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 馬亞樓
高考化學計算型試題分類例析
陜西 馬亞樓
計算型試題既能考查基礎知識,又能考查計算能力,在近年的高考中占有較大比重,其考查方式主要有以下幾類:
例1 (2015新課標Ⅱ)二氧化氯(ClO2,黃綠色易溶于水的氣體)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劑,工業上可用KClO3與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該反應氧化劑與還原劑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的有關計算,解題時依據電子得失相等即可。工業上可用KC1O3與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在反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從+5價降低到+4價,得到1個電子,氯酸鉀是氧化劑。S元素的化合價從+4升高到+6價,失去2個電子,亞硫酸鈉是還原劑,則根據電子得失相等可知該反應氧化劑與還原劑物質的量之比為2∶1。
答案:2∶1
例2 (2016上海)某鐵的氧化物(FexO)1.52g溶于足量鹽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標準狀況下112mL Cl2,恰好將Fe2+完全氧化。x值為( )
A.0.80B.0.85
C.0.90D.0.93

答案:A
【點評】進行氧化還原反應計算時,注意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守恒原理的運用,注意平均化合價的應用,等等。氧化還原反應側重考查學生的計算分析能力。
例3 (2015新課標Ⅰ)烏洛托品在合成、醫藥、染料等工業中有廣泛用途,其結構式如圖所示。將甲醛水溶液與氨水混合蒸發可制得烏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應生成烏洛托品,則甲醛與氨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A.1∶1B.2∶3
C.3∶2D.2∶1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有關物質的量的計算,由題給烏洛托品的結構簡式可知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6H12N4,根據元素守恒,則C元素來自甲醛,N元素來自氨,所以分子中的C與N原子的個數比即為甲醛與氨的物質的量之比為6∶4=3∶2,故選C。
答案:C
例4 (2016上海)稱取(NH4)2SO4和NH4HSO4混合物樣品7.24g,加入含0.1mol NaOH的溶液,完全反應,生成NH31 792mL(標準狀況),則(NH4)2SO4和NH4HSO4的物質的量比為( )
A.1∶1 B.1∶2C.1.87∶1D.3.65∶1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混合物的計算。解題時先利用極值法判斷氫氧化鈉過量情況,氫氧化鈉不足時硫酸氫銨電離出的氫離子優先反應,然后銨根離子與氫氧化鈉反應,根據氨氣的物質的量可計算出硫酸氫銨的物質的量,然后利用總質量可計算出硫酸銨的質量,最后可計算出混合物中(NH4)2SO4和NH4HSO4的物質的量之比。

答案:C
【點評】有關物質的量的計算常常涉及微粒個數、混合物分析等,題目難度中等,正確分析微粒情況及發生反應的先后順序是解題的關鍵。實際運用中注意掌握極值法等計算方法在化學計算中的應用,培養分析能力及化學計算能力。
例5 (2016海南)油酸甘油酯(相對分子質量884)在體內代謝時可發生如下反應:

已知燃燒1kg該化合物釋放出熱量3.8×104kJ,油酸甘油酯的燃燒熱為( )
A.3.8×104kJ·mol-1B.-3.8×104kJ·mol-1
C.3.4×104kJ·mol-1D.-3.4×104kJ·mol-1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由熱量來計算反應熱。由于燃燒熱指的是燃燒1mol可燃物生成穩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熱量。燃燒1kg油酸甘油酯釋放出熱量3.8×104kJ,則1kg該化合物的物質的量為1 000g÷884g/mol,則油酸甘油酯的燃燒熱ΔH=-3.8×104kJ÷(1 000g÷884g/mol)=-3.4×104kJ·mol-1,故選D。
答案:D
例6 (2016浙江)催化還原CO2是解決溫室效應及能源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Cu/ZnO催化劑存在下,CO2和H2可發生兩個平行反應,分別生成CH3OH和CO,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答案:+41.2
【點評】這類試題解題的關鍵是理解反應熱、燃燒熱的,熟練運用蓋斯定律,并要注意燃燒物質的物質的量等數量關系。
例7 (2016四川,節選)在一定條件下CO(g)+H2OH2(g),當CO與H2O(g)的起始物質的量之比為1∶5,達平衡時,CO轉化了。若akg含Ca5(PO4)3F(相對分子質量為504)的質量分數為10%的磷尾礦,在上述過程中有b%的Ca5(PO4)3F轉化為P4,將產生的CO與H2O(g)按起始物質的量之比1∶3混合,則在相同條件下達平衡時能產生H2______________kg。
解析:本題是有關化學平衡的計算,解題時根據題給數據利用三行式分析即可。設CO的起始濃度為1mol/L,則水蒸氣的起始濃度為5mol/L。

