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最好的模式是什么
我們每個人在結婚的那一剎那,都對婚姻充滿了美好的期待與向往。想象著像童話中的結局一樣: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可現實往往是:婚姻生活中,總是潛伏著這樣那樣的矛盾。曾經兩情相悅的兩個人,最終走到了兩看相厭的地步。
有一對夫妻離婚了,原因竟然是為了一雙襪子。妻子是個愛整潔的人,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物品都歸納得整整齊齊。丈夫卻比較隨意,東西走哪扔哪。妻子覺得家里一定要整潔明凈,才能感覺溫暖舒適,反之就會煩躁焦慮。丈夫覺得家是讓人放松的地方,處處受限制讓他神經緊繃,無法放松。兩人經常為此吵架,誰也說服不了誰。
終于有一天,妻子發現剛曬好的枕頭邊上有一雙臭烘烘的襪子,瞬間崩潰了,兩人又大鬧了一場,最后決定離婚。伏爾泰曾說過:“使人感到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往往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婚姻與戀愛不同,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合,還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磨合。有時候扼殺婚姻的兇手,往往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比如不同的個人習慣,南轅北轍的愛好,生活中的小摩擦等等。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就像鞋里的那粒小沙子。它們日日消耗你的精力,撩撥你的神經,考驗你的承受力,挑戰你的忍耐極限。他們并不是不愛對方,只是沒有找準婚姻的模式。
關于婚姻生活的模式,柏楊早就說過了:“婚姻生活者,半睜眼半閉眼地生活也,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男女。如果眼睛睜得太久,或用照妖鏡照得太久,恐怕連上帝身上都能挑出毛病。”這便意味著:兩人要懂得尊重對方,接受對方本來的樣子,學會求同存異,互相接納。而不是試圖去改變對方,干涉對方的自由。
臺灣一父親在女兒的婚禮上致辭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結婚之后,你們兩個要各去掉一半的個性,才能組成美滿的家庭。婚姻不是占有,而是結合。”我們每個人都是個“1”,我們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一套人生觀,價值觀。后來,遇到了愛的人,進入了婚姻的圍城,理所當然的認為1+1≥2。可是,世上哪有百分百契合的兩個人。當兩個人在一起生活時,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沖突與矛盾。1+1很多時候都無法等于2,甚至小于2。如果雙方堅持做“1”,事事不愿讓步。那么本是無關痛癢的小事很容易被無限放大,原本甜蜜的婚姻就會硝煙滾滾,戰火連天。因此,在婚姻里,應當做減法而非加法。我們需要的不是1+1的婚姻,而是0.5+0.5。兩個人愿意為對方削減一些鋒芒,舍棄一些原則,將自己由“1”變成“0.5”。兩個人去包容與接納對方的0.5,然后共同組成一個新的“1”。
“愛,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學會用完美的眼光欣賞那個不完美的人。”而對于你我來說,最美好的事莫過于:你欣賞我的不同,我接納你的不完美。你和我,最終成了我們,這才是婚姻最好的模式。
(米 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