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劉大夏“民本”思想探析

2017-08-10 22:26:44李雪瑩劉宇赤
船山學刊 2017年4期

李雪瑩+劉宇赤

摘 要: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人民觀為指導,吸收中國傳統“民本”思想精髓,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先后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劉大夏作為明代名臣,無論是入主兵部還是作為封疆大吏,他始終以“民本”為念。研究古代先賢的民本思想,對于我們今天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從嚴治黨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鑒作用。本文從劉大夏的傳記、詩文等資料入手,運用實例,詳解其“民本”思想的主要表現并探討“民本”思想產生的原因。

關鍵詞:劉大夏;民本思想;表現;原因

引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要求:“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的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在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上,“以民為本”代表了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彰顯了中國特色的民主理念。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程里,以民意為主導的路線方針政策符合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謂“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本”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考察民本思想的進程與歷史價值,可以為鑒今資治提供豐富的文化養分。

劉大夏(1436—1516),字時雍,湖廣華容人。明英宗三年,舉湖廣鄉試第一。歷任兵部職方司主事、郎中、福建右參政、廣東右布政使、浙江左布政使、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兼巡撫、兵部尚書等。他為官“愛民”、為政“護民”,在中國傳統“民本”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明代思想家陳獻章評價其“愛民如子,守身如女,無論今人中,即古人亦未易當也”。①

劉大夏歷經明英宗、憲宗、孝宗、武宗四朝,一生富有傳奇色彩。而作為一位留名后世、政績顯著、品德高尚的循吏良臣,“以民為重”的吏治思想貫穿其政治生涯始終。

劉大夏“民本”思想的主要表現有五個方面:

一、心系百姓,關注民情

劉大夏一生以民生為念,無論在朝還是在野,無論對自己還是對下屬,無論是公務交往還是私人應酬,他都時時刻刻記掛百姓。剛入仕朝廷不久的一個夏天,他看到京城達官貴人生活悠閑,百事懈怠,而進京沿途民不聊生,便觸景生情,揮筆寫下《炎暑賦》:農夫“耕耘在疇。日當午而未食,汗交面而弗休。雖勤勞于溽暑,尚未必于成秋!”士卒“冒風塵于烈日,荷甲胄若紅爐。足前趨而欲歇,氣阻憮以難蘇”,進而反思為官之身應負為民之責,“居廊廟之上兮,匪徒樂己之樂;念農兵之艱兮,亦當憂人之憂”。②他將范仲淹“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的憂樂精神真正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情懷。

明英宗正統八年,李東陽等十八人同選為翰林院庶吉士。他認為,樂己之樂,于民無益,倒不如外補為吏,到基層工作,為民做些實事,于是向內閣首輔李賢提出“外補”(即京官外調)要求。很多人不解,翰林院是一條仕途通達的“終南捷徑”,他卻說:“為學不力,孰與就習吏事,有惠及民也”。③

劉大夏濟世憂民的情懷,從初入仕途到各地為官,幾十年間始終如一,從未改變。他常常告誡下屬要關心百姓疾苦。他曾以西漢循吏龔遂和黃霸的故事勸鐘粵太守要關心民瘼,贏得百姓的口碑與歌謠:“萍水殷勤說久要,休將忠告認相嘲。一官比舊俱增祿,百姓于今未賣刀。侈用終非循吏事,清名已重圣明朝。煩君更把民財惜,收拾龔黃道路謠”(《經潯境奉規鐘粵太守》)。④

在私人應酬中,他也時常對同僚好友表達向百姓的牽掛。一位姓周的朋友要到嘉定做官時,他言辭懇切地寫下“佐縣未應雙鬢白,愛民須仗寸丹心”(《送周主簿之嘉定》)⑤來勉勵他勤政愛民。弘治五年,劉大夏遷任浙江布政使,他在留別陳獻章時,不僅抱愧自己“未酬東廣愿”,而且令他憂心忡忡的是:“聞道浙西民更苦,不知何藥可療窮”(《留別陳白沙先生》。⑥

