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春雨
摘 要:這些年以來關于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方面的技術與其經濟實用性以及衛生環保性開始漸漸引發人民群眾的廣泛注意,我國被稱之為能源再生產與消耗的一個大國,國內經濟這些年以來開始得到迅猛發展,而對應的能源使用量便逐漸持續增多。隨之而來的一個難題便是我國產出的能源總量供不應求,不過可再生能源針對電能比較緊迫有關問題具備較好的緩解壓力效果,所以,應該加強迅速發展可再生能源??稍偕茉雌湟饬x便在于它能夠實現再生,并且在生產過程較為清潔衛生還有能應用的資源較多,同時還是最有發展前途的取代性能源。但是對于可再生能源的運用一般會受經濟、社會、自然等諸多層面的影響,該篇論文便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解析,而且深層次的開拓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的未來方向。
關鍵詞:可再生能源 影響因素 前景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7(a)-0053-02
在我國可再生能源還是相當充裕的,經過對可再生能源實行發電,應具備較為明顯的社會優良效益與環境衛生效益,不過當前可再生能源的研究還只是處在初始發展時期,無論是發展相關技術、研究所需費用或者是投資建設層次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約束?;谶@種情況,該文通過社會經濟、自然環境、社會因素、政治政策這4個領域來這對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的實際影響做出相應的分析,而且對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的未來發展方向做出了有關分析。
1 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影響因素
1.1 自然因素
可再生能源里面所屬的太陽能有關能源重點散布的地方便包含有寧夏、內蒙古甘肅、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市,我國的青藏高原區域所處的太陽能能源比較而言還是相當富饒的,再者來說此區域氣候條件相對云量很少、干燥少雨、地勢海拔比較高,所以,在我國全境內可再生資源里面其太陽能資源最為充裕。而我國西南區域各省份水能能源相當富饒,其占據到我國全部水能資源總量的70%。此外在我國西南各個山區所屬的農區、東部所屬的農區、三北區域較為寬泛的散布著許多生物種類的能源,在這當中,油料林以及薯類農作物大部分被分布于我國的西南各個山農地區,工業生產有機型垃圾、畜禽產生的類便與生活環境、甜高粱農作物與其作物稻桿大部分被分布于我國東部各個農區,邊境所屬的土地木質樹林、能源生產農作物、農林業剩下作物大部分被分布于我國的三北區域。
1.2 經濟因素
1.2.1 經濟發展水平
當前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的相關投資實際效益并不是特別明顯,依據應該政府做出大量物質財政方面的扶持。我國實際發展能力關于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做出的物質財政援助是否相當充裕起到了決定性形式的效果。在我國經濟并不是良好的狀況時,若僅僅運用有限度的金融物資實行扶持,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便較為不值得,但是若經濟相對較好,那么便可以確保我國具備相當充裕的物資財力扶持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關于技術研發等各個方面的有效進展,這些來激發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相應的科學技術不斷穩定前進,還能經過財政補貼的形式進而將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的企業競爭走向有所提升,進而實現利用財政補貼激發的政策來促使能源開發的高效發展指標。不只是這樣,投資者所屬的投資水平同時也有一定層次,將通過經濟相關的發展程度,進而起到決定作用,一般于經濟發展能力比較好的階段才會存在非常充裕的產業資金實行相應的投資活動,由此可知,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有關項目的水平也同樣會受到來自我國經濟發展趨勢方面的影響。
1.2.2 融資渠道
資金實現融合路徑多種形式化會對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的大力發展帶來比較好的強化效果。隨著我國關于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的市場開發工作不斷變強,單單只是依據政府所給予的扶持并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同時很難對投資要求有所滿足,資金融合路徑將會促使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帶來的大層次運用。外國關于可再生能源相關的突入資金其詳細來源便較為寬泛了,包含有國際金融組織、政府機構、風險投資公司、跨國公司、民間資本企業等。不過我國由于匱乏行之有效的投資資金源頭以及融資路徑相對比較少,相應的投資資金便會受到非常大的約束效應。除此之外,鑒于我國當前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國家項目的投資實際效益可靠性較差、投資資金實現回收的時間相對很長,貸款(尤其是關于中長期方面的貸款)比較難。資金匱乏將會引發實質性的開發能力出現停滯于隱藏性可開發能力的結果。
