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能力鑒定結論能否通過司法鑒定撤銷

苗麗麗讀者:
公司的申請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一方面,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是法定的鑒定機構。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分別規定:“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后,應當從其建立的醫療衛生專家庫中隨機抽取3名或者5名相關專家組成專家組,由專家組提出鑒定意見。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根據專家組的鑒定意見作出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可以委托具備資格的醫療機構協助進行有關的診斷。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鑒定結論,必要時可延長30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應當及時送達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
上述規定表明,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是工傷員工的法定權利,且只有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才是對工傷職工的勞動能力進行鑒定的唯一法定機構。
另一方面,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已經發生法律效力。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申請鑒定的單位和個人不服鑒定結論的,可在收到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結論為最終結論。”
這就是說,如果對勞動鑒定結論不服,只能向上一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上一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對工傷員工、用人單位都具有拘束力,不可提起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法院在審理工傷損害賠償案時同樣應當遵從這一規則,不能以其他司法機構來代替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或者改變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