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想出來一個辦法,她用法國婦女聯合會的款項,創造了第一輛“×光汽車”。她在一輛普通汽車里放了一架倫琴儀器和一個發電機,用汽車的發動機帶動發電機,供給所需電流。這個完全可以移動的設備從1914年8月起巡回各醫院;馬納戰役的傷兵運送到巴黎后,都用這個設備檢查。
德國軍隊的迅速推進,使瑪麗面對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她是應該到布列塔尼去和她的女兒們在一起,還是應該留在巴黎?若是敵軍有占領首都的威脅,她是否隨衛生機關一起撤退?
她冷靜地考慮這些可能發生的事,決定了:無論發生什么事,她要留在巴黎。不只是她現在擔任的救護工作要她留在這里,她還想到她的實驗室,想到居維埃路的精密儀器,想到皮埃爾·居里路的新建筑。她想著:“我在這里,德國軍隊或許不敢搶奪它們,但是假如我離開了,所有的東西都會失蹤。”
她這樣不無虛偽地推論著,給她的本能找出一些合理的解釋。這個固執而有毅力的人在本能上不喜歡逃避行動,她認為害怕就等于為敵人服務,她決不讓得勝的敵人走進無人照料的居里實驗室而自鳴得意。
(節選自《居里夫人傳》第七章。題目為編者加)
讀書筆記
戰火剛到法國,居里夫人便化身為白衣天使,服務自己的第二祖國;當德國的戰火逼近,威脅著巴黎時,居里夫人應該作出什么選擇?戰爭氛圍的一步步逼近,使得故事情節一步步緊張起來,在此,作者運用大量的心理描寫,表現居里夫人在任何時候都堅守著自己的實驗室的決心,進一步凸顯出居里夫人內心的堅定、強大和果敢,以及愿為科學事業奉獻自己的一切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