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倫
上市僅3個交易日,國科微7月14日晚間就披露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7年上半年虧損2500萬至3000萬元。上市之初就變臉出現大幅虧損,難免不讓投資者大跌眼鏡。
上市僅3個交易日,國科微7月14日晚間就披露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7年上半年虧損2500萬至3000萬元。剛上市業績就變臉,難免不讓投資者大跌眼鏡。
早在國科微IPO時期,就披露企業的營收呈季節性波動。報告期內不同季度間的銷售收入及凈利潤情況如下:
其招股書解釋稱,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來源于廣播電視系列芯片和智能視頻監控系列芯片。由于廣播電視系列芯片制造的終端消費產品的銷售旺季為前一年11月到當年2月(農歷新年前3個月左右)以及當年5月到7 月間(農閑、暑假期間),因此,廣播電視系列芯片的銷售存在明顯的季節性波動,一般四季度收入最高。智能視頻監控系列芯片主要應用于網絡攝像機,一般來說,受天氣以及春節影響,一、三季度為淡季,因此,智能視頻監控系列產品四季度收入最高。
資深分析師張女士稱,產品的淡旺季是存在的,但是具有明顯的特點,比如受原材料產出制約、生產力制約等,而像國科微這種沒有明顯特點的季節性波動是值得推敲的。比如,企業稱旺季為前一年11月到當年2月,明顯是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均存在兩個月的旺季,為何其收入差比巨大,最小差距是2015年近4倍,最大差距是2014年的20倍?企業業績這種過山車式的走勢是很危險的,淡季繼續惡化可能會讓企業陷入停產,無法繼續經營的局面。
國科微IPO披露的招股書也同樣列舉了同行業的毛利率情況,主要對比企業有:北京君正、富瀚微、匯頂科技、國民技術、全志科技及景嘉微。招股書稱這些企業是同樣采用 Fabless 模式的集成電路設計上市公司,這說明國科微所選的對比企業是存在一定可比性的。
通過對比發現,披露季度業績的同行業企業均不存在季節性波動,而唯一沒有披露的企業就是富瀚微。而國科微招股書中的一句話,很有深意:“除富瀚微外,國內同行業上市公司的主導產品與公司存在顯著不同,相應產品的功能、下游應用領域、市場競爭環境均存在一定差異。”是不是說明這些企業與國科微存在明顯差異,不具有可比性?那為何國科微又與之比較毛利率情況?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國科微2017年公布的招股書與2016的對比,其2014年和2015年營業總收入是完全一致的,均為18083.26萬元、36708.74萬元。但是,2016版招股說明書中,公司2014年、2015年營業利潤分別為4858.26萬元、7758.61萬元,利潤總額分別為6552.38萬元、8947.41萬元,凈利潤分別為5806.28萬元、7767.16萬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6352.04萬元、7995.63萬元。
到了2017版招股說明書中,公司2014年、2015年營業利潤則分別變成了2152.24萬元、2792.61萬元,利潤總額分別為3846.36萬元、4250.85萬元,凈利潤分別為3439.15萬元、3721.52萬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984.92萬元、4150.10萬元。
國科微此番業績大幅變臉確實有很多不解,但是其前后矛盾及數據不一致的情況,不禁讓人產生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