1.3 社會因素
關于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有所影響的另外一個原因便是社會普遍充分認知的層次,而所屬認知的關鍵組成重點包含有我國各大融資組織集團、電網營業公司、各個開發商等。對融資組織集團而言,關于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的了解層次,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詳細項目的風險預估最終結果存在較大的影響因素,這里面了解層次假如很低,那么便會引起其評估項目風險性與其現實對比而言較高,進而引起項目進行融資受到阻礙。關于國家電網公司而言,真正地了解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進而處理好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而且網絡比較難方面的困擾。對開發商而言,針對可再生能源的了解層次若是比較高,則針對企業公司實行相對適宜的辨別,而且金融投資決策便會更加具備效益,特別是部分社會責任感比較強,事實上對可再生能源所屬的進展工作項目實行金融投資。
2 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前景分析
《可再生能源法》發表之后,中國關于可再生能源已然得到了迅猛快速前進,各個種類的可再生能源開始逐漸增加,水力進行發電的年裝機總容量第一次打破1 000萬kW電量,總計裝機所屬總容量超過了12 500萬kW,占到全體技術可開發總量的25%;風力進行發電在2006年末期裝機總容量超過133.2萬kW,要多于過往20年的產量總和,與2005年所屬的同時期作比較,其實際增長速率達到270%;太陽能光伏進行發電形成的能力首次超過了30萬kW,對比于上年總量加大了15萬kW,比世界總生產電量能力的10%還多;關于開發運用生物質能的方面,同時也有很大進展,這里面關于用戶沼氣池便超過了1 900多萬口,大中種類的沼氣設施總量達到2 000多處,沼氣運用量達到90多億m3。為深層次推行我國關于可再生能源有關行業進展工作,已然定制了《可再生能源關于中長期發展規劃》。規劃確切表明了要在2020年底,可再生能源所屬的年使用總量需要超過6億噸形式的標準煤,占據到能源消耗總量中的15%。
除此之外,通過改進能源組織構造、維護生態自然環境、建設經濟社會穩定持續性發展政策方面的實行開發,我國關于可再生能源實行發展的趨勢相對較好,于21世紀前期將會存在巨大的進展,到了21世紀中葉便將會可能漸漸進展形成我國關鍵性的取代資源。重點因素包含有下面這幾個層次。
(1)我國擁有較為富饒的可再生能源物質資源能供應發展與運用。當前小水電類型的資源僅僅開發了大概1/3;太陽能所屬的開發運用量更是不及可進行開發總量的1%。風能有關資源的實際開發運用總量也只是全部可進行開發物質資源總量的9/10 000;當代化生物質能實現開發的數量僅僅只存在331萬噸形式的標準煤,只是占據到我國可進行開發應用物質資源總量的0.6%;地熱能以及海洋能方面的已然進行開發的運用量,對比于總資源量而言便更加少了。
(2)我國關于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應求總量還是相當大,其市場也比較廣泛。我國是目前國際上最大的發展型國家,人口基數比較多,工業化所屬的任務依舊未能實現。國民總體經濟開發方面還需不斷進行,人民實際生活質量也有所提升,社會層次的每一項事業均得到發展,一定會對能源所屬的要求需要較多、較高的需求。各個層次的預測發現,在21世紀中期,可再生能源便會當作是我國能源提供的重點種類。我國工程院所進行主持的“我國可持續穩定發展能源戰略相關研究”課題預估,到2020年以及2050年,可再生能源所供應的總能量將會分別實現4.75億噸形式的標準煤以及6.19億噸形式的標準煤,兩者分別占據到一次能源要求總量相應的18%以及23.1%。20世紀末我國計委能源研究所完成的“中國中長期能源相關戰略研究”表示,到達2020年以及2030年,可再生能源方面將開始漸漸發展變成我國關鍵性的取代能源。
可再生能源其發展勢態較為迅速,再者我國關于可再生能源進行發展所屬未來趨勢較為廣闊,所以,能想得到可再生能源將會于不久后便會具備更為普遍性的使用,進而給我國關于現代化經濟建設不斷強化。
3 結語
近幾年,我國關于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于的發展勢態較為迅猛,不過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對于整體組織結構層次依舊占據著相對較低的比例。關于如此,政府有關部門盡管做出了對應的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還是受到來自我國社會層次、經濟層次、自然環境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基于這樣,該文詳細地解析了此類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并且針對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的未來趨勢做出了相應分析。
參考文獻
[1] 孫欣,黃永紅.“新能源發電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2(35):95-96.
[2] 余霞,夏菁.關于高校本科專業選修課的若干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2(32):72-73.
[3] 路甬祥,清潔、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回顧與展望[J].科技導報, 2014,32(28):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