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公共圖書館的基本職能已不能滿足讀者多元化的需求,開展公益性音樂欣賞課有利于提高公共圖書館特色服務水平。本文以大慶市圖書館為例,淺析在開展音樂欣賞課過程中不斷接收反饋、調整創新的過程。
關鍵字:公共圖書館;音樂欣賞課;特色服務
隨著數字化、網絡化的全媒體時代到來,人的物質生活需要滿足后,精神層面的需求也更加迫切。面對社會群體需求的千差萬別,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公益性服務機構,既要履行收集文獻信息、保藏文獻資源的基本職能,還要不斷地積極拓寬社會服務職能,加強多元化服務建設,為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
從古至今,音樂都是既大眾又高雅的藝術,音樂藝術可以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公共圖書館利用資源、場地、環境等優勢,開展公益性音樂普及推廣活動——音樂欣賞課,不僅滿足音樂愛好者的興趣需求,還能提高公共圖書館特色服務水平,為建設音樂圖書館打下基礎。
1 公共圖書館開展公益性音樂欣賞課的基本條件
在公共圖書館開設音樂欣賞課需要具備四個條件:專業的視聽設備、舒適的欣賞環境、豐富的館藏資源和龐大的師資力量。大慶市圖書館在建館之初,規劃建設了配備耳機、Hi-Fi電子管功放、投影儀、音響等視聽設備的音樂欣賞室,使音樂欣賞課的開展有了場地保障。大慶市圖書館豐富的音樂類書籍、雜志、音視頻等館藏資源,為音樂欣賞課提供了強大的資源保障。專業的音樂講師是音樂欣賞課的核心保障,也是決定音樂欣賞課服務質量的關鍵因素。具備這四個條件,音樂欣賞課就可以逐步開展起來。考慮到周末圖書館人流量的最大化,音樂欣賞課在每周末舉辦一次,每次一小時,讓讀者在審美愉悅的同時,提升音樂鑒賞的能力,促進文化藝術修養的提高,從而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精彩與豐富。
2 大慶市圖書館音樂欣賞課的實際開展
大慶市圖書館音樂欣賞課自開辦2013年至2014年的時間里,音樂講師由一個固定的館內工作人員擔任,其畢業于音樂教育類專業。音樂的范圍是廣泛的,如何在廣泛的范圍內選擇一個與讀者親近的契合點至關重要。音樂欣賞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發展過程。在音樂欣賞課開展之初,音樂講師更注重于教導讀者如何更準確的欣賞音樂,培養讀者欣賞不同類型風格音樂的能力,提高讀者的音樂修養。館內講師課件設計通俗易懂,講課風格獨樹一幟,在授課過程中,講師與讀者互動交流,努力給讀者帶來高級的視聽享受和相互交流的立體感受,因此吸引了大批讀者粉絲。其中,“大音樂家”系列音樂欣賞課中,通過講解貝多芬、舒伯特、奧爾夫等世界著名音樂家的傳奇經歷和音樂經驗,為讀者普及音樂歷史文化知識,加深了讀者在音樂欣賞課的參與度,調動了讀者的積極性。
在活動宣傳方面,通過線上宣傳和線下宣傳相互配合,加強推廣力度。根據音樂欣賞課程內容,設計宣傳海報,撰寫宣傳文案。線上在圖書館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平臺上,以及在報紙上進行大力宣傳推廣,提高音樂欣賞課知名度,讓公眾了解音樂欣賞課,并來到圖書館親身感受音樂的魅力。線下在圖書館各個標牌機等多媒體電子屏觸摸屏滾動發布音樂欣賞課活動公告,讓讀者隨時充分掌握課程動態。
3 大慶市圖書館音樂欣賞課的調整創新
讀者活動的生命力與持久性在于不斷地調整創新,實時調查接收反饋。讀者是音樂欣賞課的真實體驗者,也是音樂欣賞課服務的受眾,讀者體驗過后的感受與收獲是測評活動意義的最基本因素。根據讀者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課程安排,有利于活動的長遠發展。大慶市圖書館音樂欣賞課在開展之初,因活動場地可容納人數有限,讀者參與活動的報名方式為預約報名。音樂欣賞課實際開展一年以后,經常出現報名后臨時缺席的情況,導致報名名額已滿,但到場讀者不足,機動性差。根據讀者反饋意見,參與方式從預約報名到隨時參與,避免了從前預約讀者缺席、名額限制的弊端,擴大了音樂欣賞課的開放性,許多到館的讀者踏音而來,提高了音樂欣賞課的讀者參與度。