劉大夏在為官任職時,時時處處注意施行濟民之道,待到晚年告老還鄉,依然是“父老出門愁國稅,兒童乞食說家貧。太平天子方朝會,定播殊恩到我民”。(《元日感懷》)⑦。看到年邁的老人為賦稅發愁,黃毛小兒到處乞食,他愛民憫農的心情溢于言表。真可謂“丹心報國時猶壯,白發催人歲易流”(《海上偶成》)⑧。

如果說古代官吏大多都有重農意識的話,劉大夏“以民為重”的思想則表現更加明顯。在華容丁憂的幾年間,親自參加勞動,感受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原田有稻供疏食,野徑無塵染素衣”(《山居偶成》)⑨。甚至在被貶流放時,也始終心系故土:“南國草堂松菊在,不知相見是何年?”(《夜宿安陸縣僧房感懷》)⑩劉大夏晚年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寫成《田家詩》十二首,以誡子孫不違農時,做好農活。

二、崇尚生命,反對戰爭

成化年間,明朝屬國安南(今越南)侵犯老撾,兵敗之后請求明朝派兵支援。當時的大太監汪直想借此撈財邀功,向憲宗朱見深獻計“討伐安南”。憲宗于是命令兵部查閱成祖年間用兵安南的軍事檔案。時任兵部職方司主事的劉大夏首先想到的就是一旦狼煙四起,百姓必將遭殃。為免生靈涂炭,他便將有關山川、地形、交通線路等重要資料藏匿起來,拖延戰時,使戰爭不了了之。

成化十八年,云南猛密地方首領曩罕弄侵犯木邦。曩罕弄早年因不肯進獻寶石而得罪了鎮守太監王舉。王舉便肆機上疏進言要朝廷出兵征討,而曩罕弄則以重金賄賂朝廷閣老萬安。萬安召集劉大夏,命他前去安撫。劉大夏拒令不從,因為一旦答應,便是默許侵奪。果不其然,曩罕弄奪取木邦之地后,西南諸部互相侵擾,仇殺掠奪,多年不禁。政府用兵長達十年,而當地百姓不堪其擾,劉大夏不忍亂況橫行,百姓無安,事后他寫下“風雨傳宣赴泗城,履危沖瘴不勝情。丁寧休蹈前車轍,萬姓生全在此行”(《雨中遣使》)B11的詩句來表達對百姓的擔憂。

成化二十一年,劉大夏任職福建右參政。初到閩海道,兵久廢弛,倉儲頹乏,劉大夏親督察看,善任用人,修倉計儲,整飭海道。一日,琉球商船被臺風卷至平海地區。當地守軍本想借機圍捕,而劉大夏則先軍隊一步登上商船,問清原由后給予他們生活物資,并準許他們安全出境,避免了爭端。劉大夏一貫反對戰爭荼毒生靈。他曾在途經寇兵屠戮已盡的廢城感懷傷情,寫下《觀廢州空城用前韻》:“甘棠無復存民望,芳草猶能不世情……獨憐遺孽懸崖下,瘴雨蠻煙日望晴”。B12戰爭過后,滿目瘡痍,草木皆廢,民不聊生。《到田州府》更是親聽戰亂后老百姓的訴說:“蠻長橫兵陳勇武,村翁扶杖訴殘傷。如何萬頃桑麻地,天與兇人作戰場?”B13另一首《過望墟》則表達了戰爭帶來的禍患:“村中剩有千年產,兵后惟存數草廬”,他認為無論戰爭的勝利或者失敗都會屠戮生命,所謂“古云一將功成日,萬骨應枯語不虛”。B14

