置查看,或通過現場打印機打印出定值再核對。但是,隨著電網規模的不斷擴大,保護裝置越來越多,對這一類常規站的保護裝置進行一次全面的定值核對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
智能化變電站的設備之間通過光纖進行數字信號傳輸,用SCD虛端子連接代替了傳統的二次電纜,整個變電站實現了數字化傳輸。智能化變電站的監控后臺具備召喚整站保護裝置定值的功能,并配置了1臺網絡打印機。因此,智能化變電站的定值調閱方式比常規站多了一項站內后臺調閱。
2.2 目前定值三核對方式
以往定值三核對工作開展的常規流程是:由繼保室編制定值核對表格并下發至運行單位,運行單位將定值單定值和裝置定值核對后填寫并反饋表格,隨后繼保室、調度和檢修根據運行單位反饋的表格分別核對,由繼保室將最終結果核對匯總,整改、總結從中發現的問題。
嘉興電網的定值核對表根據調度管轄范圍將220 kV與110 kV變電站按電壓等級分別統計。定值核對表分四部門填寫,其中,內容包含保護裝置的設備名稱、保護型號、軟件版本、整定單編號、核對人姓名和核對時間等各類要素。這一表格包含了進行保護定值管理工作所需的關鍵信息。此信息為運行、檢修、調度的臺賬建立提供了統一性,因為運行、檢修、調度部門在編制設備臺賬時,錄入的數據來源有所不同,通常運行部門抄錄裝置面板數據,而檢修部門抄錄裝置內部型號版本信息,兩者之間通常有差異。通過這一表格完善設備信息,統一相關內容,十分有利于今后保護設備升級、改造等工作的開展。
2.3 定值三核對優化策略
2.3.1 保護定值變動記錄
由歷年的定值三核對結果情況發現,有大部分的定值核對工作其實是重復勞動,我們可以從中突破,想辦法優化。雖然每年基建、技改、大修工程有很多,但涉及到定值變更的裝置相對于整個電網來說只是一部分,甚至有些裝置定值近十年都未變動過。每臺裝置的定值變動主要有3種情況:①定值重新計算整定;②設置沖擊定值,更改時間,隨后復原;③裝置具備2個及以上定值區,需要切區,以適應不同供電方式。如何掌握裝置定值是否變動過,其實是有一定方法的。每臺裝置定值變動都會在檢修申請或新設備投產啟動方案中一一提及,因此,只需在審閱檢修申請、啟動方案時,記錄好涉及到的新整定單執行、沖擊定值設定、定值區切換的保護設備,這項工作并不復雜。繼保室每年新編的整定單都有目錄編號,再根據執行反饋情況進行統計,是非常便利的,統計情況按表2填寫。
2.3.2 常規站與智能站定值核對方式
往年定值核對工作都要求運行人員將整定單與裝置實際定值核對,因此,運行人員一般在保護裝置上查閱比對定值。這種方式具有局限性,不方便。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變電站功能越來越智能化,可以根據常規站與智能站各自定值調閱的特點加以定值核對優化。對于智能站,在定值核對時,只需從監控后臺召喚保護裝置定值,或后臺打印出定值,再與定值單進行核對,此方式更加方便、快捷。

表2 嘉興電網繼電保護裝置定值變動表

圖2 定值三核對優化流程圖
2.3.3 優化后的定值三核對方式
根據以上幾種方式,研究出了優化后的定值三核對流程,如圖2所示。此優化的核對策略大大提高了核對效率,并且更具有針對性,將全部精力集中至小范圍的定值核對中,減少了人為錯誤的發生。此優化策略在2016年的定值三核對工作中充分運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據統計,2015-06—2016-06,涉及沖擊定值設置、定值區切換的保護裝置共有86臺,新出的整定單共458份,總數為544份,約為整個電網保護定值數量的1/3.
2.4 保信系統對定值三核對的輔助運用

圖3 保信系統所召喚的現場保護裝置定值
隨著電網智能化和通信技術飛速發展,繼電保護故障信息系統在電網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保信系統為繼電保護運行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持,并且為電網故障提供信息支持和分析決策。比如嘉興電網,所有220 kV變電站和110 kV智能變電站的保護設備均已接入保信系統,并且正在逐步擴建至整個電網。保信系統具備查看故障錄波報文、保護動作信息、召喚保護定值等功能。通常情況下,該系統只配置在調度端等主管部門。在進行定值三核對工作時,有此系統的核對人員也可以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對有疑問需確認的定值內容,可以直接召喚定值再核對。圖3為嘉興保信系統所召喚的現場保護裝置定值,而圖3中第三列“值”即裝置的實際定值。
保護定值三核對優化策略立足于現場實際情況,從源頭把控保護定值變動情況,根據常規站、智能站各自特點分類核對,再利用保信系統輔助判定,節約了每年的定值核對時間,保證了工作質量。這一策略將定值管理工作分散到每日工作中,不需太多時間,卻效果顯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張全,張天舒,邱東洲.東北電網繼電保護定值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東北電力技術,2003(6):36-38.
[2]徐馳.繼電保護設備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4,28(12):98-99.
〔編輯:白潔〕
TM771
:A
10.15913/j.cnki.kjycx.2017.15.130
2095-6835(2017)15-0130-03
蔡溢行(1987—),男,主要從事繼電保護整定與計算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