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ia
最近,一股“草編”風撲面而來。自帶降溫效果,超級適合夏天,簡直開啟了霸屏模式。從秀場、品牌到街拍,處處都是它們的身影,謀殺了一批批時髦精。
話說,這批引起轟動的“草編包”早在幾十年就是一枚bulingbuling的時尚大IP了,現今推出的款式都是對逝去潮流的反哺與復刻,你敢相信嗎?
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Jane Birkin 就把草編包帶火了一陣子,這個女星大家應該比較熟悉,愛馬仕大名鼎鼎的Birkin包就是以她來命名的,她一定無法想象,自己都枯萎成昨日黃花了,仍舊是奮戰在第一線的帶貨女王。
那么,這種草、藤、麻等天然植物編制而成“草編包”,到底是如何誕生,又是如何演變的呢?
草編從我國來講,屬于我們的傳統民間手工藝,也是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積淀。據專家考證,編織藝術的源頭可以上溯到“結繩記事”的時代。戰國時代已有繩結紋飾的銅壺;明清時代人們常用繩結作避邪的飾物;梁武帝詩中也有“腰間雙綺帶,夢為同心結”的吟詠唱。
光用繩子多單調,利用身邊的植物更方便,蒲草、三棱草、葦草、玉米皮、麥桔桿、樹條等野生資源都成為編織的原材料。又據《禮記》載,當時已有專業的“草工”,為大家編織東西,戰國時期,已有用蓑草編制的草衣,用來抵擋風雨。原來古人就是這么應對下雨天的哦~
秦漢時期,草編已在民間廣泛使用,品種有草鞋、草席、草麻、草簾及僧侶信徒打坐的蒲團等,漢代至盛唐,草編亦較發達,除了蒲草編制蒲衣蒲鞋等,還有其它蒲制品,比如提籃、果盒等。所以,我們的“菜籃子”的原型也就漸漸明朗啦。
后來,就不僅僅局限于生活用品,而是加上些染色處理或是裝飾紋樣,做成藝術品。式樣豐富多彩,造型別具一格,很是吸人眼球。
下面就給大家安利兩個極美的草編包品牌。
Aranáz
這是一個來自菲律賓的包袋品牌,由Becky Aranáz以及她的兩個女兒共同創立于1999年,設計靈感來源于菲律賓傳統的手工技藝,再將摩登現代的設計中融入其中,充滿復古質感。
Aranáz的草編包,所有工藝都是從傳統部落文化延伸出來的,蜻蜓、火烈鳥和熱帶植物圖點綴其上,還有可愛的流蘇、穗飾,清新多彩,每一只都讓人感到趣味盎然。
Cult Gaia
以日本的午餐籃作為設計靈感,卻是來自洛杉磯的品牌。擺脫了原有的菜籃子造型,復古的半圓形狀竹籃包,氣質、外觀一點也不亞于大牌,每個女孩子都想拎著它,踏上假日的旅途。
這只竹籃包也屬于實用派,錢包呀、墨鏡呀、化妝品呀,通通可以塞得下!如此有新意的一只包包也自然備受明星博主喜愛,復古靈感的竹籃包清新又簡約,搭配任何單品都很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