三、深入群眾,調查研究

劉大夏做官,不尚空談,而是親力親為,勤勉實干。孝宗弘治六年,黃河決口,河運被堵,居民墊溺。時任浙江布政使的劉大夏升任右副御史,督治河決。他除了召集山東、河南兩省守臣討論治河之策外,還親自赴往張秋鎮等地實地考察,“循河上下千余里,相度形勢”B15,并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征求治河良策。劉大夏在充分考察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寫下《議疏黃河筑決口狀》,提出“治河三策”:其一,整修堤防。“筑塞東注河口。盡將河流疏導南去,使下徐、沛,由淮入海”;其二,漕道分流。“疏導汶水接濟運河,萬一河流東決,壩可以泄河流之漲,堤可以御河流之沖”;其三,委任得人。“若黃凌崗等處提防委任得人,可以長遠”。 奏議得到批示后,治河工程開始執行。復筑長堤以御洪流,保住大名、山東兩地;疏通孫家渡、四府營河幾十里,又修筑長堤由河南胙城至徐州等地,災情得到有效控制。治河之事,關系著數千萬百姓的生命和生活,劉大夏始終秉持著“憂民”之思。他在一份給皇帝的奏陳中寫道:“臣等仰知皇上洞見黃河遷徙之害,深為國計民生之憂。凡智力所及,不敢不盡。但欲興舉,此等工役。未免勞民傷財”。他考慮到筑修堤壩需要人力錢財,而當時正值荒歉,財用無從取辦,所以他建議“斟酌前項工程,于理應否興止”。B16皇帝最后采納了他的建議。此次治河,劉大夏“身親量度,因能任功,五旬而事將成”。B17

弘治十年,年過六旬的劉大夏兼任左僉都御史,前往北邊籌措軍餉。臨行之前有人勸他北邊糧草多屬貴族子弟經營,而劉大夏本人素與此輩不合,因此不宜過剛過直而帶來禍患。劉大夏則義正言辭地說道:“處天下事,以理不以勢;定天下事,在近不在遠”B18,到了當地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當地的百姓向他們當面了解情況。在充分掌握實情后,他立即改革收購政策,頒行《收市法》。新法規定糧、草皆以官家收購,實行“糧十擔,草百擔”的開秤標準,打破了先前“糧百千石、草千萬束”,由中間商從中漁利,并難以滿足武備缺口的糴米法,有效地保護了普通百姓的利益。除了整理糧草,劉大夏通過實地勘察,深入調研,在充分了解宣府當地的地形地勢、民生民情以及需治問題后,寫下《論宣府屯田疏》,向朝廷建議屯田新政。不到兩個多月,宣府糧草滿倉,當地人民也受其利。

四、將心比心,夷夏平等

劉大夏始終秉持夷夏平等的觀念,他本人也曾兩次前往少數民族聚居的兩廣任職,對各族人民和睦相處感受更為深切。他在《謁新建文廟》一詩中寫道:“邊民共沐新朝化,殊俗應承上國風。莫道山川限夷夏,從來人心一般同”B19。邊民和內地同為中華子民,應該共享盛朝,山川也阻隔不了夷和夏,因為“人心一般同”。弘治元年,瑤、苗、黎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廣東增城發生暴亂。當地土豪劣紳和官兵大規模襲擾瑤山,瑤民舉起大旗,奮起反抗。朝廷增派幾千精兵入主瑤寨,幾方兵力互相交織,場面十分混亂。劉大夏到職以后,率部走遍瑤山村寨,目睹瑤民生活慘狀,產生惻隱之心。此后,他想出分而治之的政策,設立龍門、從化等縣,讓瑤山地區逐漸平息下來。

后來,廣西田州發生動亂,劉大夏反對鎮壓,力主安撫,他親赴田州,兵不血刃,比較妥善處理了當地土司叛亂的問題。事后,他乘船離開田州。一路上牽掛的還是戰火余溫中的田州百姓。于是在路途中接連寫下《元日舟中寫懷》《田州發舟顧夷民有感》《過潯州有感》等一組詩,其中的“東風未解夷民瘴”“淚痕寧為別離流”“瘴煙如舊待誰消”等詩句彰顯出了劉大夏對地處偏遠、經濟落后的少數民族百姓的憂與愛。

