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盾在線
為深入貫徹落實四川省《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實施意見》和綿陽市《關于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文件精神,進一步規范建筑領域勞動用工及工資支付行為,強化施工企業用工監管,創造和諧穩定的勞動環境,綿陽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日前聯合該市城建監察支隊、科創園區住建局、科創園勞動保障中心、浩鼎律師事務所開展了面向建筑領域在建工程密集區施工企業的用工管理和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活動。此次專項檢查活動主要是依據前期摸排結果,針對項目規模較大、勞動者人數較多等存在拖欠農民工工資較大隱患的重點項目,進行綜合整治,確保了建筑施工企業用工管理規范,為農民工工資無拖欠打下堅實的基礎。
5月,瀘州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召開了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研討暨兩網化座談會,區(縣)勞動保障監察大隊長及骨干監察員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交流討論了農民工欠薪保障、醫保套取和社保欠保漏保查處、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兩法銜接及司法移送等問題。同時,利用以會代訓的方式,組織參會人員分成3個執法巡查組,分別對3個市屬用工單位進行日常巡查(實訓)演練,并開展了四川省勞動保障監察信息系統“兩網化”培訓和上機操作,確保信息化行政執法。通過學習交流,參會人員明確了市和區(縣)兩級勞動保障監察執法隊伍交叉檢查、聯合辦案及上下聯動運行機制,使瀘州市勞動保障監察信息系統實現了省、市、區(縣)、街道(鄉鎮)、社區五級網絡連接和機構、人員及網格信息化。

5月2日至5月28日,由雅安市人社局相關領導帶隊,縣(區)勞動保障監察和調解仲裁分管領導、業務負責人和相關工作人員組成的檢查組,通過聽取匯報、查閱卷宗、察看場所、座談交流等方式,對全市的勞動保障監察辦案質量工作開展了交叉檢查。此次檢查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各項制度的落實、工資支付以及勞動保障監察案卷整理歸檔等情況。通過檢查,檢查組了解到各縣(區)在辦案程序、文書質量、日常管理上基本符合規范要求,但在制度建設、信息化程度及辦案條件和行政處罰力度方面存在一定差異。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檢查組交流了各區縣勞動保障監察辦案的經驗做法,相互學習,有力推動了全市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開展。

5月16日,涼山州越西縣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受理窗口接待了呂萬銀等上百名樂山籍農民工投訴,稱他們在該縣瓦巖鄉土地整理工程務工,現被拖欠工資,請求幫助討要。大隊對此高度重視,及時向上級匯報了案情,并按程序及時受理。經了解,該工程項目存在層層轉包、管理混亂、農民工沒有任何欠薪依據等情況,給農民工工資數額核清增加了難度。為此,大隊聯合縣國土資源管理局、工程項目部、承包方等相關部門,進行了為期6天的調查,從源頭開始梳理,核實工程收方,一對一的對農民工考勤進行核實,最終確定欠薪人數為131人,合計欠薪47.1545萬元,經協調后達成支付協議,由項目中標企業先行墊付。5月26日,131名農民工成功拿到了被拖欠的16.14萬元工資,剩余的31.0145萬元定于6月1日支付。
6月1日,某服裝制造廠的2名工人來到南充市嘉陵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投訴,稱用人單位已有2個月未給他們發放工資。接到投訴后,大隊執法人員立即前往該服裝廠調查欠薪情況,并發出《調查詢問通知書》。經調查核實,該服裝廠由于新搬廠房,網絡尚未接通,工資管理軟件未能正常運行,所以導致員工2017年3月、4月的工資沒有及時發放到位。據了解,服裝廠負責人也曾召開職工大會與員工溝通協商工資延后發放事宜,前來投訴的2人已于5月離職,所以暫未發放工資。大隊要求該服裝廠盡快接通網絡,恢復相關軟件的使用,并支付工人工資。6月21日,該公司將工資支付情況上報給大隊。目前,該公司已將員工工資全部發放到位,并就工資延遲發放向每名工人支付了補償金。
日前,南充市儀隴縣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成立了專案督辦工作組,對全縣的物業、勞務派遣、保安公司進行了全面摸排調查,集中清理整頓了勞務派遣市場存在的違法違規勞動用工、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等問題。此次集中摸排行動共檢查勞務派遣公司13家,保安公司2家,物業管理公司34家,涉及職工1614人。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企業管理不規范、用工主體年齡偏大、勞動合同不規范、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購買足額的社會保險、用人單位為了自身利益刻意減少用工成本等方面。對25家企業下發責令整改書,要求限期整改。目前,已有2家整改到位,工作組將對未整改完畢的企業持續跟蹤督辦整改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