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王艷霞
“數字茅臺”的現在與未來
——與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一席談
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王艷霞
“數據資產”是茅臺的核心,也是茅臺未來戰略發展的重要命脈。如何在保護好消費者個人數據隱私的基礎上,對“數據資產”進行保護與應用,對未來“數字茅臺”的全方位打造至關重要。
貴州茅臺如何規劃它的“數字經濟”?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在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數字經濟高峰對話”主題演講時,向公眾作了系統闡述:“我們正在打造一個匯聚戰略、文化、品牌、生產、經營、營銷等優質資源,覆蓋全產業鏈的大數據價值體系,引領茅臺實現新增長。”
今年數博會上,貴州茅臺是與會傳統企業中頗受關注的焦點。
2016年,茅臺集團創造了2013年白酒行業調整以來的最快增速,實現銷售收入502億元,利潤251億元,上繳稅金188億元,上繳國有資本收益金14億元,利潤、出口創匯分別占中國白酒行業的31%、72%以上;股份公司股票漲幅超52%,占全國18家白酒上市企業總市值近半壁江山,在中國A股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盈利水平最高。
今年以來,茅臺集團股票市值穩步提升,達5677億元,超越全球烈酒市值老牌冠軍帝亞吉歐,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酒企業。
作為單品銷售第一的世界烈酒品牌,茅臺以2000多億元的品牌估值,成為香飄世界的中國名片,名副其實的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
“大數據是一種資源、一種技術、一種產業,更是一個時代。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其作為經濟增長新動能作用日益凸現,正深刻改變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袁仁國引用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在本屆數博會開幕式致辭中的觀點后談到,數字經濟發展正處于全面普及、深度融合、加速創新、引領轉型的新階段,對全球的增長動力、經濟社會發展、生產生活方式產生了根本性、全局性影響,其新引擎的作用更加凸現,成為重構國際經濟格局、產業版圖的重要力量。
茅臺酒的釀造,是世界釀酒行業最復雜的生物工程之一,是工藝最復雜、生產周期最長、生產成本最高、參與釀造微生物最多、風格風味和健康因子最豐富的蒸餾酒。一瓶普通茅臺酒從投料到出廠要經過30道工序、165個工藝環節的錘煉,至少歷時五年。
“我們用‘繡花’功夫、工匠精神和已采集的數據,逐步讓茅臺酒釀造向‘智造’轉變,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轉變。”袁仁國介紹,茅臺是中國白酒業行業最先開展信息化與傳統生產制造融合發展的企業之一。
把繼承傳統與科技創新有機融合,茅臺在基酒生產環節,對所有730個生產班組實施部署了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實時數據采集系統,采集水份、淀粉、糖、酸、微生物環境等數據,建立了對生產數據的快速采集、統計、反饋、查詢和分析機制,實現基酒數據的信息化、標準化,確保茅臺基礎酒質量。
在勾貯生產環節,茅臺運用物聯網技術,構建了計劃科學調度、作業精確計量、庫容動態管理的勾貯工藝新模式,實現了現有70余萬壇存酒的圖形化和精細化管理,確保勾酒質量;在包裝物流環節,通過部署數字化采集系統,有效串接了茅臺酒生產、勾貯、包裝、物流信息。
茅臺對每一瓶出廠酒都用大數據和人工進行理化檢測及感官品嘗,同時,從防偽和溯源兩個社會主要關注熱點出發,以國家密碼管理局認定的國密算法安全芯片構建信息化防偽體系,以全過程質檢信息為主線構建溯源體系,實現了每一瓶茅臺酒都“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真偽可辨”。
“我們以云數據鏈接茅臺2800余家經銷商,打造物聯網云商交易平臺,以新零售、新智造、新營銷、新金融理念,創領營銷新格局。”袁仁國介紹,大數據手段的引入,使茅臺的服務更加聚焦、更加精準,在營銷上通過新媒體平臺,將內容營銷、社交圈層與傳統酒業文化相結合,全面創新營銷模式。
“十二五”以來,茅臺集團的信息化發展,使公司實現了從建設全局性信息系統向持續提升整合信息系統的跨越,信息化重心從全面覆蓋向深化應用和價值凸顯轉變。
“在推進‘數字茅臺’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從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向物聯網延伸。”袁仁國感慨道,“數字經濟在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方式的同時,正在加速改變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
對傳統制造業企業而言,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管理者最大的挑戰并不是單個環節的技術改革,或是軟件平臺的構建,而是一場打破舊體制、舊觀念的思維再造。如何讓所有員工都能夠自覺自愿適配到“數字時代”的生產、管理、服務流程中來,推動“線上”與“線下”的融合,是當前傳統企業創新與治理的難點、痛點。
“傳統模式下是數據跟著生產與營銷走,新模式則需要營銷、生產、服務、品牌管理跟著數據走。這種轉變讓很多人不適應,知識結構跟不上,心理上也不適應、不匹配。”袁仁國分析,這不僅是茅臺的課題,更是所有制造業企業面臨的挑戰,“實體企業的數字化改造,關乎企業未來生死,迎接挑戰,前方的天空會很寬廣,回避挑戰,就很難逃脫被淘汰的命運”。
“茅臺什么最值錢?從傳統的視角看,我們可以列出一長串名單:品牌資產、生態資源、傳統工藝、文化傳承等等。但在大數據時代,茅臺的‘數據資產’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企業資源。”袁仁國說。

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期間,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左二)與貴州省政府副秘書長、貴州省大數據管理局局長馬寧宇(右二),騰訊集團董事會主席馬化騰(中),碳云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俊(右一)展開“數字經濟高峰對話”。(茅臺集團供圖)
茅臺在全球,擁有大批高凈值消費人群,這些消費客戶數據,與茅臺越來越豐富的生產大數據和營銷大數據相結合,構筑了茅臺在營銷渠道、消費者畫像、消費趨勢模型等各個領域的龐大信息資源儲備。數據資產,是茅臺的核心,也是茅臺未來戰略發展的重要命脈。如何在保護好消費者個人數據隱私的基礎上,對“數據資產”進行保護與應用,對未來“數字茅臺”的全方位打造至關重要。
“文化是茅臺的靈魂,同樣是‘數字茅臺’的靈魂。”袁仁國指出,茅臺的營銷體系構建、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文化價值鏈的構建,會越來越多向互聯網空間轉移。“這種過程與趨勢,為企業文化與營銷空間的拓展,提供了新的路徑”。
企業與品牌塑造在互聯網空間、大數據平臺的同步移植,不僅是利用新媒體手段加強品牌與文化傳播的問題,更是一種品牌文化體系的再造與重塑。
“要將傳統空間與互聯網空間看成一個整體的‘未來世界’。”袁仁國形象地說,“重新思考與定位‘文化價值鏈重塑’,在互聯網空間構建‘文化茅臺’的主陣地,建構茅臺在‘未來世界’的話語權引領、品牌引領、文化引領、價值觀引領。這對我們來講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讓我們激動與振奮的新機遇、新空間。”
“數字產業的到來,既給經濟發展模式和企業形態帶來了革命性的沖擊,又給數據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袁仁國預言,數字技術上的不斷突破,將不斷超越人類的想象力,將企業引入一個全新的空間。
(責任編輯 / 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