兩廣地區,少數民族眾多,如何處理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異族少數民族之間的關系成為當地重務。弘治十三年,年過六旬的劉大夏升任都察院右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兼巡撫第二次前往兩廣。他帶著兩個家徒劉德、劉誠來到嶺南蒼梧。蒼梧原是百越少數民族一個大部落名稱,后作為地名沿用。劉大夏到任后做了兩件大事來安撫少數民族地區。他先是了解到當地鎮守太監王敬私役軍士,軍隊廢弛軍訓,淪為王敬私奴,士卒們叫苦不迭,劉大夏以兩廣軍務總督之職勸解王敬免去私用軍役,此后,兩廣軍紀大肅。而不久之后“十三村”大亂也與軍事相關。劉大夏親自到崇山峻嶺的“十三村”了解情況,得知廣西都指揮使司為了對付“瑤亂”,常年征役青壯年。農耕地區農忙無人看管,加上縣衙隨意鎮壓,村人苦不堪言。劉大夏因感于“民以食為天”當即下令改制服役團練,制定“什伍法”,限定每月初一、十五,村民輪流服役。此法一出,百姓既可以安心耕農,又能全心訓練,受到當地百姓的歡迎。

五、珍惜民力,革弊簡政

弘治十四年,任職兩廣總督僅僅一年的劉大夏調任兵部尚書。《宣召錄》記載,次年正月,弘治皇帝召見劉大夏,問他為何數次拒絕召用。劉大夏答道:“近年四方民窮財盡,易于生變。兵部掌握朝廷機務,萬一生變,臣才不足以了此事,憂懼不敢來”。一句“民窮財盡”立刻引起弘治帝的興趣,他認為征科賦斂是祖法常制,為何會引起“民窮財盡”,因此繼續追問下去。劉大夏說:“近年征斂恐不止于常制,姑以臣巡撫地方言之,如廣西取鐸木,廣東買香料,費用錢糧,動以萬計”。B20鐸木、香料這些都是取自于民的,如果錢財費用過多,便會給百姓造成極大負擔。幾日之后,皇帝和劉大夏再一次就兵部機務展開討論。皇帝問其天下衛所軍士如何,劉大夏回復到“與民一般窮”。究其原因,蓋因“運糧有腳價、還債之費,京操有做工、賠料之費,此外浪費猶有臣等不可知者,所以俱窮”。事后,劉大夏會同朝廷相關大臣寫成《會議救荒弭盜疏》,以革除弊政。

中國古代實行征役制度,普通百姓在繳納賦稅的同時還要輪流參軍。徭役之苦和兵勇負擔幾乎是并行的。劉大夏任職兵部,了解軍民負擔沉重以后,毅然上疏。其中,《乞休疏》更以兵政之弊責己誤國,他列舉了各地官軍的軍務之苦:“京師官軍,在衛者,苦于出錢,在營者,困于私役,逼令逃亡,江南軍士,多因漕運破家,江北軍士,多以京操失業……邊軍最苦,而升賞恒施于勢要;禁衛最嚴,而苞苴公行于肘腋”。B21因此,他請求選賢任能,以救茲弊。《處置軍伍疏》則提出軍衛之弊:“事姑息者,圖了故事,恃刑罰者,逼足三分。或將老稚之人起解,或買無籍之徒充數,雇妻易戶,逃移相繼”,這從根本上造成了軍伍的治理混亂;“各營軍每多私役。官撥營作,負累尤甚。衛所差遣,需索百端,軍不聊生,何以自存”,“私役”和“需索”十分繁雜,嚴重打擊了軍士的積極性。而且,在劉大夏看來,軍民問題本質上是同根同源:“臣所云止緣軍伍而言,窮究其本,又在于民。今四方民窮財竭,逃亡過半,版籍所載,十去四五”。所以,他最終的提議是:“痛減征斂之繁,慎重守令之選。”B22軍困民窮的問題經過劉大夏的陳述得到了朝廷的重視。

這里還不得不提一樁廣受爭議的歷史公案,即藏匿海圖,阻止再行“鄭和下西洋事”。英宗九年,朝廷下令查看宣德年間鄭和下西洋的水程資料。劉大夏考慮到“三保太監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者萬計,縱得珍寶,于國家何益?”B23于是便將水程資料藏匿起來。他的出發點與平常世人皆有二異。世人以為鄭和下西洋宣揚大明國威,順便帶來他邦之珍奇異寶,而劉大夏則認為多次下西洋,費錢費糧,給百姓帶來極大負擔。況且此時國力漸衰,與國立之初大相徑庭。他之所以膽敢越雷池,冒大不韙,就是民重君輕思想的反映,當然也得到了許多朝臣的暗中支持。后人以此責難他封閉保守,應當說這是歷史的問題只能歷史地看。

