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智維

“希望通過校園足球培訓的方式,讓更多的孩子參與足球運動,對足球產生興趣,從而推動足球運動的發展。”馬文龍對《民生周刊》記者說。
80后的馬文龍是天津寶坻區足球運動協會會長。從2015年開始,他義務開展校園足球培訓活動,涉及順馳小學、景苑小學、海濱小學、北城路小學和牛家牌中學等多所學校。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校園足球被各方寄予厚望。
結緣足球
1994年,甲A聯賽開始的第一年,馬文龍正在讀初中。
“初中時,班里就已經有了足球隊,購買服裝和裝備的費用是班級募捐的。后來組織了年級足球隊,與高中部踢球,與教師隊切磋,與外校聯誼比賽,我對足球的認知就是這樣積累起來的。”正是從那時起,馬文龍與足球結下了不解之緣。
馬文龍在足球方面的潛力和天賦很快得以顯現。1997年,因為在比賽中屢屢表現出色,16歲的馬文龍被選入長城足球俱樂部。
據介紹,長城足球俱樂部是在天津市寶坻區長城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維組織下成立的,是寶坻區最早的業余足球俱樂部之一,也是當地最具影響力的一支球隊。“當時,如果能被選入該俱樂部,是非常榮耀的事,不僅服裝、護具、飲食、比賽全免費,而且經常與全國各地的球隊切磋交流。”馬文龍說。
馬文龍覺得,這段經歷對他影響很大。
2010年,馬文龍來到北京從事文玩生意,足球運動卻從沒有放下。
其間,他結識了時任國安助理教練謝峰、國腳李金羽和其他足球界人士,并自費到北京大羽足球俱樂部進行為期兩年的足球培訓。后來又參加了中國足協舉辦的教練員培訓班,取得D級教練員證書。
這些經歷為他開展校園足球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馬文龍內心深處仍想著家鄉足球的發展。他萌生了一個想法:寶坻的足球運動氛圍很好,如果能將圈內的朋友邀請過來,肯定能帶動家鄉的足球發展。2014年,他將北京“老男孩”足球隊的多名足壇名宿邀請到家鄉寶坻,舉辦了首屆業余足球聯賽。
“校園”三年
從2015年起,馬文龍就開始組織裁判員和教練員培訓,為開展校園足球培訓做準備。
順馳小學是馬文龍開展校園足球培訓的第一站,如今已是第三個年頭。“當時學校沒有專業的足球老師,體育課上僅進行簡單的練習,與其他地區的校園足球隊比賽幾乎都大比分慘敗。”面對記者,馬文龍回憶起初到順馳小學時的情形。
2015年下半年,寶坻足協入駐順馳小學,安排教練員每周義務訓練。經過一年的鍛煉后,該校足球隊已能和周邊頗具實力的球隊較量了。
過去3年間,馬文龍曾在順馳小學、景苑小學、海濱小學、北城路小學、寶坻三中和牛家牌中學等多所學校義務開展校園足球培訓。其中,順馳小學和景苑小學目前都是“足球特色校”。
2016年4月,入駐寶坻區景苑小學。除了每周的義務培訓外,馬文龍為學生邀請天津西青杰斯足球俱樂部來寶坻與學生進行交流,對學生進行專業指導。經過培訓,學生參加比賽從一開始的場場輸球,到后來經常贏球。
談及校園足球培訓工作,馬文龍總結說,“主要是與學校結合,每周免費對學生進行足球培訓。此外,寶坻足協還為學校購買足球、服裝、訓練裝備等。”
為讓學生開闊眼界,謝峰、李金羽、李紅軍、曹限東、姚健、韓旭等足壇名宿都曾被請到寶坻。其中,2015年暑假期間,馬文龍還邀請了比利時國腳尤根(時任大羽足球俱樂部青訓教練)來到寶坻,與學生們交流互動,現場進行足球技術指導。
期盼政策落地
讓馬文龍倍感欣慰的是,自己帶領的校園足球隊在各種比賽中屢獲佳績。在2016年舉辦的寶坻校園足球比賽中,順馳小學足球隊和景苑小學足球隊分別獲得了小學組中的冠軍和季軍,寶坻三中足球隊獲得了初中組冠軍。
同年6月,寶坻足球運動協會舉辦了京津青少年足球邀請賽。邀請到了北京清華附小足球隊和天津西青杰斯足球隊,還有寶坻區的順馳小學和景苑小學兩所小學交流競技。
今年,馬文龍還組織足球愛好者走進農村校園,開展“足球下鄉”活動。在牛家牌中學,為激發學生對足球的興趣,足球愛好者們為孩子們現場示范踢球的基本要領、帶球過樁等技巧。
馬文龍對開展校園足球培訓有著足夠的信心和底氣,這得益于他帶領下的寶坻足球運動協會力量的日益壯大。據介紹,寶坻足球運動協會現有注冊會員1700多人。其中,6人持中國足協D級教練員證,1人為中國足協國家一級裁判員,4人為國家二級裁判員,28人為國家三級裁判員。
然而,開展校園足球培訓并非一帆風順。例如,場地缺乏就是馬文龍開展校園足球培訓時遇到的一大瓶頸。
事實上,早在2015年底,天津市就已下發了《天津市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行動計劃(2015—2017年)》。
“如果沒有政府層面的支持,單純靠個人力量很難改變,希望相關的鼓勵政策盡快落地。”馬文龍對明天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