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研究員周少鵬
志邦股份:櫥柜穩健增長衣柜逐步放量
本刊研究員周少鵬
志邦股份(603801)是剛上市不久的次新股,主營業務為定制家居,主要包括櫥柜和衣柜兩大業務。受房地產調控的影響,市場擔憂公司業績恐受波及。日前筆者參加了志邦股份半年報業績說明會,副總經理蔡成武、財務總監范建忠出席本次會議并對公司經營情況作了交流。從交流的情況看,公司櫥柜業務仍然保持穩健增長的態勢,衣柜業務產能也逐步放量,未來成長值得期待。
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8.2億元,同比增長39.74%,凈利潤6430萬元,同比增長29.4%。分業務來看,公司櫥柜業務上半年收入為7.2億元,毛利率穩定在38%-39%,衣柜業務收入為7988萬元,毛利率提升至26.4%,改善幅度較大。
對于兩項業務未來的前景,公司表示樂觀,櫥柜業務未來內生增長(單店創收)會保持雙位數增長,外延(開店數量)會保持15%左右的增長,目前櫥柜業務主打中高端,整體客單價平均為2萬元左右,未來會推出主打低端市場的獨立品牌IK,預計客單價會在1.2萬以內;衣柜業務計劃今年收入翻兩番,明年收入翻一番,到2019年訂單量做到10億。從開店數量看,上半年櫥柜1190家,衣柜226家,全年計劃1500-1600家,2018年底到2000家。從訂單看,地產目前影響不明顯,7-8月每月的訂單量有40%以上的增長;從產能的投放看,上市募投的項目已經開始試產,比原計劃提前,預計產能將于2018年打滿。但2019年產能可能又會捉襟見肘,公司會提前布局繼續擴產。在產能逐步投放下,公司預計全年營收有望保持35%以上的增速。
上半年大宗業務模式1.1億元,同比增76%,營收占比13%。大宗是公司主要的渠道之一,此前一度超過15%,上半年出現下降主要是公司在控制規模,達標凈利率低于10個點的項目不做,未來爭取業務占比不超過15%。目前大宗毛利在24%-26%波動,但由于銷售成本低,凈利率保持在10%以上,盈利能力相對較強。
上半年公司營業成本同比增長46.8%至5.28億元,增速明顯超過營收,顯示出較大的成本壓力。公司表示,上半年成本方面有一定上漲壓力。首先第一大原材料板材由原來的密度板改為現在的刨花板,國內能生產的大企業就那么十幾家,其他家居企業都在搶,導致今年板材價格每張上漲了8-10塊錢,公司如果需要200萬漲板,成本就會上行2000萬。另外,五金、包裝、樹脂等原材料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不過公司不像索菲亞那樣提價,主要還是通過精細化管理來消化成本,這一塊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上半年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同比都有下降。此外,公司的優勢區域在華東地區,現在有三個工廠,2019-2020年會增加到5個工廠,覆蓋1000公里的范圍,規模效應會出來,成本也會逐步下來。
從運營效率看,公司目前的訂單完成平均為25天,現場安裝成功率85%以上,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未來公司會繼續推動信息化生產流程建設,提高運營效率。
最后,對于定制家居行業是否即將進入價格戰階段的問題。公司表示,現在櫥柜加上衣柜的市場容量在3000億左右,市場很大但品牌很多,目前行業前10名市占率只有12%,集中度很低,未來一段時間內還會是企業跑馬圈地、大品牌提升集中度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3000-5000萬規模的企業消失會很快。即使最終有價格戰,3年內也不會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