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淑敏
婚姻新策略
◎ 畢淑敏

齊眉30歲了,那張臉精致得無可挑剔,只是眼角已經有了細小的皺紋。她是社會學的碩士,在一家很好的單位任職。她說:“我就想不通,那些條件好的男人怎么就匆匆忙忙地把自己給處理掉了,而不等等我們呢?”
我說:“你要找的男人大約是多大年紀呢?”
她說:“年齡不能太大,最多比我大五歲。”
我說:“能不能選擇年齡比你小一點的男人呢?”
她思忖了一下說:“最多只能小兩歲。”
我說:“我知道了。你對他們的身高有沒有要求?”
齊眉說:“當然有要求了。我身高一米七,他總不能比我還要矮吧?還要算上高跟鞋的高度,我就算不穿那種鞋跟特別高的,三厘米的高度總是要有的。夏天,我還喜歡戴美麗的帽子,這樣,他起碼一米八以上。”
我說:“好的,我都記錄在案了。學歷呢?”
齊眉笑起來說:“我都是碩士了,他最低要和我一樣,最好是博士、博士后什么的。”
我說:“還有嗎?”
齊眉說:“當然有了。他得是城里人,不能有一大幫子鄉下的窮親戚,那樣我們家不得開旅館啊?父母得是知識分子,最好是教授。他得有房子,起碼要三室一廳,不然將來有了孩子,還要雇保姆,都在哪里住呢?要有車,愛好體育,不能有啤酒肚、羅圈腿什么的……五官要端正,人品要好,不吸煙、不喝酒、不打麻將……收入嘛,年薪在十萬元以上……”
齊眉意猶未盡,還想補充點什么。我趕緊說:“咱們暫且打住,我先把對方描畫一番,你聽聽看是否全面。該男人年齡在28到35歲之間,身高一米八,書香門第,碩士以上的學歷,家是城市的,有房有車,品行好,相貌好,收入好,工作好,沒有不良習氣……你覺得這樣的男人好,我也覺得這樣的男人好,但你能找到這樣的男人的概率太小了。中國男人的平均身高是1.697米。中國這些年來培養出的碩士、博士總共才100萬人,占比不到全部人口的1%,這其中還包括女人。你所要求的身高和學歷兩項,就把很多人刪除了。還有城市戶口、有房有車、年薪和家庭背景等條件,說句悲觀的話,我覺得1000個未婚男人當中都難得挑出一個。這個概率太低了,而且這是不能增產的,因為那些螺帽不是現在制造出來的,是早在35至28年以前就出廠了,沒有辦法增加配給。說句不客氣的話,你知道這樣的男人條件好,別人也知道。你已經失去了先機,現在要在新的形勢下制訂新的策略。”
齊眉有點慌了,說:“我不愿意委屈自己。”
我說:“不是委屈自己,只是適當地調整一下。”
齊眉說:“我想不到自己的標準中有哪一點可以調整。”
我說:“男人的身高。”
齊眉說:“我覺得這一點最不可商量,一個矮個子的人拿不出手啊!”
我說:“世界上有很多身材矮小的男人都做出了很大的成就,具體是誰我就不多說了。我想問你的是,你知道為什么女子選擇配偶時首先選高大的男人嗎?”
齊眉說:“當然是因為看著賞心悅目啊!”
我說:“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在遠古時期,人們在狩獵和保衛營地時,高大的男人比較占優勢。要繁衍后代的女人為了自身的安全和后代的保障,當然想找這樣的伴侶。人們把這樣的觀念一代代地傳了下來,現在的女孩們就被動地接受了。但時過境遷,現代純粹靠體力就可以得到極大的收益的行當越來越少了,反之,需要動腦筋和拼智商的事情越來越多了,比如使用計算機,你很難說一個一米八的大漢一定比一個一米六的小個子操作得更好。現代社會把身高這個優勢逐漸弱化了……”
“您說得有道理,可是不全面。如果我告訴別人,我男朋友的身高還不及我,那我不得被人笑話死?”齊眉反駁我。
我從這反駁中看到了曙光——齊眉已經在認真地考慮這個建議了。我說:“現代傳媒總是把一些身材高大的男子漢展現在熒幕中,一個現代人要有火眼金睛,能識別出種種光怪陸離下的真相,然后從容地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齊眉半晌不語,然后說:“我明白了,試試看吧。”
(摘自《讓美好現在發生》云南人民出版社 圖/海洛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