六、劉大夏“民本”思想的原因解析

(一)傳統文化“仁民愛物”激勵劉大夏德政為民。劉大夏作為儒士,接受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民本”思想是中國傳統政治文明的重要概念。早在商周時期,“民本”思想就有所體現。周公將“德治”和“護民”結合起來,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尚書》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將“民”視為國家穩固的基礎。到了春秋時期,孔子主張用仁愛和禮治來“愛民”,孟子則提出“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的“重民”政策。以“仁”為核心的傳統文化提倡“仁民愛物”,劉大夏深受影響,從登進士,入翰林到主兵部、任外官自始至終都保持“以民為重”的理念。

(二)制度安排強化劉大夏體察民情。其中有兩項制度尤使朝廷命官能保持與鄉土、與民眾的“親密接觸”。一是科舉制。從隋唐興起的科舉制度,打破了士族門閥的統治,讓貧困子弟能夠依靠自己的真才實學去出仕作官。官員不能世襲,因此在考取科舉之前,都是百姓的一份子,這使得很多官吏能夠體嘗民間疾苦。特別是儒家傳統“先富后教”的政治模式使得劉大夏這樣的循吏既能重視農耕桑織,又能體會生產勞動者的艱難辛苦。二是“丁憂”。父母去世,官做得再大、擔當的事務再緊急,都必須回家守孝三年,再次以普通百姓的身份“居家”過日子。劉大夏先后兩次“丁憂”使他有機會能夠會回到湖廣老家,親身體察百姓疾苦,親自體驗農耕生活。

(三) 家風教育質樸高尚促使劉大夏待民以義。劉大夏出生于官宦家庭,他在《壽藏記》中寫道:“予家自宋都統制府君由東平來居華容,終元之世,無仕者”。B24整個元朝近一百年時間,一個大家族,沒有一個人出來做官,體現了家風傳承的重大原則立場。到明朝,劉大夏祖父、父親先后為官,特別是他父親劉仁宅執政愛民,對劉大夏產生了很深的影響。

劉父早年鄉試中舉以后,被授為江西瑞昌知縣。上任之初,他發現瑞昌鄉民極其貧困,于是連夜寫出奏報,要求減免當地稅課二萬緡,快馬加鞭,親赴省城,呈交于江西巡撫。起初,巡撫認為劉仁宅作為朝廷命官,應該為朝廷收繳稅課。劉仁宅則從懷中拿出瑞昌當地的“觀音土”,告訴巡撫百姓無以為食,靠黃土充饑。最后,在劉仁宅的堅持下,瑞昌縣被免去了數千擔的糧稅。此后的幾年,劉仁宅為瑞昌百姓切切實實辦了幾件好事:禁止屯軍騷擾百姓,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倡導縣民種植桑麻,改善人民的生活;興辦學校,改善當地的教育狀況。瑞昌百姓十分敬愛劉仁宅,為了感激百姓的厚愛,劉父還將劉大夏的小名取為“瑞昌保”。中國封建社會,官吏的提拔和監督,都是通過御史考察的結果來決定的。正統六年,劉父的政績和品行在考察中排為江西第一,便以“瑞昌治行第一”的名分得到提拔。

劉大夏從小隨父任職,輾轉各地,耳濡目染父親德治愛民的為官之道。而他的母親、哥哥嫂嫂都在平常的生活中,時刻提醒他要記得百姓的疾苦。劉大夏早年赴試時,正值家鄉遭災,民無以為生。當地官府欲救濟前往。他的兄弟說:“汝發跡之日,義不可茍。官府之財,皆取諸民。而鄉里貧,民且有相周之義。今若不顧義取之,則他日出仕,以臨別省之民,將何所不至耶?”B25于是,兄弟兩人拒絕了官府的資助,靠母親變賣嫁妝籌措盤纏。

