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熊
小吃攤位聞名國際
越式湯粉Lunch Lady
隨便翻開介紹越南的旅游雜志、國際旅游飲食節目,胡志明市的Lunch Lady一定榜上有名,連美國出名不講廢話的名廚AnthonyBourdain,都稱贊這個以推小吃車賣粉,卻又好吃得驚人的越南女士。這個手推車攤位背后的主人手藝真正算得上是大師級別,她特別之處在于每天就只做一款湯粉(一星期內也不會重復),火爆程度往往兩三個小時就賣完,極受歡迎。上環Three Monkeys串燒店的創辦人Brian,就被這有趣午餐車吸引,第一次去胡志明便足足吃了兩個星期,“Lunch Lady每天都會逛菜場,相熟的攤位都會把當日最好的食材留給她。她的湯粉,是以料多、料好、料新鮮取勝,再加上食材的出色配搭,可說是完美?!焙髞碓趲追\意打動后,終得Lunch Lady首肯收為全球第一徒弟,三年來無數次往返胡志明,學足十多款湯粉的做法,最近回港開了LunchLady第一間海外分店。
追求百分百正宗
香港店每日供應四款湯粉,Brian說在港開正宗越南菜不是件容易事,單是為了找香料和檬粉,要多開一間進口公司,“泰國香料不難找,但越南種的就很少,兩者是有細微的味道分別。要正宗實在,只能用越南貨,好像魚腥草、Banana Chili等就在香港找不到;越式檬粉跟港式也不同,油量少,這樣湯底味道才可入到粉中,我們只能找供應商特別做,有些更要自己做,才能做出LunchLady的味道來。”
越南菜要說難煮其實也不算,最困難可算是手工要細致,因此Brian更找來本來在做法國FineDining的越裔大廚Son坐鎮,由做法包需要的肉肝醬,到扎肉及河粉等,盡量能夠自己做的都會自制,讓味道都在細節中。新店已于五月底在中環開業,其實在早幾個月的Tong Chong Markets已經試營過賣越式法包,十分受歡迎,這次賣正宗越南湯粉,肯定又會大受歡迎。另外也有小吃如越式法包和春卷等,都是Lunch Lady指導Brian在那里才學得到正宗味道,香港店可吃到。
鮮甜北越的味道
甜爆椰青蟹
居住在沿海城市的人都喜愛吃海鮮,香港人更是。而在香港吃海鮮,在越南菜中極受歡迎的海鮮菜式要數椰青蟹。位于新蒲崗的北正宗,主打河內菜,坊問少見。椰青蟹雖然在整個越南都可以找到,不過口味上略有分別,南越的會濃甜一些,北越則以清甜為主,而這道椰青蟹就是北越的代表。簡單以兩個椰青的水,加上魚露及香草等與蟹同蒸,蟹的鮮甜與椰青配合得天衣無縫??腿丝梢笥萌庑坊蚴歉嘈?,不過要說夠香甜,當然必選膏蟹,清甜中加上蟹膏的甘香,加上香草的清香,絕對會飲盡每一滴湯汁。
椰青蟹外,河內的街頭小食之一燒鵪鶉,也是極受歡迎的菜式,由于香港只能取得法國鵪鶉,因此街頭小吃都算升級了,做法依然跟足河內街頭,以越南蔗糖、魚露、0K汁及沙嗲醬等腌過再煎焗。越南蔗糖可謂當中最重要的腌料,是店主幾經辛苦,在香港找到少部分公司有這種貨,這才得以做出當地的街頭風味。
噴啤酒!拳頭般大米紙包
米紙在越南菜中很有地位,雖然越南有各式的春卷,但在越南海防市有一個十分大的米紙包,包起上來整個拳頭大,這種小吃就非隨處可見。要做這米紙包,用的米紙比平時吃到的厚,大廚更自家改良噴上啤酒代替蘇打水,再在上面包入粉絲、黑木耳、金不換、豬肉碎、蟹肉及蝦肉等,再包多一層米紙再拿去炸,吃時蘸點魚露,簡單味美。此外,也有普通的米紙包可選,可選自己喜歡的餡料,除了青瓜及香草等一般配料,還特別有菠蘿,可謂北越的味道特色。
暗巷秘店
爆香牛油雞翼
自從銅鑼灣的清亭燕萍關門大吉后,好吃的牛油雞翼彷佛消失于香港。最近發現了一間美孚人的秘店,再度遇上令人無懼膽固醇的牛油雞翼。這與別不同的牛油雞翼,是老板和師傅經過長達一年試驗后的心血,試用過的牛油,包括法國名牌Echire,老板謂:“不少牛油煮出來時很夠香,但食下去總少了一點牛油味,后來發現這丹麥牛油,做出來又香又有味。”雞翼上桌時仍可見牛油和蒜蓉于面,吃來不會太干,牛油和蒜香十足,熱量大到邪惡,但極好吃。
越南來的大頭蝦,傳統越式多以蒜蓉牛油開邊煽,大廚卻加上天婦羅漿,脆漿不會極厚,香脆得來,蝦肉的鮮甜很快滲出。還有越南菜焦糖姜粒燜雞,改成焦糖姜粒雞翼;河內炸粉皮則配上不一樣的菜式,花樣多多。
口味醇和
加拿大越式牛河
除了越南以外,不少食家名人都大贊過澳洲和美加的越南菜,這點當然歸功于當地的越南僑民。陳氏早年移民加拿大,像不少香港人般做起了餐飲業,陳爸爸跟當地越南人學做越式湯河,在當地也開設了餐廳,兩父子近月回流,把西貢鋪位收回自己開店。陳生說,加式的湯底與傳統越式不同,以新鮮牛骨、牛腩碎肉和蔬菜熬足12小時,并加入加拿大越南人常用的香料(店主不肯透露香料秘方,初時找不到,只好從加拿大運回來),不會有藥材味,味道十分醇和。老板更說,由于加拿大的牛肉夠鮮,在當地吃到牛河會更美味,香港店的牛肉是美加牛為主,熬湯則用新鮮牛骨牛肉。
親眼所見店內紀湯粉的客人幾乎都會將湯底全部喝完,因此湯底一旦賣完,店子便要關門了,最高紀錄是下午六點就已經賣完,特別是假日,有心去吃記得一定要早。
新鮮法包
做越式三明治
越南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所以街頭很常見越式法包,便充滿了法國的飲食風味,卻又與法菜不一樣味道。香港賣越式法包的專門店不算多,近日中環就開了一間。老板Ryan在澳洲長大,后來到越南工作,他在兩地都常以越式法包三明治做早餐,來港后發現越式三明治很罕見,索眭自己開一問。這里所用的法包,是跟前藝人黃婉曼所開的RISB Boulangeric取貨,面團新鮮運到店,才做發酵及焗制,十分新鮮,包身脆而不硬,跟真正傳統法包不—樣,才方便做成三明治,正是正宗越式法包的口感。
三明治有五種口味,更設有素食之選,三明治中少不得的肝醬和多款扎肉等,都是由越南運來,色拉醬則是自家制作,而叉燒用上較靚的丹麥豬肉制作,Ryan說在越南也很流行以叉燒做三明治餡,不過當地的叉燒味道會較咸,而這里做的則蜜味較重,更合香港人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