大慶市圖書館音樂欣賞課從創立之初始終堅持創新,根據讀者反饋意見不斷地調整課程、優化服務。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還發現一個重要的問題,固定的音樂講師,單一的授課形式,使音樂欣賞課進入到一個發展瓶頸。薄弱的師資力量制約著音樂欣賞課持久發展,想要音樂欣賞課重新出發,就需要大量專注于不同音樂領域的講師,這對于由政府資助支持,免費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無盈利性社會機構——公共圖書館來說是一個挑戰。面對師資困境,大慶市圖書館另辟蹊徑,不局限于館內資源,面向社會大眾公開招募音樂講師志愿者,并已經建立了完整的音樂講師志愿者招募機制。
公開招募音樂講師志愿者,充分挖掘社會力量。音樂類型和音樂形式千變萬化,有古典音樂、民族音樂、聲樂、流行音樂等;樂器品種五花八門,有民族樂器、西洋樂器等。不同的音樂講師志愿者專注的音樂領域各不相同,這大大增添了音樂欣賞課的豐富性與多樣性,更有利于普及音樂文化,提高公眾藝術修養,也加深了公共圖書館多元化的特色服務。無論是音樂院校的教授,是音樂教育培訓機構的老師,還是樂器領域的佼佼者,都是資深的音樂愛好者,大慶市圖書館音樂欣賞課都為其提供分享交流的平臺,鼓勵其報名成為音樂欣賞課的講師志愿者。音樂講師從館內固定工作人員,到公開招募志愿者,每個音樂講師的專注的音樂領域不同,課程內容則不同,使音樂欣賞課保持著源源不斷的新鮮元素。
在公開招募音樂講師志愿者的前期階段,線上線下加強宣傳招募力度。秉著“開門辦館”的原則,在報紙媒體、圖書館官方網站、微博、微信等公共平臺發布招募音樂欣賞課講師志愿者的公告,并在館內張貼鋪設招募海報。志愿者可以通過多渠道報名音樂講師,可以發送簡歷郵件至圖書館公共信箱,也可以電話咨詢報名,還有的讀者在聆聽音樂欣賞課之后,現場報名音樂講師。這些志愿者們熱愛音樂,熱心公益,對大慶圖書館的音樂欣賞課給予強大的師資支持。接收到志愿者報名信息后,館內工作人員對報名信息進行登記整理,根據信息的真實性與時效性、有無商業利益目的等多方面進行初步篩選。為進一步保障音樂欣賞課的精品質量,對通過初步篩選的音樂講師志愿者進行現場試聽審核,館內工作人員模擬讀者,現場視聽志愿者講師的授課風格和課程設計,最終通過的志愿者成為圖書館的音樂講師。為感謝志愿者對音樂欣賞課的師資支持,大慶市圖書館為音樂講師志愿者免押金辦理借書證,并升級為“榮譽讀者”。
4 結束語
將資源、讀者與服務進行整體融合,使三者相互交融、互動循環,形成一個重合點。而這個重合點,正是圖書館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推進圖書館整體發展的作用力。大慶市圖書館音樂欣賞課的發展便是努力抓住這個重合點,讀者對音樂的需求刺激提升圖書館服務水平,圖書館利用資源優勢為廣大讀者服務,讀者通過音樂講師志愿者的身份搖身變成了為大眾提供專業化音樂知識的服務人員。想要具備多元化服務的整體意識,就要站在整體的高度對多樣性資源進行分析和認識。
參考文獻
[1]陳揚.公共圖書館特色服務新體驗——以天津圖書館音樂圖書館特色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1).
[2]溫帶寶.音樂圖書館多樣性資源環境下的服務探究——以星海音樂學院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2(1).
[3]付春梅陳濤.2.0環境下的音樂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研究[J].科技資訊,2013(16).
[4]李丹.公共音樂圖書館建設探析[J].河北科技圖苑,2013(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