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婉潔

“從頭到腳都是戲”的陳來盛是個多才多藝的人,是個能和年輕人融為一體的“洋氣”的老人。一心只為了發展萬榮縣的健身事業。
已過古稀之年的陳來盛,看起來精神矍鑠,說起話來鏗鏘有力,耳不聾眼不花。每天早晨不到7點,陳來盛就來到家附近的后土廣場,開始一天的運動。
后土廣場上人山人海,有打太極拳的,有跳廣場舞的,也有使用健身器械運動的。后土廣場只是山西省萬榮縣群眾體育運動的一個縮影,像這樣能容納數百人的廣場在萬榮縣還有7個,天氣晴好時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常在廣場活動的人,沒有人不認識陳來盛的,他是這里的名人。
說起陳來盛的一生,卻是名副其實和“運動”掛鉤的一生。他從1960年參加工作以來,曾擔任過鄉鎮長、縣體委主任等職,現在是萬榮縣老年體育協會主席、萬榮縣老年大學副校長,從事群眾體育工作27年之久,如今依然奮斗在第一線,為了讓全縣人民能夠“動起來”。
“同志們信任我,那我就帶頭干。”陳來盛說。
老當益壯火苗旺
在廣場舞風靡大江南北之際,陳來盛也組織萬榮縣人跳起了廣場舞。
付淑英是萬榮縣“媽咪舞蹈隊”隊長,年過60歲的她由于常年跳舞,依然保持著曼妙的身材。“我們還代表運城地區去省里參加比賽。”付淑英說,她的隊員們平均年齡60多歲,“我們參加比賽,獲得名次,證明我們的實力。同時,我們也去下面的鄉鎮去教村民們跳廣場舞。”
如今,廣場舞已經成為萬榮縣的群眾性活動。陳來盛更是走遍了全縣200多個鄉村。“一開始就騎著自行車,一個村一個村跑。”遇到村民不接受的,陳來盛就帶著隊伍公開示范教學,“得讓大家知道這是一項有助于強身健體的運動,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就開始跟著一起跳了。”在陳來盛的帶動下,全縣共有2000多人接受廣場舞培訓。
全國老年體育協會主席張彩珍在萬榮調研后稱陳來盛是“萬榮群眾文體活動的火種”。
陳來盛有一副好嗓子,直到現在都還能中氣十足地唱起來。“沒有他,這些活動不會是全縣性的,只會是星星點點。”萬榮縣老年大學戲劇演唱團團長孫秀娟說。
55歲的孫秀娟在今年七一黨的生日和陳來盛等一眾票友舉辦了“慶七一,頌黨恩”戲劇演出,“演了兩個晚上,讓群眾受益。”陳來盛說,從排練開始,每天都是晚上12點才回家,從開幕到謝幕,等舞臺上的東西全部收拾好,他才能放心回家。“每一場演出,都是從頭到尾跟著,他太敬業了。”孫秀娟說。
在慶七一演出時,陳來盛演唱了豫劇《黨叫干啥就干啥》,還有蒲劇《空城計》。提起當天的演出,陳來盛依舊意猶未盡。如今他們又在緊鑼密鼓地排練八一建軍節的演出。
戲劇演唱團成立24年來,演出多達百余場,在2016年,他們還為15個精準扶貧村和6個尊老模范村送戲23場。現在舞臺設施基本完善,“縣里還給劇團批了一個排練廳,支持鼓勵萬榮老年工作事業。”陳來盛說。
群眾體育運動的火種
問起家人是否支持,陳來盛臉上露出自豪的神情:“家人都支持,現在是全家總動員,我們還獲得過全國‘全民健身好家庭稱號。”
群眾不理解,開頭就難;群眾不配合,實施就難。陳來盛每一天都是在和無數的力量“博弈”。“有一年我們舉辦廣場舞大賽,一開始談好的一家企業贊助,比賽開始前不贊助了,后來我們的比賽上了中央電視臺,那個老板可后悔了。”陳來盛回憶起以前工作中出現的一些不順,絲毫沒有負面情緒,遇到一些突發困難,他經常出錢又出力,只為活動能夠圓滿舉行。
“一定要做事,還要做出成績。”陳來盛做每一件事都認認真真遵從著這條準則。
陳來盛從事群眾體育工作27年來,時刻不忘共產黨員的義務和老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
萬榮縣老年大學校長謝啟寬這樣總結陳來盛:“一是有境界,二是有胸懷,三是有能力,四是有實力。”在謝校長看來,“從頭到腳都是戲”的陳來盛是個多才多藝的人,是個能和年輕人融為一體的“洋氣”的老人。為了心中的夢想,愿意花費時間、精力和金錢,一心只為了發展全縣的健身事業。“全縣的全民健身事業從死氣沉沉到轟轟烈烈,得益于他的無私奉獻。”謝校長說。
陳來盛拿出來一摞自己的榮譽證書和照片,很多照片已經泛黃,而照片中的他依舊活躍在全民健身第一線。滿頭烏發如今已經白發蒼蒼,堅實的脊背也從曾經的挺拔如山到如今略顯佝僂,本該安享晚年的年紀,“不服老”的陳來盛卻像“一把火”一樣燃燒著自己,照亮了全縣人民健身的大道。
“這是我在2008年擔任奧運火炬手時的照片。”陳來盛指著一張照片,陷入了美好的回憶。照片里的他目光堅定,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邁著堅定的步伐,一步一步跑在健身的軌道上……