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異常花球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花椰菜雖然耐寒性和耐熱性都很強,但由于近年來氣候變化無常,再加上市場周年供應的迫切需求,花椰菜反季節栽培面積迅速增加,但是在生產過程中管理稍有不當,或在花球形成之前以及花球增長期遇不良外界環境,就會使花椰菜出現一些生理障礙,增加異常花球的出現。花球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產值的高低,所以掌握異常花球的形成原因,采取相應的栽培管理措施是當前花椰菜生產上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早花。指花椰菜植株尚小便出現早結花球、結小球的現象。
(一)原因:1.品種選用不當。如將秋早熟品種春季栽培,花球增長期土壤肥力不足,嚴重缺少氮、磷肥等因素,營養生長弱等都會導致現蕾過早,都會造成先期顯球。2.苗期長期低溫,促進花芽分化,抑制營養體的生長,形成小老苗出現先期顯球。3.如果花球在增長期遇炎熱干旱,則花蕾易干枯或散球,甚至抽枝開花。
(二)預防措施:1.選用適宜的優良品種。2.適期播種,秋季栽培時,選一些秋早熟、耐熱性較強的品種可適當早播。春季栽培定植不宜過早,應在日均溫穩定在6℃以上(地表10厘米處溫度為5℃)時方可定植,平均定植時的苗齡不宜過大,一般以5~6片真葉1心,25~28天壯苗為宜,忌用弱苗、小老苗。以幼苗期溫度8~23℃,蓮座期溫度15~18℃,花球發育期溫度15~20℃為宜。3.秋季栽培要加強苗床水肥管理,防止干旱。同時追肥要早,以促為主,使花芽分化時形成足夠的葉片數、發達的根系、粗壯的莖。

二、黃花球、焦蕾。指當花球長到拳頭大小時花蕾粒變黃。花球中心凹陷變成干褐色。
(一)原因:花球膨大期高溫多雨少日照。植株徒長,花莖伸長。外葉過于繁茂使花球顏色變淡發黃,品質降低。反之,遇強光易出現焦蕾。在生長期間如果缺硼,則常引起花球表面變褐色、味苦等口感。
(二)預防措施:1.加大株距,防止葉片遮蓋花球。抑制花球膨大期的營養生長,高溫季節若長期無雨,光照過強可摘葉片蓋在花球上,不僅能減輕焦蕾的發生,還能防止花球變黃。2.栽培時要適量施肥,防止肥力過剩。現蕾期、花球膨大期各施1次復合肥,切忌偏施氮肥,還要根據植株生長發育狀況,適量補施微量元素肥。3.適時采收,一般花球直徑達到12~15厘米,要分批分次及時采收。
三、散形花球。指在同株花球上,部分花蕾發育遲緩,花球發散,形成高低不平似林塔穿狀的花球。
(一)原因:1.花芽分化后生長過旺,生殖生長受到抑制。2.花芽分化期遇高溫,使花芽分化不完全。3.育苗后期或定植后遇低溫,使花芽發育不良造成散形花球。4.主根受損,根系發育不良,使植株生長發育受到影響而造成散花球。
(二)預防措施:1.培育適齡壯苗。定植后,春季澆水要適量,勤中耕,提高地溫。2.秋季及時澆緩苗水,降低地溫,中耕松土,促緩苗。3.田間保持一定的濕度,使根系充分擴展,防止根腐病。同時要保持肥力均勻,切忌一次追肥量過大。
四、毛花。指在花椰菜栽培中花球表面出現毛狀物。
(一)原因:花椰菜上的毛狀物為花柄伸長、器官分化及萼片形成所致,一般為黃綠色或紫色。
(二)預防措施:適期播種,花椰菜早熟種4~6月均可播種,中晚熟種6~8月上旬為最佳播種期。定植時苗齡不宜過大,忌用弱苗和小老苗。同時勤中耕松土,促進緩苗。早追肥,以促為主,在現蕾期和花球膨大期施復合肥,避免偏施氮肥。干旱缺水時,要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長期高溫強光還要摘葉蓋花球。
五、紫花。在花椰菜花球表面出現不均衡的紅色、紫色。
(一)原因:與花球形成后突遇低溫有關,是花球組織內醣甙轉化為花青素所致。
(二)預防措施:選擇適宜的優良品種,適期播種,使各生育期溫度適宜。定植時施足底肥,加強田間管理,根據植株不同時期的生育特點,結合澆水適量施不同比例的氮磷鉀肥。在花球生長期遇低溫,一是考慮蓋球防凍,二是對過小花球植株進行假植。
(王欣 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蔬菜服務中心 張勝峰 菏澤市曹縣普連集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王芳 菏澤市定陶區天中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