(四)長輩激勵同僚相勉劉大夏親民愛民。他與尹僉憲、譙文美、陳白沙等人交往甚密。尹僉憲要任職河南時,他說:“乘驄莫憚時巡苦,宵旰懷民正若傷”(《送尹僉憲督屯河南》)B26;勸勉朋友騎馬出巡時不要害怕吃苦,每日宵衣旰食,要勤于政事。譙文美出任南康太守時,他鼓勵對方“慢向別時論宦況,須知到日達民情,瑣闈郎署多知己,拱聽循良好政聲”(《贈別譙文美出守南康二首(其一)》B27。“達民情”“好政聲”就是他對同朝為官的好友的最大期待。還有一位叫做周鑲的同僚曾在劉大夏老家華容任職,辭官還鄉時,劉大夏以詩贈別。他說:“海內于今說太平,止憑循吏慰民情”。(《奉別周大尹還嘉禾》)B28,在他看來,只有為官體察民情,百姓才會得以安生。對劉大夏影響最大的賢者還有內閣首輔楊溥。劉大夏少時隨父拜謁楊溥,史傳楊溥以“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為其取名“大夏”并將曾孫女許配為姻。《明史》評楊溥“質樸廉靜,無城府,性恭謹”。楊溥的道德品質影響著劉大夏,這使得他作為官吏,自省自清,廉潔愛民。同為湖廣華容人的黎淳也曾于圓覺寺內教授過劉大夏,這位后來被欽點為殿試狀元,擔任過皇帝講解經史職官的“清白吏”對劉大夏愛民思想產生了深刻影響。清人谷應泰所撰《明史紀事本末》記載:“大夏在中樞,議革勇士,節光祿無名供饋,歲省官府浮費數百萬”,大太監劉瑾派人前去查看,發現“大夏家實貧”。B29劉大夏也以德政善行勸勉任內官員,他與德縣令吳廷舉“對榻而談,問以軍民休戚,遂為忘年友”。B30吳廷舉在任內“毀淫祠,刊家禮,導民冠婚喪祭,存贍鰥寡孤獨,冰蘗自持,有強項風”,最后成為一代名臣。

無論是外放任官還是內守京畿,劉大夏始終不忘百姓。“敢將民瘼等閑看”(《官窯舟中與廷玉大參夜話,蒙廷玉惠詩,奉和原韻》)是他一生重民愛民思想的真實寫照。“以民為重”是其根本,“深入民眾”是其方法,“崇尚生命”是其基礎,“夷夏同心”是其主張,劉大夏的“民本”思想在其宦海沉浮始終未變,他“簡樸而好文,勤瘁而忘倦。功在朝廷,而口不自言;名滿寰區,而志欲無見”B31,為世人留下了堪鑒之跡。

【 注 釋 】

①B16B20B21B22B24B31

劉傳貴校點:《劉大夏集》,岳麓書社2009年版,第4、9、28、15、16、23、4頁。

②④⑤⑥⑦⑧⑨

B11B12B13B14B19B26B27B28

劉傳貴:《劉大夏詩文選注》,團結出版社2015年版,第163、76、24、97、129、46、47、65、70、72、71、72、22、32、122頁。

③B17B18B23B25B30

熊治祁編:《湖南人物年譜》(一),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8、35、36、29、27、33頁。

⑩劉紹祥、劉戎:《劉大夏正傳》,團結出版社2016年版,第169頁。

B15B29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中華書局2015年版,第505、645頁。

(編校:烏 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激情午夜婷婷|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 欧美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21p大胆|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日韩AV无码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久久五月视频|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久久综合色88|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在线无码私拍| 91精品小视频|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久热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动漫| 在线国产欧美| 久久伊人色|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专区第一页| 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免费99| 色综合天天操|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免费激情网址| 国产综合欧美|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四虎成人精品| 国产精品福利社|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 国产正在播放| 亚洲啪啪网|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精品丝袜美腿国产一区| 国产在线97|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欧美色图第一页| 99在线国产|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视频在线不卡|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av色爱 天堂网|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婷婷五月在线| 日本91在线|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88| 精品福利视频网| 人与鲁专区|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无码人妻热线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