相同條件下當CO與H2O(g)的起始物質的量之比為1∶3,平衡常數不變,設轉化的CO為x。

【點評】關于化學平衡的計算,需要注意理解平衡常數的意義,分析物質間轉化的關系等,試題計算量一般較大,難度較大,但能夠充分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運用及計算等能力。
例8 (2016上海)CO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應用廣泛的化工產品。CO2與過氧化鈉或超氧化鉀反應可產生氧氣。
完成下列計算:
(1)CO2通入氨水生成NH4HCO3,NH4HCO3很容易分解。2.00mol NH4HCO3完全分解,分解產物經干燥后的體積為________L(標準狀況)。
(2)某H2中含有2.40mol CO2,該混合氣體通入2.00LNaOH溶液中,CO2被完全吸收。如果NaOH完全反應,該NaOH溶液的濃度為________。
(3)CO2和KO2有下列反應:

若9mol CO2在密封艙內和KO2反應后生成9mol O2,則反應前密封艙內H2O的量應該是多少?列式計算。

300mol CH4完全反應后的產物中,加入100mol CO2后合成甲醇。若獲得甲醇350mol,殘留氫氣120mol,計算CO2的轉化率。

(2)2.40mol CO2與NaOH完全反應,產物可能為Na2CO3或NaHCO3或二者都有,假設全部生成NaHCO3,則發生2.40mol,則c(NaOH)==1.20mol/L;假設全部生成Na2CO3,則發生2n(CO2)=4.80mol,則c(NaOH)=綜合以上兩種情況可知,NaOH溶液的濃度應該為1.20mol/L≤c(NaOH)≤2.40mol/L。
(3)可用兩種方法解答:
方法一:依題意,9mol CO2在密封艙內和KO2反應后生成9mol O2,即n(CO2)∶n(O2)=1∶1,通過觀察題給兩個方程式可知,當把兩個方程式相加時正好符合題目要求:所以有即反應前密封艙內H2O的物質的量為3mol。
方法二:設反應前密封艙內H2O的物質的量為n

根據題意生成氧氣9mol,所以有1.5n+1.5(9-2n)=9mol,解得n=3mol,即反應前密封艙內H2O的物質的量為3mol。
(4)方法一:

設CO2的轉化率為α,CO的轉化率為β

根據題意,共生成350mol甲醇,所以有300βmol+100αmol=350mol ①
根據題意,反應后殘留氫氣120mol,則實際參加反應的氫氣為900mol-120mol,所以有
600βmol+300αmol=900mol-120mol ②
由①②式可得α=0.8,即CO2的轉化率為80%。
方法二:
在合成甲醇的反應中,氫元素在生成物中有兩種存在形式,一是存在于甲醇中,二是存在于水中,設CO2的轉化率為α,

根據題意,反應后殘留氫氣120mol,則實際參加反應的氫氣為900mol-120mol,根據反應中氫元素的守恒可有900mol-120mol=350mol×2+100αmol,解得α=0.8,即設CO2的轉化率為80%。
答案:(1)89.6 (2)2.4mol/L≥c≥1.2mol/L(3)反應前密封艙內H2O的量應該是3mol (4)CO2的轉化率為80%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綜合考查學生的分析、計算能力,題目用到端值法和守恒法,難度較大,易錯點為(4),答題時注意細心。
(作者單位:陜西省永壽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